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况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识联络时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李某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 )。
A.贪污
B.挪用公款
C.滥用职权
D.职务侵占罪
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
A.14岁
B.16岁
C.18岁
D.已满16周岁
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可以由过失构成的有( )。
A.贪污罪
B.介绍贿赂罪
C.玩忽职守罪
D.泄露国家机密罪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所以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的,不成立共同犯罪,A选项错误。共同犯罪需要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所以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以及故意内容不同,都不成立共同犯罪。因此B、C选项错误。
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是在共同犯罪故意支配之下的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成立共同犯罪,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之规定,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李某属于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适用挪用公款罪。本题正确答案为B。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3.答案:
解析:
《刑法》第17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6周岁,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泄露国家机密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泄露国家机密罪在主观方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故正确答案为C、D。
5.答案: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