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小鱼儿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资料,课件,真题下载;学习有技巧,唯有时间真!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科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排序,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如果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如果以中级经济法所耗用的学习时间为基准,那么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2倍,财务管理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1.5倍。我们每天学习的时候应该难易搭配,中级经济法因涉及到一些法条需要记忆的,所以中级经济法最好每天都学,那么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分别搭配中级经济法来学习,比如今天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明天学习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
学好中级会计,时间较紧,如何平衡看书、听课和做题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虽然中级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看书和听课为主,但习题还是要有针对性的练一练,不求多,但求精,重点放在客观题上,因为中级经济法客观题分数占试卷总分值的70%,当然主观题方面也应该在提高阶段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要只看答案,要亲自动手做。祝您轻松过关!
孤星泪新民
2022年中级会计师备考,财务管理怎么学?众所周知,中级会计师考试比较难的科目就是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作为抽象科目的代表,财务管理应该怎么学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财务管理》各章节考情分析
第一章 总论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环境。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章 预算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预算管理概述、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预算编制、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
本章主要介绍筹资管理概述、债务筹资、股权筹资、衍生工具筹资、筹资实务创新。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本章主要介绍资金需要量预测、资本成本、杠杆效应、资本结构。
第六章 投资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投资管理概述、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营运资金管理概述、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
第八章 成本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成本管理概述、本量利分析与应用、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收入与分配管理概述、收入管理、纳税管理、分配管理。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考核。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开着拖拉机飚车
应试网校回答: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各科目特点:《中级会计实务》: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科,属于基础性科目。本科目的学习会影响到另外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学习,所以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习本科目时应该花费较长时间,打下结实的基础,这样对通过其他两个科目的考试也是有帮助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很多知识都是关联的,我们大多考生欠缺的是整体性思维和思考概括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对很多单个知识点都熟悉,但是综合运用的时候就会出问题,说明融会贯通还不够,说明理解的不够深入。《经济法》:内容多、内容杂、内容细、内容枯燥、考题灵活。经济法需要大量的记忆,但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对于经济法,一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考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三要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做题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财务管理》: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财务管理》科目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十二季财富
中级职称考试需要考三科:中级 《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和中级《财务管理》具体的可以关注一下东 奥的轻松过关辅导书。中级 《会计实务》主要讲会计要素的账务处理,需要理解经济业务并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中级《经济法》主要讲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一些法律法规,比如合同法、票据法等,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中级《财务管理》主要讲与现金流相关的内容以及资金流量的管理等,要会用公式计算,偏于理科思维,需要多做题。
JasonZhou520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公式繁多,下面我为你总结了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里的公式,欢迎查看。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
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
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
=√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
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a=(∑x2∑y-∑x∑xy)/[n∑x2-(∑x)2]
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
=(∑y-na)/∑x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
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Σ(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
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
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
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
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
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
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
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
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
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
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
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
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
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
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
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
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
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
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Σ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
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
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
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
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
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
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
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
现金预算公式:
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
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
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最幸福的米虫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最后20天,高效提分 中级职称_中级会计实务(2019)_临考密卷模考.docx 第一章总论.doc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doc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doc 第十章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doc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doc 第十五章所得税(新).doc 第十四章政府补助.doc 第十四章 收入之《关于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ppt 第十三章收入.doc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doc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doc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doc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