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次分享】本文为“立达学园”公众号第582次分享。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这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追求,也是教育实践者的愿望,然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还是存在距离的,教育理论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以,理论要指导实践、改变实践,就必须首先影响或改变人,即理论的实践者。
理论是如何影响、改变人的,使人成为理论的影响者、理论的实践者?
主要途径无非两种:一是人们自觉地学习理论;二是通过培训去影响、改变人们,使人们学习理论、掌握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实践理论。
只有经过这样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才能说理论影响了实践、指导了实践、改变了实践;只有理论学习影响了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影响了实践、改变了实践,才能说理论转化为生产力。
从教育培训的角度看,光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在培训中,理论能够落地,直接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联系。
理解不代表可以做到。从理解到可以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弥补这个差距?通过实践训练将理论付诸实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专门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培训计划。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培训,是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的培训。
其基本特征是专家与教师合作,专家传授理论,教师学习理论、转化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训练的一个基本路径是:理论学习+理论实施实践+专业点评+自我反思修正+教学实践。
基本结构就是上述五个模块(以下示例省略了模块 4),这些模块是为一天的培训而设计的。如有需要,可以重复模块 2 和 3 进行强化。以下是针对几个主题的实践培训示例。
【课程一】《课程视角下的教学》
目标: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本课程视角下的教学目标。
2、理清相关、相似概念,确保理解、理论和思路清晰,明确教学行为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课程基础理论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理论主要涉及教学起点误区分析、课程与学科关系分析、课程目标体系分析、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考试内容分析等,在分析的基础上理清理论,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教师根据课程与教学关系理论进行实践练习,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为6-8人,最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专家进行专业点评,确认正确性,指出问题之处,以便改正。专家点评后,教师可以反思、修改内容。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经过一天的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指导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
【课程2】《教学设计专业化》
目标:
1.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2.具有撰写专业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原则、教学目标的编写标准、三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确定与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黑板的设计、作业设计等。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教师根据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选择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人数为6-8人,最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专家进行专业点评,确认正确性,指出问题之处,以便改正。专家点评后,教师可以反思、修改内容。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经过一天的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指导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
【课程三】课堂规范与教学策略
目标:
1、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能规范地进行课堂教学。
2.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能有策略地实施教学。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传授和示范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和相关教学策略,如讲解、提问、讨论、板书、教学风格等。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教师根据所学的教学规范和基本策略,选取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进行实践练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组人数为6-8人,小组活动结束后,建议由一人进行教学片段展示。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专家将针对老师的教学片段进行专业点评,确认正确性,指出问题之处并进行纠正,经过专家点评后,老师可以进行反思和修改内容。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经过一天的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指导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
【课程4】《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分析》
目标:
1.掌握课堂观察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2.能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分析。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教授课堂观察的概念、发展、实施过程和基本方法。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活动一:介绍要观察的课堂录音。
活动二:小组讨论小组课堂观察量表。
活动三:教师根据所学的课堂观察理论、所提供的课堂视频以及自己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
活动四:小组讨论。统计观察数据,得出结论,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活动五:小组报告课堂观察结果。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专家对教师的课堂观察报告进行点评,教师进行反思、改进。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经过一天的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指导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
【课程5】《好课堂的标准》
目标:
1.了解优秀班级的“四个特质”。
2、能运用好课堂的“四个素质”去听课、评课。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关于教好课堂的标准众说纷纭,简单有效的好课堂“四个素质”标准。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活动一:学生根据所学的“四项素质”标准观看教学记录或课堂教学。
活动二:小组讨论及课堂评价。
活动三:小组汇报课堂观摩与评价的结果。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专家根据教师的听课评价报告进行点评,教师进行反思、改进。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经过一天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应将好课的“四个素质”落实到今后的教学中,并以此作为课堂听讲、评课活动的依据。
【课程6】《教育研究意识与策略》
目标:
1、树立几个基本的教育、科研意识。
2.掌握实现教学与研究意识的基本策略。
【培训准备】 要求教师携带一篇或多篇自己撰写的论文或项目建议书参加研习。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教授问题意识、观点意识、立场意识等6至10个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基本意识及其实施策略。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活动一:小组讨论。教师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论文或项目提案。
活动二:学习报告。小组派代表汇报对论文或项目提案的反思与改进情况。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专家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促进教师反思和进步。
模块四——教学实践【长期】
教师经过一天的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之中,以期长期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
【课程7】《教育研究论文写作指南》
目标:
1.掌握教育研究论文的基本规范。
2.掌握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
【培训准备】 任课教师需携带一篇或多篇自己撰写的论文以供研习。
模块 1 - 理论学习 [3 小时]
教授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技巧。
模块 2 - 教师实践 [2 小时]
活动一:小组讨论,教师反思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活动二:学习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论文的反思与改进情况。
模块三——专业复习【1小时】
专家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促进教师反思和进步。
模块四——写作练习【长期】
经过一天以上三个模块的学习,教师们将把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运用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中。
以上只是示例,有机会时将会讨论更多的课程计划。
以上课程均在教师培训中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培训,教育理论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地,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对教师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有着很好的作用。
2019年4月20日晚至4月22日中午
在沃舒办公室
【相关链接】
欢迎长按下图关注“利达学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