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对贵州瓮安多细胞动物胚胎化石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后,科学家证实早在5.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两侧对称动物,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但受到强烈质疑,其重要论据之一就是:为什么三叶虫等复杂的生命在寒武纪突然出现,而在此之前却没有化石记录?进化论似乎等待着两个不同命运的判决:要么前寒武纪根本不存在化石,进化论错了;要么如达尔文猜想的那样,前寒武纪不是没有化石,而是没有找到或没有保存下来。
于是化石成为检验达尔文理论的试金石,古生物学家为在比寒武纪更加古老的地层中寻找化石付出了巨大努力。直到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21亿年前微体植物化石和澳大利亚5.6亿年前伊迪卡拉化石群的发现,给进化论带来了一个重大突破,困惑达尔文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伊迪卡拉化石群是否属于多细胞动物仍有许多值得质疑之处,即便可能是多细胞动物,它们也属于非常特化了的生物类型,与寒武纪生物之间找不到重要的演化关系。
贵州省瓮安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化石比伊迪卡拉化石群还要早2000万年,比寒武纪还要早4000万年。胚胎化石大多很小,只有0.2~0.6毫米。研究胚胎化石主要采用两种常规技术:一是通过醋酸把胚胎从岩石里分离出来,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外部进行观察。二是把含化石的岩石加工成薄片,用投射显微镜寻找其中含有的化石,但薄片中的化石已遭破坏,而且所提供的化石结构有方向随机性的缺点。因此胚胎化石内部结构和卵裂球排列方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如何使体积如此小的胚胎化石清晰成像,科学家想到给瓮安化石照X光。因为用X光拍照可以避免通常的把化石分层切片观察的方式,不会对化石造成破坏。但不能使用通常的X光机达到研究目的,因为它的成像分辨能力最好也只有毫米的量级,拍不到胚胎的内部结构。另外,拍出来的图像反差也不好。而同步辐射正好具有足够强度的短波长X光和优良的成像分辨能力。于是他们把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方法应用到瓮安化石的研究中,在不损坏化石的情况下,把亚毫米大小的胚胎内部结构拍得一清二楚,并且给出了高精度的三维成像,解决了古生物学的一大难题。
下列对“达尔文的猜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达尔文的猜想”认为前寒武纪化石应该存在,只是没有找到或者没有保存下来
B.“达尔文的猜想”是关于为什么寒武纪突然出现三叶虫等许多复杂的生命的猜想
C.“达尔文的猜想”涉及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前尚缺失的环节
D.证实“达尔文的猜想”的正确性,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科学性的有力的证明
瓮安多细胞动物化石能够证实“达尔文的猜想”的原因是( )。
A.瓮安多细胞动物化石比伊迪卡拉化石群要早2000万年
B.瓮安多细胞动物化石是非常特化了的生物类型的化石
C.瓮安多细胞动物化石是5.8亿年前的动物胚胎的化石
D.瓮安多细胞动物化石是前寒武纪多细胞动物的化石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在加拿大21亿年前微体植物化石与寒武纪生物之间找到了重要的演化关系,所以它的发现给进化论带来了一个重大突破。
B.研究胚胎化石的常规技术不能观察到胚胎化石内部结构和卵裂球排列方式,X光拍照成像分辨能力低、反差不好,也不能解决难题。
C.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方法,成像分辨能力高,可以拍摄清楚胚胎内部结构;三维成像具有高精度,可以显示出胚胎卵裂球排列方式。
D.瓮安动物化石研究成功是古生物学和同步辐射技术结合的范例,它说明学科交叉、各个领域之间的合作是必然选择,也将大有作为。
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吗?那就去黑洞附近碰碰运气吧。天文学家日前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就如同宇宙中的“宝石工厂”,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
据美国《科学日报》10月10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一个编号为PG2112+059的类星体进行了观测,它位于距离地球约80亿光年远的一个星系中央。研究人员发现了沙子、玻璃、水晶、大理石和红宝石之类的矿物存在的迹象。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尘埃逐渐聚集形成了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随后才有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被认为是与太阳类似的巨大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的,但是在137亿年“高龄”的宇宙的形成之初,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
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外形像星团又不是星团,发出的射电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黑洞的强大吸引力将物质吸引进去,而由此产生巨大气压又形成“黑洞风”将物质吹离。就是在这场从未停歇的宇宙“拔河比赛”中,催生了恒星和新元素的出现。
最新的观测结果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说:“我们惊讶的发现那些刚形成的尘埃是从特大质量的黑洞中吹出的风中来的。世界万物最终都来自宇宙尘埃,这揭开了我们来自哪里的所有疑问。”另一名研究小组成员、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莎拉-盖拉格尔则表示:“类星体就像《芝麻街》中的‘甜饼怪’,它们以风的形式喷射出的物质似乎比它们吸入的物质更多。”
这项研究的报告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还计划在其他类星体周围寻找尘埃的踪迹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马克维克-肯普表示:“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而类星体可能在另外一些环境中显得作用更大。”
“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他们是刚形成的”这句话用意何在?( )
A.为了说明这些物质确实是由类星体产生的
B.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客观报道研究成果
C.说明这些宝石新鲜与珍贵
D.说明太空的环境非常恶劣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现在整个宇宙也有可能源于类星体喷射出来的尘埃
B.所有的天体都是由黑洞喷射出来尘埃汇聚而成的
C.类星体是黑洞
D.古老的恒星之后会变成类星体
关于黑洞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宇宙可能起源于黑洞
B.黑洞的“拔河效应”可能最终导致星系的形成
C.黑洞具有超吸力,但由于黑洞风的影响,却吸入不了多少物质
D.由于黑洞的吸引力,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
根据文意,以下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文中的研究结果正确的话,那么在每个类星体周围都应该可以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
B.如果研究人员在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也不会影响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
C.类星体是唯一能够形成宇宙尘埃的天体
D.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很可能是超新星喷射出来的
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人类来源于尘埃
B.天文学家发现特大黑洞喷射出大量宝石
C.宇宙形成之初
D.宇宙“拔河比赛”
1.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定位原文“达尔文的猜想”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应在此段寻找答案。
“达尔文的猜想”不是关于为什么寒武纪突然出现三叶虫等许多复杂的生命的猜想,而是关于前寒武纪化石应该存在的猜想,故B项不正确。
根据原文“要么如达尔文猜想的那样,前寒武纪不是没有化石,而是没有找到或没有保存下来”可知A项内容符合题意。
根据“进化论等待着两个不同命运的判决”说明C选项表述正确;通过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可知达尔文猜想的正确性,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证明,D项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由第一自然段可知,“达尔文猜想”得到证实,是因为发现了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化石,故D项符合。
C项只点明了时间,并未交待另一重要特征,即多细胞的特点,因此不构成证实“达尔文猜想”的原因。
A、B选项只是在描述瓮安多细胞动物,并不是证实“达尔文猜想”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找不到重要的演化关系”可知A项不正确,当选。
根据第四自然段可以直接得出B、C选项表述正确。
瓮安动物化石的研究成功是通过古生物学和同步辐射技术结合,因此可以引申得出各学科的交叉合作在以后将很有作为,所以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1.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
该句是第二段中的最后一句。第二段首先报道人们对类星体的观测,并且观测到了沙子、玻璃、水晶等这些物质的存在迹象。如果就写到这里,并不能说明这些物质就是类星体产生的,因为这些物质也有可能是从别处来的。加上最后一句,说这些物质是刚形成的,由此便能推出这些物质就是类星体自身产生的,符合A项表述。B项不符合文意,C、D项理解肤浅且不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四段第二句”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中”这种宇宙怪物”指的是其前一句提到的“类星体”,由此可知,类星体的中心是黑洞,故黑洞只是类星体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等同,因此C项错误。
A、B项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以及第四段第一句“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可得出;同理,D项可由这两句得出,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来自类星体,而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了星际尘埃,因此古老恒星演化到的这个阶段即类星体阶段,即古老的恒星之后会变成类星体。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材料第四段“来自类星体......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可知,类星体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因此D项“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正确,可以由文中“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推出。根据第五段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的话可知尘埃来自类星体的黑洞,而类星体都有黑洞,那么类星体周围都应该有尘埃,即类星体是有尘埃的充要条件。B项不能推出,如果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尘埃,那么表明类星体并不都会喷射出物质,这与第五段中盖拉格尔的表述矛盾。C项错误,由最后一句话可知。D项不能推出,因为文中最后只说“超新星更重要”,并没有指出超新星“喷射”尘埃,也可能是“爆炸”等。
故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
解析:
此题为标题选择题。
标题应当能统领全文,说明主要内容,并且有一定的吸引力,由此B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为正确答案。A、C、D项没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