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6

卷毛先生老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硕士读博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钢结构彩钢板

已采纳

按照国家考博条件规定是可以的,可以考 ,但是导师基本上不会要,除非和导师已经联系好了;只要有硕士学历就可以考,不过考博和考研很大的差别是博士的笔试竞争不激烈,但是面试最终录取权在导师,所以要提前和导师沟通好,相比于学硕,专硕和导师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所以略有劣势。

会计硕士读博

202 评论(12)

yidiandian100

必须需要的,你没有论文,怎么能说明你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了呢?所以一般来说,从硕士到博士,一定要有论文,而且博士毕业还要更高级一点的论文,要在世界上的刊物上面能发表上的论文,那就说明你这个人非常的厉害了,而且能够毕业了。

毕业后拿到证书且至少有两名所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后,即可联系学校报名,通过统一考试且被择优录取后,就能进校学习课程。学习期满,修满学分且通过论文答辩,可获研究生毕业证和博士学位证。

考博士的条件:

一、已获硕士的人员;

二、应届生(最迟在前获得硕士);

三、同等学力考生须获得学士后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进修过硕士 阶段主干课程至少5门且 成绩合格,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绩者;

四、同等学力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含1门政治理论);

五、通过在职申请(攻读)获得硕士且跨学科的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2门(加试科目不足者从该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补足)。

340 评论(11)

吃生鱼片的猫

会计硕士可以考博士的。专硕和学硕的区别1、学硕和专硕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学费、学制等都不一样。看各人取舍,如果想搞研究,想考博,想省钱则考学硕。2、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有差异,网上搜索有很多介绍:学硕按学科设立,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中专教师和科研人员;而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人才。学硕的学制要长半年至1年。多数专硕需交学费且大多没有奖学金,学硕一般免学费或有奖学金。部分专硕只招收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硕与学硕的初试科目也不同,如专硕一般考英语二(比英语一要容易)。专硕可以考博。学术性硕士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而专业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因此,专硕考博士认可度也是很高的,考取职称后与学硕考取的同等待遇。

204 评论(13)

馋佬胚祖宗

专硕可以读博。专业硕士也是硕士,而且有毕业证不是同等学力,理论上与学术型一样的,学硕可以通过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而专硕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考博士的条件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报考医学专业学位者,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3、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推荐。

315 评论(8)

工长360姜文芳

会计硕士当然可以考博士了,不过一般学硕考博的比较多,课程衔接的上。专硕也可以考,不存在认可度高不高一说,只不过会计博士是学术性研究的,和学硕学的东西接得上,专硕要考博可能难度大一点。

学术型硕士课上讲的基本都是会计的研究方法论,培养目标就是将来成为一名合格会计研究者。因此学硕毕业之后的方向,除了继续攻读博士之外,通常是到一家会计研究机构入职或者是从事教学工作。

专硕的学费比学硕要高,但是只需要读两年就好了,比起学硕可以早一年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专硕之后的就业方向基本往财务管理、CFO去的,当然对于一些有考CPA的人来说,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33 评论(8)

cathyzhou214

可以。

考博士的条件:

一、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二、应届毕业生(最迟在毕业前获得硕士学位);

三、同等学力考生须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进修过硕士阶段主干课程至少5门且成绩合格,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绩者;

四、同等学力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含1门政治理论);

五、通过在职申请(攻读)获得硕士学位且跨学科的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2门(加试科目不足者从该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补足);

六、跨学科(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1门;

七、社会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至少10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5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作为主要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

扩展资料:

根据学科性质,博士生教育应该是“象牙塔”里的科研学术训练,而不是大众教育。我们必须明确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应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重视理论性、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而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博士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士

28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