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5

食戟之喵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的bim工作室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wanziji

已采纳
BIM被认为是继CAD技术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它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为核心,容纳了从设计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终拆除的全过程信息。BIM有三大特点:参数化设计、信息的集成与传递、信息的综合利用,这三大特点满足了人类对于懒和高效的追求。工程造价的本质是对“量”和“价”的控制,量和价的调整取决于合同和规范。BIM可以实现信息的“输入-集成-提取”,极大的方便了量的提取工作,BIM的参数化特性方便了工程量的统计工作;而BIM模型信息集成的特性可以实现“工程-工期-造价”的数据联动,为工程进度款上报和审核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一个建筑项目中,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还是咨询公司或者是业主,所有拿到BIM模型的人,得到的工程量都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工程造价咨询中存在一个老大难问题:工程算量。钢筋、混凝土、电缆、风管、水管、阀门,这些大量采用的材料,无一不是算量的重点。但是在应用BIM技术之后,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将包含他们修改、深化过的BIM模型,这个模型经过设计院审核之后作为竣工图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分转交给咨询公司进行竣工结算。从BIM模型里读取工程量时简便快捷,造价工程师免去了算量的烦琐工作。设计师在建立模型的时候,通过定义模型各类构件的属性,将它们提前完成了。既然设计师代替造价工程师完成了计算工程量的工作,那么这一部份工作的报酬也将相应转移给设计师。在每一个项目里,造价工程师得到的报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实造价工程师们更多地扮演了造价员的角色,计算、核对工程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甩去算量这一工作内容后,他们将对项目有着更深、更直观的接触,最终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三维算量软件,如鲁班算量和广联达算量。鲁班算量基于CAD平台开发,相当于CAD软件的插件,能够在CAD基础之上进行算量工作,并且支持所有的CAD命令,算量人员能够迅速上手;而广联达算量基于自有平台开发,可以用来建立建筑实体的模型或者通过输入某些数字,根据既定的原则与公式来获取造价所需的工程量和造价。广联达的算量软件分为:钢筋算量、图像算量、精装修算量等,这两款软件现在已占据算量软件市场的大部分。不可否认,BIM技术的引入对造价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它能够将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算量工作交给机器去做,淘汰许多专业技术能力差的从业人员。那么某一天造价会不会被BIM所取代?其实BIM哥认为是否被取代取决于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如果你每天只是在重复的算长度,那么软件的高度自动化自然会取代你。如果你还掌握了一些分区概念、清单定额……BIM软件会成为你的帮手,那么你就是不可取代的。

造价师的bim工作室

271 评论(8)

雨诺喜乐

以BIM模型为基础按照BIM建筑模型的各个构件自动挂接上对应的清单和定额,这样就可以实时的计算出造价清单,如果模型有变更修改也可以在造价中有所体现,真的达到一处修改实时计量的工作模式。这样不但提高了算量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清单精确度,并且在BIM模型中我们可以批量修改、多工程链接、可视化操作等一系列手段来灵活的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BIM以全新的协同工作方式代替传统的单机工作模式。但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造价工作者不应该局限本专业的范围,我们在头脑应该有一个BIM宏观的概念,首先了解BIM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都能做什么,其次是掌握造价行业的新软件新技术,头脑中一定要时刻建立一个模型化、协同化的思维模式。BIM作为工具,它的存在是简便造价师的工作量。也纠正了一直以来造价师应该把握的方向:造价师不是算量员,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成本控制。BIM本身并不能成为解决方案,也不能发挥作用,真正的解决方案是行业从业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BIM价值更好、更快完成工程任务。BIM简化了造价师的重复算量工作,为造价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宽、更高的空间!学习地址:BIM如何运用于造价工作

31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