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3

北极豆豆鱼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倾销类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左村爆破兵

已采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商品出口增长年均保持在30%左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商品出口国(表1)。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开始遭遇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来自其他各国大量的反倾销。最新的一例是,自10月7日起,中国输欧皮鞋将被课以16.5%的反倾销税。  从1979年糖精钠首次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算起,到2005年年底中国产品已受到各国和国际组织600多起指控。根据WTO的相关统计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在这11年中,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反倾销立案和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次数为469起和338起(表2、表3),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16.5%和18.7%。被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中国产品几乎无所不包,大到钢铁、机械、化工产品,小到彩电、节能灯、电池,甚至连龙虾、大蒜等也未能幸免。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年来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已不仅局限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而且大有反超发达国家的趋势。据了解,发达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量比例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97%,降低到目前的60%;而发展中国家的立案数量比例则从过去的不到3%,迅速上升到40%。近年来,印度已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表4)。  表1 世界主要国家2005年商品出口额及历年变化百分比  2005年商品出口额(10亿美元)  2000-05  2003  2004  2005  世界  10121  10  17  21  13  德国  971  12  22  21  7  美国  904  3  5  13  10  中国  762  25  35  35  28  日本  596  4  13  20  5  法国  459  7  18  15  2  注:相关数据来自WTO发布的世界贸易报告(2006)。  表2 1995-2005年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国家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总数  中国  20  43  33  28  40  43  53  51  52  49  57  469  韩国  14  11  15  24  34  22  23  23  17  24  11  218  美国  12  21  15  15  14  12  15  12  21  14  11  162  台湾  4  9  16  11  22  16  19  16  13  21  13  160  日本  5  6  12  13  22  9  13  13  16  9  7  125  印度  3  11  8  12  13  10  12  16  14  8  13  120  印尼  7  7  9  5  20  13  18  12  8  8  14  121  泰国  8  9  5  2  19  12  16  12  7  9  12  111  总数  157  225  243  257  354  292  364  312  232  213  191  2840  注:相关数据来自WTO的统计。  表3 1995-2005年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国家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总数  中国  26  16  33  24  20  29  30  37  40  43  40  338  韩国  4  6  3  12  13  21  12  13  22  13  8  127  台湾  2  2  6  12  8  17  9  14  11  10  8  99  美国  8  4  9  11  8  12  4  10  6  10  13  95  日本  5  6  5  7  10  19  8  5  11  6  7  89  俄罗斯  8  3  9  4  15  9  8  3  12  5  6  82  总数  119  92  125  170  185  228  166  216  221  151  131  1804  注:相关数据来自WTO的统计。  表4 1995-2005年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国家  阿根廷  欧盟  印度  土耳其  美国  总数  立案  47  60  86  38  61  469  实施  34  41  66  33  50  338  注:相关数据来自WTO的统计。  从表1可以看到,同期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则非常低,即使是2005年也只有7.5%。这表明中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损害的频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与其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非常不相称。不断地遭遇反倾销无疑会影响到中国商品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并设法采取各种措施,以把反倾销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希望在分析我国商品遭遇反倾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原因  近年来,中国产品受到其他国家大量的反倾销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中国频遭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的持续增长引起别国的恐惧和嫉妒,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遏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合法”地采取的一种有效对策。可以说,这是任何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比如前些年的日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以下几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1、其他国家企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使得某些国家或多或少地感觉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为了遏制至少是减缓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国家自然就想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锦囊妙计。众所周知,在中国加入WTO之时,其中的相关协议曾规定,在之后的15年内,其他成员有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就使得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在对中国产品进行调查时,随意武断地采用比中国发达程度高出许多倍的新加坡等国作为替代国,频繁“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然而事实上,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中国已经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绝对主体,政府基本不再干涉市场的活动。但遗憾的是,就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其他国家仍然拒绝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到目前为止,全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还不到60个。就在前些日子,中国经过若干轮艰苦的谈判,仍被欧盟宣布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到目前尚未加入WTO,但欧盟、美国早于2002年6月就承认了其市场经济地位。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居伊·德·容凯尔明确指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答案与市场自由几乎毫不相关。中国在自由贸易问题上遭遇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  2、发达国家希望“保护”国内市场  美、欧等发达国家号称是最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他们主张世界所有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并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所谓的自由国家近年来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所作所为,就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实行市场经济不过是他们企图侵占他国市场的一个借口而已。因为他们所宣扬的自由是单方面的,即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想进入他们的市场则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纺织、机电等一些中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逐渐占领了美、欧国家的市场,廉价的中国产品不仅为美、欧国家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隐患,而且还提高了这些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这些国家非但没有感谢中国,还以中国产品损害了他们的产业(早已没落甚至消失的夕阳产业如纺织业)、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等莫须有的理由为借口,频频对中国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倾销。  3、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应诉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应对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有的甚至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然而从表4可以看出,近年来以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动对中国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对此,我们必须给与同样甚至更大的关注。如果说日益走向全球的“中国制造”给发达国家的市场带来一定恐慌的话,那么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因为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产业两大类型,所以在产品结构上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的趋同和竞争,因而相互之间产生矛盾也在所难免。作为竞争对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却一般来说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譬如,同样生产一件纯棉衬衫,在中国需要一名工人花12.5分钟,在孟加拉或印度需要22.2分钟,而在墨西哥则需要大约半个小时。正因为此,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本国产品,从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然会增加对他国尤其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4、中国产品出口秩序混乱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产品出口保持了30%左右的增速,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中国产品出口还存在着秩序混乱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从相关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出口较多的产品仍然是纺织、机电及化工等产品,这些产品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其附加值相对偏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比以前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高科技产品中贴牌商品占相当比重,缺乏自有品牌。在美国商业周刊和Interbrand评出的世界100大品牌中,居然没有一个属于中国(尽管中国已经拥有170万个品牌)。因此,出口结构失衡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低价倾销的印象就不会改变。其次,中国产品出口缺乏统一管理。纺织、化工等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而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非常大,是典型的完全竞争性产品,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无数,每一家企业都是价格的执行者而非制定者,只要哪家企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其产品,就会完全占领整个市场,相反则会失去全部市场。而且近年来中国已经把进出口经营权下放,可进行外贸交易的企业越来越多,再加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其结果必然是各家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不断地降低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产品的生产是有成本的,最后出口最多的是那些“柠檬产品”,因而中国的产品出口价格越来越低,直至遭致了其他国家的反倾销。  5、中国企业不能积极应诉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中国企业在面对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不能积极应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近年来,大量的中国企业虽然已经深入地参与了国际竞争,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多数企业的陈旧观念没能及时更新,因而当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时经常是能躲则躲,而不是积极应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企业不愿支付高额的律师费;有的企业害怕繁琐的应诉程序会耽误其宝贵的时间;还有的企业希望能搭别人的“便车”,而自己坐享其成。殊不知上述种种想法的后果是,中国企业不得不承担沉重的倾销税。最终要么是干脆丢掉了市场,要么是保住了市场却丢掉了利润。此外,对国外的倾销指控应诉不积极或应诉不力,还可能导致别人的“得寸进尺”,从而引发反倾销的“连锁反应”。最典型的例子当属1994年美国裁定中国大蒜倾销之后,起诉方律师抓住中国企业不愿应诉的弱点,又鼓励美国蜂蜜行业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同时,这家律师事务所又说服美国自行车生产、蘑菇罐头、靛蓝染料等行业相继对中国企业提起诉讼。给中国的相关企业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损失。

经济师倾销类型

316 评论(13)

scropio123

一方面是自身 质量不过关另外 美国想打压中国市场中国发展快挣钱多了 美国不顺眼啊 保护政策保护他的当地产业啊!

115 评论(12)

爱吃爱喝薅羊毛

外汇倾销(Foreign Exchange Dumping)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条件:第一,实行外汇倾销要保证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升水平,这样才使得国内价格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出口到国外依然具有优势。 第二,要保证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对外贬值政策,或其他报复性政策(如限制商品的进口等) 第三,货币对外贬值要在国内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施。即对外贬值要小于货币对内贬值,否则会加剧通货膨胀程度。 第四,货币对外贬值针对的商品是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这样需求增加可以大幅度增加销售量从而增加外汇收入。

124 评论(9)

小可爱vivi

【导读】初级经济师是考生公认的难度不是很大的考试,不仅因为考试科目比较少,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重点都在教材上,也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基本在2021初级经济师考纲中,就会把2021年考试的内容概括出来,考生其实只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就可以了,目前,202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我们可以根据2020考试大纲进行准备,尤其是专业科目,更要提早复习,初级经济师专业有10个,分别是分别是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农业经济、金融、保险、人力资源、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所以我们要合理选择,正确复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详情:运输经济,一起来看看吧。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理解运输经济专业理论原理,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和专业技术,了解专业相关法律、规范(规定),以及运用上述知识从事运输经济专业实务工作,提高运用运输经济学理论及方法解决有关运输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1. 交通运输的意义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及运作维度,了解交通运输的经济学意义,识别交通运输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内涵与作用。理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总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特征。识记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历史和现状,理解我国综合运输发展主要原因,比较我国综合运输发展政策制度,总结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2. 运输业与运输市场。从运输业的性质、特征及含义的角度,了解运输市场的经济学意义,运输业的时间特定性、空间特定性和对象特定性特征,在分析运输市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概括运输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识别集装箱和集装箱货物的不同类型,比较集装箱载运工具特点,划分集装箱租赁形式,概括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描述集装箱货流的一般形态,理解集装箱运输的交接方式,开展集装箱运输组织,总结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和基本条件,判断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特征和责任类型,执行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有关政策,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识记物流的特点,理解物流的功能,制定物流合理化的措施,理解物流系统化的目标,识记智慧物流特点,理解供应链,理解供应链管理,应用供应链管理提高竞争力,理解第三方物流,理解第四方物流,理解物流园区,理解快递服务。5. 旅客运输需求。识记旅客运输需求的内容,理解不同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需求特征,辨别旅客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熟悉旅客运输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构建旅客运输需求函数,运用需求调查及预测方法推算旅客运输需求。6. 货物运输需求。理解货物运输需求的特点,计算和分析需求弹性,辨别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运用已习得的统计和预测技术,实施货物运输需求量预测。7. 运输成本。了解运输成本概念的经济学发展,识别铁路运输成本费用在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作用,总结铁路运输成本费用的相关特点、使用范围、内容及分类情况。识记民航运输成本类别,理解民航运输成本特征,推算民航运输成本,处理民航运输成本控制问题。理解水运成本,识记水运成本的特点,区分水运成本的类别,分析水运成本的构成,分析水运成本的影响因素。8. 运输价格。了解运输价格的经济意义,在比较运输产品与其他实物产品不同的基础上,总结运输价格的特点及作用。在分析运价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差异及定价原则,掌握制订运价的主要方法。理解公路旅客和货物运价,理解运输价格理论,合理采用公路运输价格制定方法。细化邮轮船票价格构成,区分班轮运价的种类,辨别班轮运费的费率结构,应用班轮运费的计算方法,进行航次租船运价估算。识记民航旅客和货物运价种类,区别运价适用条件,理解民航旅客和货物运价使用方法,处理民航旅客和货物运价问题。9. 企业制度与运输企业管理。识别企业的特征,理解企业的分类,理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辨别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特点和区别,识别我国运输业的特点和分类,识别我国各运输方式的运输管理体制、理解各运输企业职能,理解各运输方式的基本运输设施,解释运输合同的内容,辨别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内容,理解运输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辨别交通事故等级,并按规章处理。合理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ABC管理、盈亏平衡分析、SWOT分析),制定科学决策方案。10. 运输企业财务管理。识记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理解财务活动过程和财务关系。比较运输企业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和资金成本。识记运输企业投资的目的和要求,以证券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估价模型等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识记运输企业流动资产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特点,理解现金管理的目标、内容,处理最佳现金持有量问题。识记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内容和程序,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依据是现金流量。识记利润的内涵与构成,比较股份制运输企业利润分配原则和程序。11. 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任务,辨别劳动合同内容与效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构成,评价劳动生产率,设计绩效管理方案,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12. 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理解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和计价办法,辨别引起固定资产损耗的各种因素,分析资产折旧与设备更新的技术条件,制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关于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详情:运输经济,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目前2021考生可以参照以上的大纲进行复习,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掌握初级经济师高分技巧,祝大家考试成功,加油!

28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