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hanhan

哆啦瞄瞄
一、越早备考越容易过关当别人还在纠结自己要不要报考造价工程师时,你已经坚定了目标并制定好学习规划;当临近报名别人还在研究报考科目时,你已经利用去年的教材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在脑海中搭建起了知识架构;当进入基础阶段,别人才准备打开教材学习时,你已经根据第一轮复习,准确找出了新教材中的重点……想要先人一步拥有更大的过关几率,就要提前准备,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二、备考有辅导课程更轻松造价工程师备考的难度相信每一个学过的考生都深有体会,学习并不是一场蛮力的较量,有时候利用技巧和捷径,能够让你轻松的过关。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造价师辅导课程,是每一个考生在学习之初应该做的头等大事。但是找辅导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准了,不要上当受骗,尤其不要相信那些说会帮助你作弊的!让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三、打好基础把握关键点无论你报考了几门科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都要本着稳扎稳打的概念,备考初期就像盖楼打地基,每一步都要做全做到位,在一开始就要认真学习。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细致,基础打牢才能让第二遍、第三遍的复习收获较好的效果。四、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造价工程师考生的类别有很多,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虽然大家都比较习惯看其他考生的备考经验,但是并不代表别人的就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借鉴一些自己能够用上的,慢慢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草心草心丶
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 造价师 价业务工作满6年。 (二)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三)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四)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在《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77号)下属发之日前(即1996年8月26日前)已受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两个科目。 (一)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5年。 (二)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0年。 (三)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5年。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内容: 2013年造价师教材改版,对考试科目进行调理: 一:对教材的名称作出了更改,并调整了相关的内容,将原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更名为《建设工程计价》,将原教材《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涉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全部纳入新教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二:根据职业资格考试加强技能考核的要求,增加了对实际能力考核的知识点,删除了部分基本概念的内容。 三:增补了最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补充了新的工程计价业务的内容, 四:对《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教材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A管道和设备工程,B: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调整后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13版)仍分为四个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各一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小虫超人HC
1、制定有条理的备考计划考注册造价师注定是一项需要恒心和毅力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对枯燥的学习坚持到底的准备。将备考计划拆成详细的时间表,可以帮助自己清晰任务量、把握复习进度,从容复习。2、全面研读教材把书从厚读薄不要将希望全部放在划重点范围和考前押题上!经验表明,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能放松对教材的全面研读。尤其是公共课,最难啃的案例分析就是在这门课的基础上,考核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研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与系统把握教材的精髓,做好每一章节的要点笔记,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系统认知,考试时才会游刃有余。3、抓住重点反复练习针对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刷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想攻克题量大且烧脑的案例分析一门,必须在复习时多做题,配合历年真题力图把每个知识点“吃透”。花时间训练,通过练习、模拟,可以有效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和答题速度,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复习计划。举一反三、巩固提高。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