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临沂市技师学院牵手国家开放大学,试点“技能素养”专科班
山东临沂电大中专招生7月24日,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下发《通知》,同意临沂市技师学院自2019年秋季起,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现代应用技术学院临沂市技师学院学习中心,双方将于近期签订《“技能+素养”试点项目工作协议书》,并将于2019年秋季开始设立“技能+素养”项目专科学历试点班,首批将试点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3个专业。临沂市技师学院开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育办学新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大学设有专科和本科专业,具有授予学士学位资格。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启动“技能+素养”专科(本科)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育。
“技能+素养”项目专科(本科)学历试点班项目是国家开放大学为培养国家紧缺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设置的专科(本科)学历层次的技能教育试点项目。读专科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年满17周岁(按当年春秋季报名截止时间核定);二是高中(技校、职高、中专)毕业的学生。技师学院5年制高技班的学生,已完成两年在校学习的,由学校出具学习证明即可。国家开放大学采用全网络报名方式,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端或电脑PC端,根据平台指引即可完成线上报名、缴费及资料提交。
“技能+素养”试点项目的国家开放大学学历课程与技师学院技能课程实行融通互认,形成一个教学过程,将传统的“两张皮”教学形式合二为一。公共课程充分利用国开线上优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技能实操课程按照技师学院现行教学要求,利用学校优质线下教学条件开展教学活动;综合实践课程与企业紧密结合,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通过融通互认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基本要求。“技能+素养”项目课程致力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将形成较高的创新水准,具有工艺优化、流程变革、新材料使用、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设备和工具革新并最终转化为产品、服务、管理的创新能力。具有现代工匠敬业、专注、求精、创新和协作等职业品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明强
二、临沂职业学院哪个专业就业最好
临沂的中专答:就业的话,像是机电、计算机、财会等就业都还可以,就业有好多影响因素 1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量,社会需要的多,肯定就容易就业啊 2学习好,专业基础扎实,这个到哪里都吃香 3学校安排,会不会提供就业保障。一般普通专业自己找,校企合作的会有...
三、临沂广播电视大学 有招生高中升专科 专科升本科 是否骗人的交学费
山东临沂电大中专招生答:专科升本科 五年制 拿两个毕业证 一个本科一个专科 国家是认可的
四、山东济南英才学院还招生吗我中专没毕
临沂的中专答:你好,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完成并落幕,各项工作都已完成,切档案也已上交。如果你仍想继续学习的话,你可以留意一下明年的招生。谢谢。五、中央发文明确:筹建国家老年大学
山东临沂电大中专招生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今年11月,在海南省文昌龙楼航天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享受打台球乐趣。
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加强光荣院建设。
公办养老机构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
研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管理政策,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
各地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部门互认。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
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关爱行动。
布局若干区域老年医疗中心,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今年10月,山东临沂,医生为老人测量血压。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积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和护理型养老床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旗)有1所以上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今年11月,湖北襄阳,老年大学举办运动会。
各地要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
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各地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
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今年6月,浙江杭州,一位老人在展示西湖区北山街道手机端适老化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老人可在线预约各类生活服务等。
强化社会敬老。将为老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高校学生实践内容。
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企业和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辅助性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产品。
△今年6月,江西上饶,工人在车间加工生产智能老人手机。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
强化老龄工作保障
到2025年,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
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纳入文明城市评选的重要内容。
支持研究机构和高校设立老龄问题研究智库。
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涉老数据共享,健全老年人生活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 来源: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