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7

piaopiao1234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崔若若11

已采纳
什么叫作供给侧改革?我来问一下大家:“比如说我现在去买一盒奶粉,生产奶粉的那边那个商家是什么呀?”就是“供给侧”。那我要买这个奶粉,我就是“需求侧”!他供给给我这个商品,我去买它,我就是需求侧,所以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这个生产生产这个产品的商家的那一侧去进行改革的。这就是供给侧个需求侧这两个部分,这两个不同的部分。我们在超市当中看到什么打折、促销啊之类的东西,我们可能不太会去买!但是如果我们改成“限量出售”,并且把这个外观变得特别好看,把它的质量提高一些,那我们会买吗?既便它的价格翻了5倍,我们也会买!那也是非常明显,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我们再生产产品的过程当中,把它的外观产生了一些变化,把它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那我把它的价格......它成本虽然上去了,但是我价格可以再提高嘛!因为现如今人民的消费力不会在乎那10元、8元的,所以这个地方就体现出来的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非常深层次的一个点。就我们把东西做好,价格可以高一点,完全没问题。把这类似现在的比如说一些手机,比如我们中国的华为啊、一些国产手机......这些质量都已经越来越好了,大家很多人都会愿意去购买国产手机。

经济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15 评论(14)

宝妈妈爱吃醋

供给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意思指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但是,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提供给市场的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凝结着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上,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资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扎实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法律依据: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269 评论(10)

虎潜山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拓展资料:改革背景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一条: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作。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325 评论(8)

gaooooo汪汪

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8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