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5

洋洋捌月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东莞初级经济师考试成绩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米利的米粒

已采纳
经济师考试成绩一般在第二年一月份公布。

东莞初级经济师考试成绩

322 评论(8)

淘气别闹

经济师考试成绩考后两个月公布。1、经济学家考试的满分是140分,根据历年全国经济师考试分数线,大部分地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资格标准为84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法律、纪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3、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4、专业实践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总分60分。扩展资料:申报经济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2、取得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3、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师考试

87 评论(13)

babycarolyn

05年11月份经济师考试的成绩 可能会在06年1月底到06年2月份出来

295 评论(8)

白白桃花

送交材料清单  1.《报名表》一份(见附件1)  2.《工作简历表及承诺书》一份(见附件2)  3.本人自带有效身份证、学历(位)证书原件送审,并备复印件各一份。在审核期限内,本人外出无法前来须委托他人送审的,要提交代办委托书(见附件3),并在之后一个月内,再由本人前往送审点送审。  4.大一寸免冠证件照片(红、蓝或白色背景)2张,并请点贴在身份证复印件空白处,所交照片必须与上传照片一致(相片必须是近半年内的本人照)  5.符合报考中级条件中第1款的,还须提交初级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6. 香港、澳门居民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7. 台湾居民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还须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和本人工作单位出具的从事相应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报名表》、《工作简历表及承认书》由考生网上报名时自行下载,A4纸打印,送审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送审材料原件核对后退回考生本人,复印件由考生本人签名,考试机构留存。【2014年广东经济师考试考后资料审核时间:2015年1月12日至16日】省直的考生,请于2015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期间到广州市天河路13号润粤大厦4楼省人事考试局服务大厅送交资料,各市考生的资格预审由所在地考试管理机构负责。

115 评论(10)

狐狸猫fiesta

初级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一般在12月底,查询入口届时请关注chinaacc经济师频道。合格线一般是84分。具体详情在 “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申报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高中以上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2、根据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年度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95 评论(15)

阿tin逐梦游

初级经济师考试每门科目及格分数线为84分。初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科目,每科目总分均为140分,合格分数线划定原则为总分的60%,即84分以上才算通过。初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大概是多少初级经济师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但官方不公布每年考试报考的总人数及通过率情况。在每年经济师考试及合格名单公布的时候,有个别地区会发布报考人数、合格人数。粗略预计,全国初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一般在40%~50%左右。相对其他初级职称考试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数据了,初级经济师也是初级职称中比较容易的。经济师考的考点内容不会超出大纲,也不会深挖。但是经济师考试内容范围比较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还是很多的,偶尔会将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考你,所以灵活度还是有的,而且每年大纲都在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初级经济师考核知识点多,面广,所以备考人员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备考时间,基础较好的或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可以适当缩短备考周期,基础较为薄弱的,要拉长备考周期,通过系统化学习,科学备考,树立信心,是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

35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