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放縦
1 研究背景 会计电算化是从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能有效的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网络会计电算化。这些高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业务的处理速度和质量。然而,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的综合,它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环境、会计信息载体、安全控制体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深化,会计电算化将会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首先加以认真考虑,并切实有效加以解决的大问题。
往事随风@遗忘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面临以下几类风险:1.软件开发和设计存在的风险。在应用软件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研制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不是十分的全面、科学,致使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与之不能吻合,容易出现差错。2.实际业务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具体制订的措放不严,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3.计算机维护不当酿成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掌管钱款的会计部门已经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主要目标,且作案手法越来越高明,作案手段繁多,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类:1.内部人员作案。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内部防范制度的薄弱环节,不惜以身试法,利用合法身份、滥用或盗用操作密码进行越权操作,从而达到盗用资金的目的。2.外部攻击。外部攻击具有作案手段技术化、智能化、作案地点广泛、复杂等特征,给跟踪破案带来很大难度。3.内部和外部攻击相结合。犯罪分子利用管理上的松懈,内外勾结联合作案,此类攻击风险最大,后果严重。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急首先,要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规范操作制度,即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录入会计数据时,必须保证只有在识别特殊密码状态下才能进入该系统。修改会计记录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得到适当的授权,并详细记录在案,严禁一人多岗操作。加强对帐务处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其次,要对软件开发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严格划分软件设计、业务操作和技术维护诸方面的责任。应用软件必须经过业务、科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试验运行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第三、计算机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要严格界定,严禁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直接接触实际业务操作。第四,建立防病毒措施,严格限制随意使用业务用计算机软盘,防止数据丢失。第五,加快计算机立法进程。计算机立法主要是为了防止计算机从设计到实际运行全过程的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发生。第六,为防范外部攻击,应建立和完善电脑报警装置,加强网络的安全设施,杜绝从设计到实际运行全过程的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发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