•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0

上班好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重要性怎么计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哆哆的卷妈妈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其目的:一是考虑审计风险;二是考虑审计成本;三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有必要充分运用好审计重要性原则,笔者就此谈点肤浅认识。一。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根据这一规定,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有资产总额等四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例如,当被审计单位净利润接近于零时,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当被审计单位波动幅度较大时,不应将当年的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而应选择近年的平均利润;当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不应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变动比率两种:1。固定比率法。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额如资产总额(期末)1000万元×重要性水平1%=10万元,则确认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为应查的重要性金额,10万元以下即为非重要性金额。固定比率的参考标准:(1)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可用10%,较大时可用5%);(2)资产总额的0。5%-1%;(3)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对亏损企业或微利企业,选用重要性水平指标时应慎重。对负债事项重要性金额的确认,可通过分配方法;如企业期末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0万元,会计报表整体重要性金额确认为:资产总额1600万元×1%=16万元;则负债重要性金额为16万元×1200万元/1600万元=12万元。各项判断基础适用范围,“营业收入”、“净利润”一般适用于流通企业;“资产总额”一般适用于生产企业;“净资产”一般适用于其他行业。2。变动比率法。采用此种方法时,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小;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大。如某著名国际会计公司根据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N计算)。表一:高于但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金额03万元0+0。059N3万元10万元1780+0。031(N-3万元)10万元30万元3970+0。0214(N-10万元)1000万元3000万元85500+0。0046(N-1000万元)3000万元1亿元178000+0。00313(N-3000万元)例如表一:某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1398。40万元,资产总额2134。80万元,或确定按资产总额2134。80万元计算,经查对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金额为8。55万元+[0。0046×(2134。80万元-1000万元)]=13。77万元。为此,以整数14万元确认为重要性水平的金额。又如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的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原则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表二: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中较大的一项百分比(1)<250万元4%(2)<2500万元2%(3)<7500万元1.5%(4)<12500万元1%(5)>12500万元0.7%假如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为5800万元,当年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确定重要性水平金额为90万元(6000万元×1。5%)。二。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账户可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从这条准则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同时第16条又强调指出,“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重要因素:(1)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2)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1。分配的方法。通常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分配方法,分配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各账户。如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重要性水平金额。期末资产总额140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1%,重要性金额为140万元,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和漏报金额140万元。分配见表三。表三:项目资产金额(万元)重要性水平(%)重要性金额(万元)甲方案乙方案现金700172.8应收账款210012125.2存货420014270固定资产700017042总计140001140140说明:表三甲方案按1%比例分配。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要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存货错漏报收的可能性较大,故重要性水平要高些。乙方案是对甲方案的修正。假定经审核存货的漏报的重要性金额定在70万元,现金和固定资产分别按比例降为2。8万元和42万元,应收账款略提高为25。20万元。对甲方案的修正是由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企业的内控管理的现状结合专业判断确定。2。不分配方法。某一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1/6-1/3,假设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确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为这一金额的1/3,存货为1/5,应付账款为1/5。则各账户重要性水平金额的确定分别为:应收账款30万元(90万元×1/3);存货18万元(90万元×1/5);应付账款18万元(90万元×1/5)。经审计修正,确定重要性水平金额分别为应收账款23万元,存货27万元,应付账款16万元。

会计重要性怎么计算

139 评论(15)

ryanhui123

会计的重要性如下: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

(3)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和有关报表的编制;

(4)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资金;

(5)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6)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7)审查汇编材料物资的采购资金计划;

(8)负责材料物资的明细核算;

(9)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材料物资计划成本目录;

(10)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

(11)参与材料物资的清查盘点。

扩展资料:

会计的工作内容

1、全面负责财务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监督执行;

3、制定、维护、改进公司财务管理程序和政策,制定年度、季度财务计划;

4、负责编制及组织实施财务预算报告,月、季、年度财务报告;

5、负责公司全面的资金调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和分析工作;

6、负责资金、资产的管理工作;

7、监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重大经济活动;

8、管理与银行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9、协助财务总监开展财务部与内外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10、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348 评论(8)

淡粉浅蓝

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其目的:一是考虑审计风险;二是考虑审计成本;三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有必要充分运用好审计重要性原则,笔者就此谈点肤浅认识。一。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根据这一规定,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有资产总额等四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例如,当被审计单位净利润接近于零时,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当被审计单位波动幅度较大时,不应将当年的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而应选择近年的平均利润;当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不应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变动比率两种:1。固定比率法。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额如资产总额(期末)1000万元×重要性水平1%=10万元,则确认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为应查的重要性金额,10万元以下即为非重要性金额。固定比率的参考标准:(1)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可用10%,较大时可用5%);(2)资产总额的0。5%-1%;(3)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对亏损企业或微利企业,选用重要性水平指标时应慎重。对负债事项重要性金额的确认,可通过分配方法;如企业期末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0万元,会计报表整体重要性金额确认为:资产总额1600万元×1%=16万元;则负债重要性金额为16万元×1200万元/1600万元=12万元。各项判断基础适用范围,“营业收入”、“净利润”一般适用于流通企业;“资产总额”一般适用于生产企业;“净资产”一般适用于其他行业。2。变动比率法。采用此种方法时,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小;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大。如某著名国际会计公司根据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N计算)。表一:高于 但低于 重要性水平的金额0 3万元 0+0。059N3万元 10万元 1780+0。031(N-3万元)10万元 30万元 3970+0。0214(N-10万元)1000万元 3000万元 85500+0。0046(N-1000万元)3000万元 1亿元 1 78000+0。00313(N-3000万元)例如表一:某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1398。40万元,资产总额2134。80万元,或确定按资产总额2134。80万元计算,经查对表一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金额为8。55万元+[0。0046×(2134。80万元-1000万元)]=13。77万元。为此,以整数14万元确认为重要性水平的金额。又如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的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原则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表二: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总额中较大的一项 百分比(1)<250万元 4%(2)<2500万元 2%(3)<7500万元 1.5%(4)<12500万元 1%(5)>12500万元 0.7%假如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为5800万元,当年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确定重要性水平金额为90万元(6000万元×1。5%)。二。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账户可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从这条准则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同时第16条又强调指出,“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重要因素:(1)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2)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1。分配的方法。通常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分配方法,分配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各账户。如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重要性水平金额。期末资产总额140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1%,重要性金额为140万元,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和漏报金额140万元。分配见表三。表三:项目 资产金额(万元) 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金额(万元)甲方案 乙方案现金 700 1 7 2.8应收账款 2100 1 21 25.2存货 4200 1 42 70固定资产 7000 1 70 42总计 14000 1 140 140说明:表三甲方案按1%比例分配。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要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存货错漏报收的可能性较大,故重要性水平要高些。乙方案是对甲方案的修正。假定经审核存货的漏报的重要性金额定在70万元,现金和固定资产分别按比例降为2。8万元和42万元,应收账款略提高为25。20万元。对甲方案的修正是由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企业的内控管理的现状结合专业判断确定。2。不分配方法。某一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1/6-1/3,假设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确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为这一金额的1/3,存货为1/5,应付账款为1/5。则各账户重要性水平金额的确定分别为:应收账款30万元(90万元×1/3);存货18万元(90万元×1/5);应付账款18万元(90万元×1/5)。经审计修正,确定重要性水平金额分别为应收账款23万元,存货27万元,应付账款16万元。

184 评论(8)

beetleleon

1、与有关部门合作, 制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

2、参与固定资产升级和重大维修计划的准备工作;

3、负责固定资产的详细核算和相关报表的编制;

4、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的资金提取;

5、参与固定资产库存盘点;

6、与有关部门合作, 制定材料的核算和管理措施;

7、审查编制材料的采购基金计划;

8、负责材料的详细核算;

9、与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材料和材料计划费用目录;

10、与有关部门合作, 制定材料和材料消费配额。

扩展资料:

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4、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会计数据和信息反馈来控制和指导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件发生前、事发期间和事件后的监督。除货币监管外,会计监管也有实物监管。

5、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

6、会计监督的目的是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 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和金融体系,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利用资金,促进运动改善经济状况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185 评论(14)

0密星猛龙0

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正确决策时,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

确定的标准通常有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决策有影响,说明该信息具有重要性,会计上应单独披露;量的方面,如果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数量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达到一定比例,就具有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

扩展资料:

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对某些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处理。

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甚微时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反之,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很大时,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又比如,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时,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就没有必要单独反映,重点提示。

重要性与可靠性的关系。重要性与可靠性也密切相关。重要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中的充分披露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充分披露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

换言之,若某项信息被忽略或遗漏将引起用户对财务报告的误解或误导其决策,则该项信息应予以披露。而重要性是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可见两者都包含了完整性的概念,只不过重要性除了要求完整以外,还要求信息相关。

由于信息过滥或信息匮乏都可能会给预测和决策带来害处,因此必须将重要性原则与充分披露原则结合起来,使财务报告揭示所有对用户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

可靠性除了包含充分披露这一概念外,还强调真实反映和可核性。可靠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会计人员提供的重要信息却应尽可能保证其可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原则

318 评论(13)

飞天之梦想

(1)按照资产总额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0000*0.5%=100万元 按照利润总额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000*7%=70万元, 注册会计师应该选用最小错报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70万元(2)(1)标准无保留意见。虽然没有对120万元应收账款函证,但是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证明其是真实、正确的,可以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2)无法表示意见。公司全部存货账面总额为1200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60%,注册会计师不仅无法估计损失,也无法实施监盘程序,审计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只能发表无法表示意见。(3)保留意见。2010年应计提折旧=2000*(1-6%)/20=94万元,错报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70万元,发表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公司虚列2010年投资收益1015万元,这项错报使得公司的利润总额从-15万元变成1000万元,由亏损变为盈利,错报性质严重,发表否定意见。

18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