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3

大实现家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使区域受益经济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随风来雨

已采纳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空前挑战,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递了清晰的信号:直接有力、扩大内需的调控措施将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迈向新的发展阶段。11月份以来,从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出台,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保增长的调控目标,再到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出台,越来越细化的调控举措逐步勾勒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路径——既要保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抓住难得契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积极财政政策释放能量进入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的显著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但不少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扩张性调控政策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触底后逐步回升。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说,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这一增速虽然比前十个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表明积极财政政策下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将逐渐显效,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面对国内外挑战,中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大亮点,意味着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释放越来越多的能量。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除了扩大投资规模以外,将实行结构性减税,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具体则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在优化税制结构的同时,可以开征一部分新税种,降低一部分税种的税负,以达到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内需的目的。国家近期宣布将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和“农机下乡”,发出了扩大农村消费的积极信号。财政部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农村、住房、汽车、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消费。明年1月,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适时出台,表明了当前正是中国经济调整结构的重大契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立足当前的拉动投资,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扩大内需既是中国经济面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其背后是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的重大转向。他预计,到2010年,随着政府拉动内需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主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将开始新一轮发展。释放流动性、增信贷: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将中国经济比做一条大船,货币就是“载舟之水”,金融的作用则在于促使“资金之水”流动起来。中央当前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措施,正是要将这“水”从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堤坝”中释放出来。从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金融措施,再到进一步细化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中国正在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金融政策,通过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稳定增长,为经济航船提供广阔水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全球陷入衰退边缘,企业融资难成为全球问题。为解决流动性问题,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央行更是在3个月时间内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的控制。王庆认为,当前中国释放流动性的效果正在显现。根据央行11月份金融数据,11月份贷款出现同比大幅上涨。但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未能有效缓解,而银行惜贷现象仍然严重。相关迹象表明,资金之水虽然流进了商业银行,但仍未能很好地进入到企业生产中去。基于此种状况,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对货币政策、信贷服务、资本市场、保险、融资渠道、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财税支持、改革风险等九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部署。其中,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满足合理资金需求等两项内容位列众措施之首。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认为,这三十条意见是落实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更具针对性的体现,其中提出的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M2最高增长目标,体现出当前宏观调控反周期调节的特点。“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到,能够适时地扩大流动性、扩大基础货币的发行,对工业的增长,就业的保障和经济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针对银行惜贷现象,金融三十条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张其佐说,这三十条意见还体现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另一特点,就是财政货币政策正在更好地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协调。实现保增长的关键就是要保工业。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阶段,工业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至关重要,目前向企业倾斜的政策,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发展。“对银行来讲,保增长是一个大局,如果银行纯粹基于这种风险而畏缩不前的话,就会影响工业增长,从而使经济下滑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银行自身的存量贷款也会很受影响,最后受危害也自然包括银行业。所以对银行来讲,也需要扩大信贷投放,在经济保增长的同时,才能保住自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股市、楼市、车市:扩张调控政策工具促市场稳定发展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老百姓关心的股市、楼市、车市三大市场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这三个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会议强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将住房和汽车消费列为明年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则进一步明确将出台信贷政策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并支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拓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三个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将有效增强人们对市场的信心,稳定预期。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更是为市场回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预计,明年二季度,政策对实体经济提振效果会逐渐露出端倪,基本面预期的企稳会逐步取代纯粹的情绪刺激,成为股市新的且强有力的提振动力。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基调更是为其走出低迷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人士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输血”,维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防止房价“超调”,早日稳定购房人的预期。而除了信贷规模的扩张,未来可以预见的降息可能节约房地产企业资金成本,这将成为稳定房价及购房人预期的重要条件。另外,降息将带来购房成本下降,引发交易量持续回暖。数据显示,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上海的日均预售套数比11月上升了35%,比10月份则是上升了56%。北京虽然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售房量会下降,但12月份日均销售仅比11月份下降25%,比10月份仍然上涨20%。已经构成居民一大消费点的汽车市场也有望在新一轮调控中受益。虽然受经济增速下降影响,在居民资产价格缩水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明年汽车业发展不容乐观。但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汽车业的利好因素。

使区域受益经济师

92 评论(9)

Yun云287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加强中国区域话语权,对A股市场的影响短期更多是市场情绪的提振,中长期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业将受益,如铁矿石、港口航运、物流等、机械、纺服、家具等。中金公司预计,RCEP将有效增加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而RCEP对比CPTPP,两者均属区域性自贸协定。在会员国和地域分布上,也有部分重合,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七个国家同时参与了这两个自贸协定。不同的是,CPTPP在贸易以外的诸多领域有着更为严苛的加入标准。RCEP的签署为未来中国参与更多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循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扩展资料:RCEP协定签署不仅有利于对冲中美冲突潜在的不利影响,亦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部署、深化开放的重要进展。RCEP协定涉及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根据国际智库测算,2025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比基线多10.4%。综合考虑同时受益于RCEP贸易协定签署和中美贸易缓和预期,筛选出口RCEP同盟国和美国金额占比都达到1%以上的行业,所对应的中信二级行业是:小家电、黑色家电、光学光电、仪器仪表、专用机械、塑料及制品、电气设备、工程机械和医疗器械。

336 评论(12)

偶da幸福

好处大大滴 哟西~

252 评论(11)

好好在一起吧

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国家等15国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RCEP的签订将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大机遇。关于RCEP和东盟,深圳市天一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黄汉周老师有一些自己的趣味解读。但黄老师多次声明:这些解读只代表他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在准备这个演讲的时候,看到BBC上一个说法让我很震撼: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在2028年将成为世界GDP第一。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GDP世界第一,是一件非常振奋的事情。对于现在的中国,不管是“一带一路”还是RCEP,其实都是中国在尊重国际秩序的原则下,建立了自己的贸易规则。关于RCEP记住三个30%关于RCEP的10+5格局当中,数据有很多,建议大家记住三个30%:30%全球人口,30%全球贸易额,30%全球GDP。在2030年的时候,RCEP地区的GDP将是世界第一,占到50%。我觉得特别震撼,如果2028年中国GDP世界第一,2030年RCEP地区的GDP世界第一,等于是双第一。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特别幸运的时代,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有很多人说,这个RCEP是中国主导、东盟出面、在新加坡发声的,但实际上RCEP有高达200多页的约定,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多边协定,包含着成员国共同的利益和决定。在RCEP阶段,全球化最好的例子是什么呢?一台泰国的拖拉机要卖到中国来,它去日本买了电机,在本地生产和组装,最后再卖到中国。这也是一个未来在RCEP时期会经常看到的案例。关税决定供应链我以前总结说,税务决定项目,现在我想说,关税决定供应链。RCEP的特点是,各国在90%的双边产品要降为零关税,有的在十年之内,有的在十年之外。RCEP对于东盟和中国来讲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从零关税进阶到投资阶段。在RCEP当中,真正得益的国家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主,尤其是未来十年和日本的双边贸易将会由90%降到零关税的时候,从日本买回来的消费类产品,尤其是美妆类,可能价格更加便宜,电商也会更加发达。我生活在国外,在东南亚生活最大的感觉,是过去东南亚人叫我们大哥,现在开始叫我们老板。我前面讲的非常理性的全球化、逆全球化、关税、零关税,那是说给大家听的,而我自己内心的认定,可以用基辛格的一句话来表达: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谁控制了能源,谁就控制了整个大陆;谁控制了钱,谁就能控制这个世界。这是我亲身的体验:当你足够强大到拥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货币安全的时候,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大哥和老板。从明线上的关税来讲,我们跟东南亚、东盟已经95%零关税了,为什么还要把关税再单独拿出来呢?因为我们跟日本、韩国还没有实现零关税。从明年开始,日本过来的化妆品至少减掉20%关税,十年以后,在座的大老爷们肯定要知道,日本的清酒、威士忌关税要减掉20%。除了汽车20年不降关税,其他的都要降。RCEP的递增原则RCEP有一个很特别的二选一原则,除了自己生产、自己制造以外,还要有递增原则。比如新西兰的羊毛到南通生产,再卖到日本,零关税,类似中日韩的经济实力加技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天然的资源加能源,再加上东盟的劳动力,正好构成了三个梯度。这是一个对原产地规则很重大的改变。什么叫递增原则?我把它总结为原产地界的拼多多,我在新西兰拼了30%的原材料,到中国南通拼30%的面料,到越南拼30%的加工,再加10%的利润,这就是原产地的拼多多。在原产地拼多多的情况下,其最大好处是调动了整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包括带动了整个区域的资本要素以及劳动力要素,这也是RCEP相当不一样的地方。进出口价值链受关税影响关于我们的出口价值链,受关税影响,本身已经有竞争优势了,现在会更具备优势,比如我们看到显示器、家居、建材行业等,这些行业将会横扫亚太,没有任何对手。在几天前,马来西亚的原产业部部长办了一个活动,说欢迎你们中国人来马来西亚种竹子,因为我们没有家具,你们来这里种竹子,再做家具卖给我们。我有一位关系很好的马来西亚的大哥,他买了两千亩地种姜,拿来做营养剂,洗头发,他有这样的意识,RCEP以后,我在这里生产任何东西,拿到你那里去加工都是零关税的。是的,有人种竹子,有人种姜,听起来比较遥远,但这都是现实存在。进口价值链受到关税影响,在未来会看到大量东盟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尤其是初级的原材料产品。我昨天晚上才收到一个30万吨的石灰石,从越南进口到中国南通的需求,有人可能认为,你只要把山炸开就都是石灰石,怎么可能石灰石还要进口呢?但事实是,真的是没有了。在东盟朋友圈里面,有两个6千亿,我们跟非洲的交易去年达到了6千亿美金,跟东盟的交易也达到了6千亿美金。总体上来讲我们的外贸还是增长的,确定增加了两个6千亿,东盟在今天是排在第一名的,超过了欧洲和美国。按照美国人的思路去欧洲是行不通的,同样按照美国人的思路去印尼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是行不通的。在这些国家,我们如果硬装高大上跟人家谈,人家真的不会理你。我在印尼,对我帮助最大的一句话是“我又老又穷又丑”,不管男女,我都会讲这句话,印尼人听了都很高兴,觉得这个小伙子太有意思了。印尼文化跟我们是非常接近的,也是一个特别谦虚的民族,不喜欢把事情摆在桌面上来谈,希望事情留有余地。我们印尼公司已成立两年,我目前看到RCEP最大的机会还是煤矿进口,RCEP会对外国投资人进入这个矿业大规模开放,有资本、有实力、有关系的话完全可以进入。大家去东南亚也好,去东盟也好,还是坚持自己做商人的最基础原则,一颗红心(是真的想去赚钱),两手准备。RCEP实施以后,因为关税为0,允许外资进入开采,我相信在未来十年之内,将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印尼矿物投资潮。6小时、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一波红利RCEP后,海关程序将更简化,加强了贸易便利化,做到迅速清关,快件和易腐货物到达后6小时内放行。这一点普通民众很受益。RCEP如果真正落实到位,6小时、0关税真的是超级高效的动作,不管对出口跨境电商还是进口跨境电商,都是一波红利。RCEP的基建,在RCEP第16章叫做政府采购,支持RCEP签约国的政府采购,优先RCEP的成员。比如中电、中水,在韩国有三星建设,这些非常有名的公司,在RCEP的框架协议下有优先权,他们有一个专门小组,通过RCEP平台选择RCEP的国家告知自己的招标信息,欢迎你们来投标,这点在以前也是不存在的。以前一个国家是单独招标体系,你爱看不看,我也不通知你。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利好。菲律宾是一个非常爱建铁路的国家,基建当中都是中国的投资,中国的设备,就差中国的工人了。对于越南,中国出口美国的减少额度,打个七折,就变成越南的GDP。越南轻工业不发达,原材料都造不出来,最大的就是纺织,原材料是中国的,它劳动力便宜。整个越南的GDP加起来还不如广西,它只能做到一部分产业的转移。对于泰国和柬埔寨的粮食,你知道为什么RCEP要谈那么久吗?是因为RCEP当中有一条对农民,不管是中国的农民还是国外的农民蛮威胁的一点,叫做开放外资,去投资境外农业。我们中国已经走出去了,中国15万亿的GDP当中,去年对外投资是2.1万亿,在全世界仅排在欧盟、日本之后,2.1万亿当中有20%是投到农业上面的。哪一天能像美国一样,给国外农业提供种子的时候,我们食物链的安全也就基本上掌握到我们自己手上了。因为时间关系,再加上我自己是做买卖的,我主要跟大家讲述RCEP关税决定供应链,它的明线是关税,产品的进出口和产业的转移,它的暗线是粮食、能源、货币的安全,横轴和纵轴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RCEP加东盟与中国制造的红利。谢谢大家。

3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