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91

紫雨洋依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每天进步多少公里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asoniccz

已采纳
建造师自学方法:名师课程听2-3遍,多操练历年真题,研究做题思路1、先给自己定个学习计划,好多朋友会说,没时间学习,时间嘛挤一挤总会有的,从今天开始学习就不晚,有些朋友的心理这样想的,等报了名以后开始学习,开始想着一年考过4科,学着学着又没有什么信心了,又对自己说也过2科,到头来就是今年工作太忙,要不明年在考吧,个人建议每天晚上固定抽出2小时学习时间,必须保证连续性,每天进步一点,一年下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听名师的精讲课程,记住不要去找名师,不要找机构,每个老师讲课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千秋、朋友们可以去试听下老师的课程,再决定听谁的课程,从老师的学霸笔记.思维导图.精讲课程.历年真题一直听到押题班,三门公共课多看视频能倍速就倍速,我所有的视频都是1.25-1.5的速度看的,每个人接受程度不同,自己调整速度。多背简答题。 2.1 法规是听王竹梅精讲、陈印精讲+冲刺; 2.2 管理是听的张君和李娜精讲、龙炎飞冲刺 2.3 经济听张涌的精讲、梅世强的精讲+冲刺; 2.4 实务是我听朱红龙炎飞赵爱林精讲+冲刺,郭伟,魏国安王树京的案例,还听了龙炎飞的百题讲坛。还有庄吉凯孙文波的冲刺,以及周超的几节课主要是学习周超的答题模板。 2.5 少干活儿,能不干活儿就不干活儿,活是工地上的,证儿是自己的。 2.6 时间分配管理法规占用0.15,经济0.15,实物是 2.7 三门公共课多看视频能倍速就倍速,我所有的视频都是1.25-1.5的速度看的,每个人接受程度不同,自己调整速度。多背简答题。 2.8 多看多背学霸笔记尤其是公共课,学霸笔记很薄,学霸笔记一般是大立教育总结的,如果没有。就用其他机构总结的的。3、做题也很重要,尤其是历年真题,那是最好的战场,一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操练时间,里面可以看出书本上的知识点有各种各样的老法,一定要养成晚上定点学习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一天不学习就会少点什么!加油、工程人!

造价师每天进步多少公里

127 评论(13)

小桥人家1982

1、造价师备考三科至少要完成2个科目3个班级课程学习。2、造价师一年备考三科需要每天学习1-2小时左右,30天-45天完成一个科目精讲班课程,15天听完高频考点班+习题班。3、以上就是造价师一年备考三科的安排学习时间。

343 评论(9)

chihuoshiwo888

其实备考一级造价师时间越长越好1,从12月就开始复习,不要等。2,复习顺序:管理-计价-案例,计量两手准备,在考前三个月,如果案例复习的好,就把计量穿插在每天里,如果案例不行,果断放弃计量,保证造价案例通过。3,管理计价案例计量每门课用时比例分别是15%-15%-40%-30%。4,列好详细的计划,详细到把视频每节课的分钟数,用表格列出来,均匀分配给每天。把要做的每一套卷子,详细计划到几月几日去完成。并严格执行所列的计划。5,一共十个月的复习时间,前五个月可以每周留出两晚上出去吃饭喝酒。但是后五个月,绝对要戒酒戒应酬,因为一喝酒,就意味着从18点到24点的时间全浪费了。6,刚开始看造价视频学习,坐不住,看不进去,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必经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一样,不用焦虑,但一定要熬够计划的时间。两周左右就能养成习惯。7,听课碰到听不懂的章节或知识点,可以换个老师的课听听,每个老师讲课的方法和切入点不一样,换个老师你会豁然开朗,如果还不行就再换一个。8,管理计价计量只需要看教材和五年的真题就行,其他的资料都不用看。考前可以做做押题,但是没有来源,不知道是哪个老师出的题,就不要做。9,案例我觉得只需要做佑森的题就行了。10,记不住的公式不要急,隔几天看一眼,你会在一瞬间就全记住了。到考试实在记不住的,就写手上。11,土建安装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的,建议选安装,案例最后一道大题可以两个专业任选一道,并且有20分左右的白送分。安装计量后40道可以任选20道,并且多选题只有四个选项,正确答案要么选两个要么选三个。安装的难度比土建要低。12,考前一个月,是你提高最大的一个时间段,能不上班就不要上班了。考试时的注意事项:1,案例考试时除了带0.5的中性笔之外,再带几根0.3的财务专用笔。有时候答题纸地方不够了,用细笔写出来的字能更小一点。本人亲测,用极细的笔考试完全可行。2,案例考试,按照左老师的方法,列式,答案,列式,答案,不需要写汉字,至少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3,计算器一定一定要带两个以上。并且要学会用计算器解一元多次方程。4,考试前一天晚上,9点半上床,关灯关手机,不要再复习了,真的不如早点睡觉作用更大。5,案例考试准备一道财务题一道计量题,提前半个小时进考场,坐到座位上开始做,提前进入状态。6,其他科目考试前,可以在门外背书,第二遍铃响再进去,进去以后把嘴里念叨的赶快写草稿纸上。7,考试这两天尽量在学校饭堂吃饭,干净卫生省时间。8,考试那两天的酒店住近一点,步行十分钟能到考场的最好,中午可以回去午休。

298 评论(10)

蔡蔡7878

注册造价师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

106 评论(12)

蚊防四宝

造价之所以难考是因为不不光工程技术的知识,还包括了工程经济以及财务的相关知识,对于未做过造价的技术人员,财务部分是难点,建议报个班补习一下工程经济的知识,会有很大帮助,主要不知道你对于工程经济的了解程度,不好判断你复习需要多长时间。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最了解的还是自己, 如果你有很好的财务知识,三个月应该没问题,反之就不好判断了。

300 评论(13)

玖兰卅麻

一般的考生都是这样复习的,先看视频再看书,然后使劲做题。这种传统学习方法也是能考得过去的,只是要付出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复习的同学,一般会遇到以下问题:        1、备考时间长,效率低下;2、书看后面忘前面;3、无法坚持复习;4、书看了好几遍,但是一做题就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一般情况下考试相关的教材都会很厚,比如一建教材的总页码在1500左右,总厚度7cm。       如果你要是按照传统的复习方法,那你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复习完,一建需要花费10个月以上,二建需要花费5个月以上。所以这种学习方法效率是很低的,不建议大家用这种学习方法。       那如何复习比较高效呢?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864学习法”,能让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考试,对于应试教育很有帮助。这个考证方法是我的原创,我根据我多年的考证及教学经验,并结合最新的认知心理学、神经学研究,创作出了这一套学习方法。        什么是“864考证法”呢?        就是“通过4次对抗遗忘曲线,聚焦60%高频考点,拿下80%分数”。        一、4次对抗遗忘曲线      人都会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完某个知识之后,24小时之内会遗忘67%,20天之内会遗忘78%。也就是说如果你按照传统方法去学习,一个月后几乎就全完了。      如果我们在关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那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艾宾浩斯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建议大家在这几个时间点进行复习,进行遗忘曲线对抗:      经过4次对抗你基本就完全掌握这个知识点了。      二、聚焦60%高频考点      根据历年考试考情,不管建造师还是造价师,只要是成人类的职业考试。各科目历年考点重复率在40%~50%,重复率高的考点我们称之为“高频考点”,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高频考点”掌握了,我们就能拿下40%~50%的分,剩下的随便蒙也能过,这样我们就能做到时间短,通过率高。       三、拿下80%分数      虽然我们只学习考试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无法通过考试。因为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基本上是必考的,所以这些高频考点所占的分值比重是很大的。我拿一建举例子:     其中法规科目,大家只需要掌握教材中规定考点数量的40%即可拿下90%的分,效率是很高的。      这就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习方法“864学习法”,我相信大家通过这个方法一定能快速通过建造师、造价师等考试的。

275 评论(12)

nanami小明

最佳时间在三到四个月,每天最少学习两小时以上,不可以间断,这样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兴奋度,战线拉太长效率低、精神疲惫,非常不利于考试。造价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人事部共同组织,考试每年举行一次,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办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只在省会城市设立考点。考试采用滚动管理,共设4个科目,滚动周期为4年。【点击获取造价工程师培训学习资料】想要了解造价师的更多详情,推荐咨询中安建培,中安建培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和习题,搭配微课深入解析,帮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攻克难题,将学习效率最大化。鉴于案例是考试中难度最大的科目,为大幅提升学员答题能力,特设案例特训课程,帮助学员查漏补缺,快速提升答题能力。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和习题,搭配微课深入解析,帮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攻克难题,将学习效率最大化。【点击查询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

25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