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6

打篮球的猫咪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考点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蓉~蓉

已采纳
首先,要对经济,对钱感兴趣,将来才能发自内心的关注社会经济动态,社会经济问题,才能不断的学习、深入。如果不感兴趣,逼自己强行入门,没意思,不如去做点喜欢的事情。第二,有了兴趣以后,先选一套经济学入门级的书,坚持看完,因为刚入门,很多经济学名次不太熟,看书会比较吃力,但不要紧,入门书必须要看完,这样心中就有了经济学的大概框架,以后逐步填充就行。我是从《曼昆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先看微观经济学,再看宏观经济学。记得8年前刚看这本书的时候竟然一点不觉得无趣和疲倦,而是充满了好奇,求知的心情,7天拿下。最后,就是学以致用。有了基本经济理论,那在生活中,针对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乃至新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很多问题,多用经济学的观点:效用,平衡,最优化,博弈,货币,流动性,贸易,资本……去思考和分析,其实社会中,几乎每一个社会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只要我们多用经济理论去思考,分析问题,对社会经济现象就会越看越透,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经济师考点有哪些

157 评论(13)

陈英杰哥哥

初中级经济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在一些单位还能获得证书补贴,吸引了很多小伙伴备考。考试科目一共分为两门,一门是《经济基础知识》,另一门是《专业知识与实务》,今天带大家梳理下《经济基础知识》的命题规律。考点分布广《经济基础知识》的考点分布比较广,汇集了经济、金融、会计、法律、财政、统计六大方面内容,但是难度并不是很大,往往以教材的知识点为主,不做深入的扩展。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梳理每一方面的框架图,运用一些记忆的口诀结合记忆。命题角度活多角度命题是初中级经济师的一大特色,可能考察概念的理解,也可能结合图表考查具体的运用,还可能单独考察计算型题目,需要考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才能应对考试。历年试题也可以给考生提供很多参考信息,考生可以多做历年例题,体会每个知识点的命题趋势。综合考察多初中级经济师在《经济基础知识》中也涉及到多章节结合的综合性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基础阶段时要建立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专项强化和冲刺阶段尤其要多练习难度较高综合性的题目,提高综合题目的正确率。总体而言,中级经济师的综合性是高于初级经济师的,因而难度也会更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掌握初中级经济师的命题规律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备考方法,提高我们备考的效率,做好复习规划,做到胸有成竹。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祝愿勤奋好学的同学们都能顺利通关,升职加薪!

211 评论(11)

走错雨山

考情速递|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此时此刻,参加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11月21日上午场考试的同学们,已经陆续离开考场。有开心的、有懊悔的,不知道你是哪一类呢?中公经济师小编根据考后交流群内的讨论,整理了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究竟都考了哪些考点呢?速来看看吧!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内容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根据考生反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集中在第二部分财税、第五部分会计和第六部分法律,其他经济学基础、财政、统计、货币与金融部分考试内容占比较小,出现的考点有:行政行诉民法、会计原则、会计准则、更正法、记账,计算内容相对来说是简单的。总的来说,背得多考得少,出题角度还是挺灵活的,所以接下来其他批次考试的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考情,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本文为中公财经原创文章,未经允 许不得转载。以上就是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的详细整理,不知道有没有给到其他批次考试的同学带来帮助呢?千变万变道理不变,只有自己准备足够充分了,才会有更多的信心通过考试。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考试当中,能够超常发挥,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及格线84分!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相关信息,欢迎同学们私信小编加入中公经济师备考交流群,群里会不定时会分享备考资料及报考信息,快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吧

117 评论(11)

ly的天空

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计划职能   第二十四章 计划职能   一、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概念(掌握)   概念: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即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掌握)   (1)“做什么”——What   (2)“为什么做”——Why   (3)“何时做”——When   (4)“何地做”——Where   (5)“由谁做”——Who   (6)“怎么做”——How   “做什么”、“为什么做”决定了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而“何时做”、“何地做”、“由谁做”和“怎么做”则决定了组织能否“正确地做事”。   (三)计划的作用   考试内容: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下属的依据;   (2)计划是掌握主动、降低风险的手段;   (3)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   (4)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准则。   (四)计划的类型   考试内容:计划的类型   1.按照不同的形式,计划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   (1)宗旨:指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   (2)目标:在宗旨指导下,对组织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成果的具体规定。   (3)战略: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根据组织面临的各种情况和条件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和所确定的行动方针。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政策有指导性,只规定行动范围和界限。下级在执行政策时,有斟酌决定、自由处置的余地。   (5)规则:是在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下级在执行规则时,没有任何自由处置权力。   (6)程序:是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和步骤。   (7)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可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2.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与作业计划。   (1)战略计划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是有关组织发展总体目标及其实施战略的计划。一般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概括、突出指导性。   (2)战术计划由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较窄、内容具体、突出指令性。   (3)作业计划由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窄、内容详细、突出操作性。   3.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5年以上、有方向性)、中期计划(1~5年,根据长期计划制定的,较具体)与短期计划(1年以内,根据中期计划制定的,更为具体、详细)。   4.根据计划的职能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与财务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程序   (1)分析当前情况;   (2)确定组织目标;   (3)拟定可选择方案;   (4)评价可选择方案;   (5)选定方案;   (6)拟订派生方案;   (7)行动部署;   (8)编制预算。   二、决策   (一)决策及其特点   考试内容:决策及其特点   1.决策的概念   (1)狭义的决策:在若干可选择方案中进行抉择。   (2)广义的决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选择特定方案的过程。   2.决策的特点(多选题)   目的性、选择性、过程性、可行性、满意性   (二)决策的主要类型   考试内容:决策的主要类型   1.根据决策涉及的范围和时间,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2.根据决策主体的数量,决策可以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根据问题的重复程度,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指用一套固定的程序,对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指对很少出现、无先例可循的例外问题的决策。   4.根据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三)决策的方法   考试内容:决策的方法   1.定性方法   (1)案例法(借鉴法)   (2)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   采用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进行决策。   (3)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议法),由奥斯本提出。   (4)电子会议法:专家会议法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2.定量方法   (1)针对确定型决策有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投资效果分析法;   (2)针对风险型决策有决策树法、期望收益法;   (3)针对不确定型决策的有乐观决策法、悲观决策法、最小后悔值法等。    三、目标与战略   考试内容:组织目标的含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宗旨或目的的具体化,表明组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组织发挥着多种作用。   (一)对目标的要求   考试内容:对目标的要求(掌握)   1.目标必须适应需要   2.目标必须是多样的   3.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   4.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5.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二)目标管理   考试内容:目标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MBO)的思想。   1.目标管理的含义(掌握)   目标管理是组织的主管人员及其下属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以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促使组织的每个成员自觉工作,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实施“参与管理”;   (2)建立“目标体系”;   (3)强调“自我控制”;   (4)注重“成果第一”。   3.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设置目标;   (2)实现目标;   (3)检查评价。   目标管理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方法,而不仅仅是计划或目标的设定方法。   (三)组织的主要战略   1.总体性战略:表明企业选择的总体势态。   总体性战略包括稳定战略、增长战略和收缩战略。   2.对策性战略:表明企业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方向。   对策性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

35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