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60

瑶瑶瑶姚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考试中需求和供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奇异果香

已采纳
-- 写给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小伙伴们 2022年5月26日 周四 深圳 晴961/1000  【主题】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字数】1659 (续昨天) 一、《经济基础知识》部分 。 1、2022年考试大纲和2021年考试大纲 完全相同的章节 ,见昨天的简文 2、2022年考试大纲和2021年考试大纲 微调的章节 ,分别如下: 经济基础知识部分 (详情见昨天简文) 财政部分 (详情见昨天简文)货币与金融部分 : 第18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数字货币。 第19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掌握非常规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与机理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的背景及措施、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改革情况。   第21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掌握影子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与监管。 第22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掌握逆周期因子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定义、作用机理。理解自由贸易区金融账户。   统计部分: 第23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理解统计质量评价标准、辨别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 第27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理解时间序列预测程序 .   会计部分: 2022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完全相同。 法律部分: 第36章:2022年考试大纲表述有所变化,内容没有变化。其他章没有变化。 3、 完全新增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部分: 第1章:2022年考试大纲新增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整章为完全新增内容。 第2章:2021年考试大纲中的第2章即“消费者行为分析”没有在2022年考试大纲中出现,是完成删除还是其他,需要等7月份新教材出版之后方可完全清楚。 注意:原2021年考试大纲中的 第 1 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的内容出现在2022年考试大纲中的第2章,2022年考试大纲中的第2章并新增 掌握市场价格形成。   综合昨天的简文及今天上述内容,《经济基础知识》部分2022年考试大纲变动总结如下: 1、完全无变化的章节分别为:第 3 、 4 、 5 、 6 、 7 、 17 、 20 、 24 、 25 、 26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5 、 36 、 37 章。 2、微调或增加或删减或改变说法的分别为:第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8 、 19 、 21 、 22 、 23 、 27 章。 3、完全新增的章节: 第 1 章。   4、《经济基础知识》部分整体 变动率在 10% 左右。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部分 。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部分: 2022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分: 2022年考试大纲与2021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化。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 2021年考试大纲中这一部分名称为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 2022年考试大纲中将第3部分 改为劳动力市场理论。 即章节名称发生了改变。第11章:2022年考试大纲将章名称改为 “劳动力市场” (2021年考试大纲为 劳动力市场理论 ),内容没有变化。第12章:2022年考试大纲将章名称改为 “工资与就业” (2021年考试大纲为 工资与就业理论 ),内容没有变化。第四部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完全没有变化的章节为:第14、15、16、17、18章。 新增内容:2022年考试大纲在第19章新增 了解职称和职业资格改革、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和成果。 综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部分2022年考试大纲变动总结如下: 1、 完全无变化 的章节分别为: 第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章。 2、 微调 或增加或改变章节名称的分别为: 第11章、第12章,改章名称。 第19章:新增内容。二、备考中级经济师的小伙伴关心的3个问题 。 1、现在5月,是买2021年的教材还是等7月2022年新教材出版后再买? 结合最近两天对2022年考试大纲的解读,个人建议先买2021年的教材进行学习,因为知识点多,早学习早计划早把握,争取一次上岸。2、2022年新考纲出来后,考试难度会不会增加? 按照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难度确实有所增加,但不会出现太多偏离考试大纲的题目。所以,好好准备,稳定心态,夯实基础,学习时覆盖全部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考试时也不会有多难。3、2022年考纲新增的内容,会不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同样,按照往常考试情况来看,新出现的知识点,一般会成为新的考点。所以,学习时,之前的老知识点不能放弃,新的知识点也要加强学习。巩固老知识点,持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交替式学习,也有助于通过考试。综合昨天和今天的简文,对中级经济师2022年考试大纲作了简要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准备报考的各位小伙伴们。

经济师考试中需求和供给

113 评论(9)

wuyan841106

1.内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这些职能,而标准答案却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都是货币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职能则是由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派生职能。  我对第21页市场需求、供给与价格的关系里面所讲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和某种商品的需求的变动呈反向关系不太理解,互补品是什么意思?能象替代品那样举个例子吗?  2.内容:  我理解的互补品为牛肉和牛肉罐头,对吗?  替代品说明两种商品可以替代,例如,苹果和生梨可以相互替代,可以不吃苹果,而吃生梨;反之也一样。互补品说明同时消费两种商品才能实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例如,汽车与汽油,录像机与录像带,只有同时消费两种商品才能实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那么,假设我们所考虑的某种商品为汽油,它的互补品为汽车,当汽车价格上升的时候,对汽车的需求会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汽油的需求也下降了。所以说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和某种商品的需求变动呈反向的关系。  你所说的牛肉和牛肉罐头不是互补品,因为不是需要同时消费这两种产品消费者才能实现他的满足。  3.内容:  不变资本(以C表示)、可变资本(以V表示)又都有哪些种,请举例说明。  马克思根据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在于:*9,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即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  4.内容:  请问书上88页实例一: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纳人,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03年10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A产品给某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销售额120万元,同时,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A产品的送货运输费用收入7.65万元。  题目是这样计算的:120万元*17% 7.65万元/(1 17%)*17%  我想问老师为什么要除以1 17%,请老师解答  (3)将试制的一批应税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19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3%,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题目是这样计算的:19*(1 13%)*17%  不清楚为什么乘以(1 13%)后又乘以17%  *9问,首先我们得明白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反映的价格不同。普通发票反映的价格是含税价,税款与价格不分离;专用发票反映的是不含税价,税款与价格分开填列。7.65万元是开具的普通发票,所以7.65万元是含税的,我们应该先除以(1 17%),得出不含税的销售额,才是计算销项税额所依据的销售额。  第二问,成本价是19万元,成本利润率是13%,而销售价格应该等于成本加上利润,利润就是19*13%,所以销售额=成本(1 成本利润率)=19*(1 13%)。之后乘以的17%是增值税适用税率。

259 评论(14)

喝茶的樱桃

一般这种货币增加量的话,你可以上网查询一下。

28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