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2

小淘的萌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体重怎么算出来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生鱼片的猫

已采纳
健康管理师(理论)试题20190629 第一题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不包括A白细胞、血小板降低B血色素降低C食欲缺乏、厌食、恶心、呕吐D乏力E嗜睡、失眠B 第二题病死率可用于A慢性病B某一年龄以前死于癌症的累计概率大小C衡量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D反映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程度E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E 第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落脚点为疾病的A康复B预防和控制C治疗D诊断E护理B 第四题可以通过健康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来确定高危人群,干预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发病风险的疾病是A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性疾病B矽肺等职业性疾病C吸血虫病、肝吸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疾病D SARS、流脑、流感等急性传染病E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E 第五题小明身高175cm,他的理想体重应为A、77 kg B、72 kg C、60 kg D、70 kg E、75 kg E

健康管理师体重怎么算出来的

231 评论(11)

小蝎子七七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重。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成年〔身高(cm)—100〕x0.9=标准体重(kg)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cm)—101=标准体重(k8)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种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x0.6十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x0.6十48(kg)  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kg)十月龄x0.6=标准体重(kg)  7—12个月:出生体重(kg)十月龄×0.5=标准体重(kg)  1岁以上:8十年龄x2=标准体重(kg)(kg: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变化,加之所以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206 评论(10)

中国作家林建

1、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另一种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 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一50%,F%超过35%一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 2、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348 评论(12)

Phyllis。

1、比例(构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P=a/(a+b)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2、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3、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必须包括受累人群数量(也可以是某病的临床症状、死亡、残疾等)、被观察到的受累人群所处的总体数量、规定的时间三方面才能构成率。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k(k=100%,1000‰,10000/万或 100000/10 万)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计算公式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326 评论(8)

小雨叫主子

那把对你们宿舍下一颗什么班上的声音我就在介绍管理师考试计算题用微信可以这样办。

35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