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当今的职业教师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专业素质。 首先要热爱学生,在工作创新中坚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 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强化职业教育实践意识; 在企业培训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在持续改进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 专业品质
职业素质是每个职业教育者能否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竞争力的体现。 职业教师可以分析自身职业素质的不足并明确其内涵,并找到相应的提升途径。 职业学校教师内涵建设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师专业素质应分为以下三点:
(一)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体现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教学管理水平,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质量,关系到深化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顺利进行。的素质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热爱工作、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和“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的原则。 (二)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广泛的。 只有知识储备充足的专业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当前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非常频繁。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及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分析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掌握和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 。 (3)实际操作能力。 职业学校教学重点要以培养学生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以标准和职业特点为基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典型操作实践、岗位操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提升。 在操作技能训练时,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 职业教师要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
(一)热爱学生,在工作创新中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原则。 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但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奉献精神和甘为梯子的精神。 这是人民教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崇高道德体现。 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其次体现在热爱学生、孜孜不倦的教学。 师生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因此,热爱学生、孜孜不倦地教学是教师的天职。 职业教育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才能以敬业精神感染学生,真正起到榜样作用。 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教师的思想、作风、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影响着学生。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量的迅速增加,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补充大量的新技术信息。 教师首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第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把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内容。教学规则和教学方法与模式。 教师要想从“教师”向“学者”转变,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以适应时代经济挑战和素质教育发展。 (三)在企业培训中努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和生产实践课的教师来说,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生产实践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除了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过程技能。 生产能力的组织管理,否则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教师要培养出一名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相对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并不容易。 例如,学生在生产实践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接触过实物,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在这个阶段,实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如何按照规范操作,保证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即使是拆螺丝,也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演示,在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能够熟练地操作和演示。
三、总结
职业教育的本质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学管理,四是文化塑造。 教师要把职业教育的精髓融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努力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
[1] 易方. 论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J]. 长沙大学学报,2001,(2):92-94。
[2] 张玉强. 行动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J]. 教育探索,2003,(11):101-103。
[3]蒋大元. 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