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茶叶
英文名:Ren'e Liu 出生地点:台湾台北 生日:6月1日 本籍:湖南省醴陵 血型:A型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0 CM 体重:46 KG 出道时间:1991年 嗜好:睡觉、音乐、和自己聊天 最讨厌的事:不自知的伤了别人 最难忘的事:失恋 喜爱的运动:游泳 喜爱的演员:茱丽叶毕诺许 喜爱的歌手:Sting,Suasan Vega 喜爱的食物:台湾小吃(辣的) 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喜爱国家:很多 最喜欢的穿著方式:舒服 心中期望的情人典型:有个性有主见但很疼我 愿望: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坚持而有成就,很多人都因我而快乐 刘若英不漂亮,不性感,平平常常的外表,平和,恬静,亲切,却又让人琢磨不透,所有的言行都极为普通却又显出超常的聪明。面对刘若英才发觉,女人还有一种美丽叫丰富。 她的昵称叫“奶茶”,初见她,很奇怪她有如此怪异的外号,总觉得她似一杯绿茶,清新爽人,相处久了,感觉她真的就是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没有白酒的烈性豪爽,却自有一种温润香浓的芬芳,有一种历经时间打磨后的厚重,温暖黏稠,隽永久远,经得起细细地品味。奶茶的厚重刘若英曾经最欣赏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不然我的快乐就没那么痛快了!”可是她的成名经历了很多周折。 父母离异了,两三岁的刘若英开始了跟随祖父母一起的生活。奶奶是一个非常注重孩子教育并且注重传统教育的老人,她曾经这样告诉孙女:“女孩子学音乐最好,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相夫教子,颐养性情,美化生活,还能有份工作糊口。”就在奶奶的操心和游说下,9岁的刘若英开始学琴,踏上了音乐之路。她在台北高中毕业后赴美国修读声乐和钢琴演奏,并取得了古典音乐的学士学位。虽然学的是古典音乐,但她对流行音乐始终有一种胼胝的激情,陪她度过青涩青春期的是李宗盛、罗大佑、齐豫等人的歌声。 回到台北之后,刘若英加入台湾滚石唱片公司,当著名创作歌手陈升的助手,并有机会学习流行音乐。 她的英文名字叫RENE,NE就像台语的奶字,所以陈升就给她取了奶茶这个名字,而她也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就成了她一个永久不变的外号,也成了她独特味道的象征。 其实,刘若英当时虽然以歌手的身份签约,但是实际做的却是助理的工作。所谓的助理就是帮助歌手放录音带、洗厕所、买便当、烫衣服等,充当的是类似保姆的角色。如此过了三年,终于出了第一张专辑,人家说她唱得不好,于是哭得厉害,于是暗藏目标,学着忍耐。她的心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也沉默了。 1994年夏季,有一天,刘若英碰到了张艾嘉,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当时张艾嘉正在满世界寻找《少女小渔》的女主角,当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裤,身上大包小包不堪重负的刘 若英走到她面前时,张艾嘉眼前一亮,她觉得这个清纯朴素的女孩正是她苦苦寻找的少女小渔。当时别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不漂亮、没有名气的女孩能担此重任,但张艾嘉认准了。果然,影片出来后,好评如潮。电影中的刘若英,嘴角柔柔地向上牵去,淡淡地、很珍惜地笑,专注的时候,眼睛是圆的,两颗漆黑的眸子,摄人心魄。刘若英因此赢得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在演艺界大放异彩。此后,好片一部接一部,《夜奔》、《候鸟》《人间四月天》、《粉红女郎》等都让人们刮目相看。她很快成为台湾一线女星,且被人冠以才女的称号。 对在逆境中拯救自己继而加以点拨的张艾嘉,刘若英恭敬有加,一直尊称师傅,后来干脆请她担任自己的经纪人,她接不接片子均由师傅慧眼定夺。她和师傅在一起什么都可以聊。 20多岁才正式入行,在艺人当中算是比较迟,不漂亮,无背景,而终于能闯出来,刘若英不能说不幸运。或许正是因为出道晚,不漂亮、聪颖的刘若英才在这种默默无闻中修炼着自己,奶茶才有了厚重的意味。她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说:“驾驭角色不难,其实驾驭自己最难。我们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扮演的角色都不简单。没人替你的人生打草稿,不像剧本,有台词可依据。”有了这份清醒,她酿制的奶茶才有了一种独特的清冽。奶茶的韵味刘若英有三重身份:演员、歌手、作家。对于她来说,它们的工作性质都一样:都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传递和分享,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很多人奇怪,她怎么会喜欢写作。她说:“我对很多东西的感觉很强烈,希望跟别人分享,但并不是一首歌、一个故事就能分享的,所以希望通过不同的媒介来传递。” 刘若英写作的时候比较随性,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一种乱写,到最后才发现一个主题,最后再起标题。“但我不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作家,毕竟我想象的事情会比我实际经历的事情更加丰富,所以书里面还是想象居多。” 刘若英和张艾嘉、李心洁共同演绎的女性题材的《20、30、40》参加了今年的戛纳影展,刘若英正是出演那个30岁的女人,在她看来30岁的女人自有一种魅力。 刘若英乐观地说:“30岁,一切都还来得及。30岁的人生活的模式就定下来了,20岁的人总是在摇摆,什么都要试,所以我觉得30岁时人就会更了解自己,但不会像20岁时那么勇敢了。人就是这样,越拥有越胆小,所以30岁的女人是最矛盾的,因为身上有很多上一辈给你的东西。一般女人到40岁也就认命了;那20岁呢,就是跟着这个时代———我喜欢就结,不喜欢就离;只有30岁,心情好就可以不在意,心情不好就很在意。一下子觉得我应该像20岁的时候那样什么都不想,一下子又觉得好不安全。总而言之,30岁的女人比20岁时更有压力。我会继续努力的,毕竟30岁的女人才刚刚到巅峰,30岁的我才真正懂得了做女人的价值。” 她认为30岁的女人具有一种知感美,能够安抚心中的动荡,成熟理性。刘若英心中最有魅力的女人是张艾嘉,她是让刘若英觉得天底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那个人。有时觉得事情很难办,天都要塌下来了,张艾 嘉就能讲得挺容易的。 30岁的奶茶坦言自己的生活中的状态就是“自在”,很开心,和刚出道时不一样,那时候只想着更多地卖专辑。如今的她言辞乖巧,正处于世事洞明却未超脱的阶段。既懂得人情世故,又懂得如何真诚待人,有着奶茶特有的圆润滑脱。 刘若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下雨的时候会做一个伤感的决定,有阳光的时候会正面一点,每一个时刻的每一个决定都会不一样。”她说。 感性的人最易受伤,而经历了成名的不易,刘若英有了一份坚韧。平常要是有了压力,她会去运动、泡澡、按摩、找朋友哭诉、发一顿牢骚,或者躲在厕所里大叫、骂脏话……“不过还会作内在的调整,我还会选择闭关,我们每天听到的声音都是外在的声音,听到自己声音的时候都是很片断的,所以应该多留一点时间与自己相处,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看上去,她是一个很文静的人,其实她有时像男孩一样调皮。她很喜欢喝酒。有一阵子睡眠不好,睡前喝一杯红酒,就觉得非常合适。2003年12月31日那一天,在陈升跨年演唱会10周年上,她是唯一两个10周年都去的人,陈升就颁了一个“全勤奖杯”给她。全场的人都叫她喝酒。率性的她就跟大家喝,到后来都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第二天工作时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她开的是一辆吉普车,黑色的,了解她的人都觉得非常适合她,甚至在这个车刚推出来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她说:“终于有适合你 的车了!”问及刘若英为何选择男性化的车时,她说:“其实我觉得表面越温和的人越有宣泄需要,因为平时被压抑了嘛!我有时候也会去飙一飙车,最快的时候开到160迈。” 刚刚出道的时候,刘若英曾经说:希望带给所有人快乐,让别人看到你都是开心快乐的。在演艺圈打滚数年之后的今天,她学会了要爱护自己,反而觉得做人应该“自私”一些。“因为人是无法面面俱到的。我记得我师傅(陈升)跟我说过,这是一个娱乐的行业,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必须先娱乐自己,才能够去娱乐别人;所以要先让自己快乐,才能够带给别人快乐。”只要得到属于自己族群的人的认可,其他的事情就不必耿耿于怀。奶茶的孤独刘若英把《粉红女郎》中的结婚狂演得入木三分,她坦言心情好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结婚狂”,最好有个聪明又幽默的男人来爱她。以前,刘若英计划在25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25岁过去了,刘若英仍然待字闺中,便也索性宽泛了,说,那就40之前出嫁吧。“从前,我盼望自己的那个他骑匹白马,左手拿鲜花,右手拿钞票,内在还要有才华……但我的标准每年在下降,现在下降到只要是男性就可以了……”她开玩笑地说。 她到现在还是非常非常相信爱情的,只是以前她对爱情的考虑很简单,但年龄越大想法就越多。“常常痛恨这个时代的人,人越来越像会计师,非常现实,以前谈恋爱看对眼就行了,现在你看对眼了还是要想很多。我呢?感情的前期过程会很长,但一旦喜欢了就什么都不在乎。现代人的方式是:你还在那里想,人家已经交了三个女朋友了,你再想,人家就发婚帖给你了,很容易就错过了!” 其实,对婚姻,她有着严肃的看法,她觉得婚姻不是一个里程碑,而是一个双方相处的过程,是另外一种人生的开始。小时候,祖母常常告诫孙女做女人就得相夫教子,所以长大后的刘若英对感情有着严肃、传统的态度。如果结婚了一切以老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他喜欢看,她就使劲演;如果他不喜欢,她就在家演给他一个人看。 对于男人,她有自己的看法。她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男人,也没有什么坏男人,“只有适合自己的男人。别人认为他好不好,那都是社会道德或者传统给我们的标准,比如说‘要会养你’啦、要‘早回家’啦,有时候你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重点是适合自己。可是,男人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一切都得试,但你也不能都试,也没有时间去试。” 对刘若英来说,要碰到一段合适的婚姻,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曾经她遇到一个好男人,但是她没时间跟他相处,终于遗憾地分手。 “孤独代言人”、“成全公主”之类的名字像魔咒一样跟着她,有人说她有情感洁癖,她的师傅张艾嘉劝她谈恋爱,说:“你的脸上拍出来都是冷色调,一点也没有女人谈恋爱的甜蜜,你应该去谈恋爱。”而李宗盛他们更是鼓励她先去谈恋爱,再来唱歌。 于是,她写了《下楼谈恋爱》。没有想到,因为在书中描写了同性好友“小瑾”与“我”超乎友谊的感情,让不少人张冠李戴,被莫名其妙地扣上了“同性恋倾向”的帽子。尽管刘若英为此声明:《下楼谈恋爱》不是自己的自传小说,不是自己的真实写照,但网上关于她的同性恋嫌疑仍在流传。或许要真正洗刷掉自己的同性恋嫌疑,孤独的刘若英还得真正谈一次恋爱。
麦兜籹籹
魔鬼中的天使歌词是男人写的,作词人为+姚若龙,1965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华语流行乐创作人,毕业于东吴大学会计系。1986年,完成个人第一首填词作品《冷冷的夏》;1987年,为王芷蕾创作歌曲《在这样一个夜里》;1988年,为忧欢派对创作歌曲《如果一定要离去》;1989年,为周华健创作歌曲《不要在梦里想我》;1995年,凭借歌曲《最浪漫的事》获得第六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1996年,凭借填词歌曲《永远相信》获得第七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同年为张惠妹演唱的歌曲《解脱》填词。歌曲:魔鬼中的天使歌手:田馥甄作词:姚若龙作曲:陈小霞歌词:把太细的神经割掉 会不会比较睡得着 我的心有座灰色的监牢关着一票黑色念头在吼叫 把太硬的脾气抽掉 会不会比较被明了你可以重重把我给打倒 但是想都别想我求饶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所以送我心碎的方式 是让我笑到最后一秒为止 才发现自己胸口插了一把刀子你是魔鬼中的天使 让恨变成太俗气的事 从眼里流下谢谢两个字尽管叫我疯子 不准叫我傻子 把太硬的脾气抽掉会不会比较被明了 你可以重重把我给打倒 但是想都别想我求饶你是魔鬼中的天使 所以送我心碎的方式 是让我笑到最后一秒为止才发现自己胸口插了一把刀子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 让恨变成太俗气的事从眼里流下谢谢两个字 尽管叫我疯子 不准叫我傻子随人去拼凑我们的故事 我懒得解释 爱怎么解释当谁想看我碎裂的样子 我已经又顽强 重生一次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所以送我心碎的方式 是让我笑到最后一秒为止才发现自己胸口插了一把刀子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让恨变成太俗气的事 从眼里流下谢谢两个字尽管叫我疯子 不准叫我傻子
kanyuan820
哈喽!那天从金像奖戏院出来,波波和小海(亚亚高中的同学)讨论电影的情绪亢奋,而我踱步在斑马线上,像个如临千军万马依然面不改色的神勇小兵,在拥挤喘大气的车群前信步走过,真乐!其实快乐与否,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快乐不会被台北市瘫痪的交通所破坏,而我的忧伤也不会因百货公司全面三折起而得到特别的优惠。看着驾驶人抽烟、看大表的不耐烦,我想,其实能停下来和邻座车里的人聊天,应也是件美好的事吧。总比住在澳洲的人好些,听说那里的每一户住家相离甚远,要和邻居打声招呼还得行军荒漠,实在可怕!我承认自己不愿意长大,因为小孩可以任性、赖皮、受人疼宠;小孩可以和朋友哈啦哈啦后(哈啦哈啦后是当年的流行语,意同嬉闹、打屁),私自偷享不被瞭解的病态美感。记得新专辑进录音室的时候,制作老师嫌我的声音太virgin,开玩笑怂恿我找个恋爱谈谈,唱歌才会更有感情。当时实在生气自己被当个花童看待,又着实找不出一个轰轰烈烈的例子来辩驳。尤其他们大人根本不把年轻的愁苦当一回事,他们只当作现在的小孩生活得太好了。其实我也明白,为了让唱歌更有感情而谈的恋爱一定轻松又没负担,唱出来的感情一定也是空洞又不实在,所以不敢随便找个人受害。不过我真的好喜欢「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中的几句:我们已走得太远 已没有话题 只好对你说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偷偷地在改变。不知道歌里的那个女孩,究竟是她离开了那个男孩,还是那个男孩辜负了她。或许改变的不是彼此,而是岁月和环境。我想起了许多十七岁的心情,才顿悟原来自己已经二十一岁了。从前一直认为是大人的年纪,竟是现在的自己耶!对了,搞不好这首歌讲的是一群好朋友,原来一块求学、玩耍,逐渐长大后,路子也开始分歧了。明年小海全家要移民到澳洲,波波不喜欢台北,仍留在台中作会计。留我一个人在这里唱歌,纵然有说不出的感伤,毕竟我们看见的,总是同一个月亮。 1991亚亚在台北紫浣花的故事:你也听过纳西瑟斯的故事吧:那个在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水中垂影的美少年,终于化作湖畔的一株水仙。但是你可能没听过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有一种花叫紫苑:为了早猝的爱人,在秋末开着紫色的小花,等待爱人漂泊的灵魂,所以又叫返魂草。这一首歌不叫水仙,也不叫紫苑。紫浣花,像是少女被湖水洗净般的清丽,泛着一股淡淡的、紫色的、如水仙般的忧郁。“浣”只是个发音。不论是紫苑或是紫浣花,说的是一样的忠执和凄迷。 曲目名称作词作曲编曲1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杨立德(安德烈)陈小霞陈进兴2红雨吕国梁吕国梁8F Studio合唱:李翊君3不让你看到我的泪涂玉萍吕祯晃陈玉立4走出爱情8F Studio蔡宗政陈进兴5一个人的伤心吕国梁吕国梁8F Studio6紫浣花吕国梁吕国梁8F Studio7一个爱上浪漫的人黄一雄陈进兴陈进兴8谁说我生命中只能有你杨克强蔡朝华陈玉立9心疼的最爱涂玉萍吕祯晃陈玉立10不再尤景仰尤景仰8F Studio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