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4

aimyforever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普洱茶与健康管理师报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海Mario

已采纳
很漂亮 本人既是云南农业大学在校生:对于茶学是我校依托云南省的优势二建立的一个特色专业。龙润普洱茶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其前身是建于1972年的茶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与国际化、知名企业“龙润集团”共同创建的服务云南优势产业的特色学院。现任总支书记吕才有,院长邵宛芳。历史沿革 :茶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鲜明的传统学科,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学科。茶叶既是云南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数百万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云南的山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一直把茶叶视为生命产业。为了加快云南茶叶经济的发展步伐,改变过去茶叶专业人才一直依靠外省院校培养的状况,经批准,云南农业大学于1972年建立了茶学专业,1973年招生。1996年茶学学科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97年招收茶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招收外国留学生,是学校首次招收留学生的学科。2000年以来,茶学面向全国招生,扩大了学生来源。2005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茶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增设茶学(茶艺茶道)方向,实行文理兼招,于2006年招收学生29人。办学三十五年来,茶学专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为促进云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茶学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包括农业推广硕士、高校在职教师硕士)及外国留学生的多层次办学的格局。在认真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还积极举办中、高级茶艺师培训,招收函授生。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把茶叶产业培育成区域性支柱产业”的进程,茶学将显现更加蓬勃的活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办学规模 办学三十六年来,茶学专业师生秉承“上善若水,精行俭德”的精神,致力于传承茶文化精髓,培养茶产业英才,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努力。目前,全院全日制本科学生236人,硕士研究生 33人(包括农业推广硕士、高校在职教师硕士),本科留学生5人,硕士留学生3人,成人教育学生43人。在认真办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开办中、高级茶艺师培训。并抓住云南茶叶发展的关键机遇,全面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专业学科 学院有茶学本科专业,设茶学及茶学(茶艺茶道)两个方向,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农业推广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在学校及龙润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完善了茶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并新建了茶文化实验室、品茗室等特色教学场所,校内有1个,校外有6个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为了适应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做强、做优普洱茶,经有关部门批准,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认证中心也相继成立,其不仅对云南茶产业跨越式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院的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8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6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他们中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部“先进个人” 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首批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1人,“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2人。办学思想 学院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将把云南茶产业建设为继云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云南地域、资源、经济特色,开展以普洱茶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及项目研究,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科研创新为动力,坚持育人为本,特色立院、质量强院、科研兴院、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秉承“上善若水传承茶文化精髓,精行俭德培养茶产业英才”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竞争能力,构建普洱茶研发创新团队,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教学改革 学院围绕社会经济需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区域特色,增设专业方向,规范教学管理,构建保障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依托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认证中心及普洱茶研究与示范创新团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先后拥有了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6届为94.1%、2007届为96.3%。先后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政府颁发的99,世博会建设 “贡献奖”,云南省茶叶发展“先进单位”称号。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办学三十六年来,始终从云南茶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尽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如75级毕业生李正行,获云南省第六届优秀企业,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2001年云南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袁明德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及“云南省优秀企业家”;76级毕业生王平盛及77级毕业生杨柳霞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77级毕业生毕虹曾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2006年两次被选为省第六、第七次党代表;黄毅及许本荣获“云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他们学茶、爱茶,为富民兴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学研究 三十六年来,学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和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茶树种质资源、云南普洱茶、茶的综合利用、茶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大的突破。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省、部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其中有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特色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基金项目 “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农业部公益性项目“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研究及标准制定”;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云南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等,还有云南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普洱茶文化学”。尤其是国家支撑项目的立项,是学院在茶学学科研究方面进入国家层面的里程碑,为学院学科建设、学术水平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在利用有益优势菌种提高普洱茶品质、普洱茶特征成分以及品质标准研究等方面达到领先水平。通过动物试验,初步证明普洱茶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疲劳、耐缺氧、减缓脂质过氧化、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等作用。周红杰教授编著的《云南普洱茶》出版至今印数达110000册,于2005年以韩文和中文繁体版出版,为推广宣传云南普洱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合作交流 学院先后与英、法、日、韩、泰、澳等国家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承办了第二届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场学术报告会,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接待了老挝、波兰等国家领导及其它来宾1000多人次,展示了学院的特色。学院现有在读韩国留学生8名,其中5名本科生,3名硕士研究生。有1名教师在日本鹿儿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精神文明 学院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全面倡导教书、管理、服务育人,秉承“上善若水传承茶文化精髓,精行俭德培养茶产业英才”的办学精神,涌现出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部“先进个人” 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首批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优秀党员1人,云岭优秀女职工1人,“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奖”2人。 多年来,学院在学风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思想教育、制度保证、活动成效”为一体,使学生树立了学农爱农、献身农业、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取得一系列成效。 学院成立两年来,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5人次,茶学爱心基金36人次,获得省级奖励18项,40多人次,多次获云南省茶艺比赛金奖,参加云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获金奖。组织学院学生1000多人次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等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毕业生茶艺师资格证获得率平均在80%以上。另外,学院为培养学生能力,实行公益劳动管理制度,在校学生通过积极参加茶艺接待、茶园建设等公益劳动来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每学期学院和班级组织学生活动10次以上。

普洱茶与健康管理师报名

80 评论(15)

康茂暖通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本科。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一个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突出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及及健康管理学院位于大理海东新城中心片区核心区的639亩土地,按规划道路自然划界,总部用地329亩,健康管理学院用地310亩。在海东创意园区内划拨80亩土地作为民族工艺学院建设用地。师资力量: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90人。总部41人,其中编制内聘用的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16%,聘用相关高校61人(部属高校21人,省属高校40人),聘用行业企业24人;傣医药学院81人,其中编制内聘用的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4%,聘用相关高校35人(部属高校19人,省属高校16人),聘用行业企业4人;普洱茶学院32人,其中编制内聘用的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9%,聘用相关高校人11人(部属高校1人,省属高校10人),聘用行业企业8人;珠宝学院37人,聘用相关高校15人(部属高校1人,省属高校14人),聘用行业企业12人。院系设置: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大理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在临沧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农业学院、在普洱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在西双版纳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在德宏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咖啡学院、在保山设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在丽江设有国际酒店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等。

311 评论(14)

dreamjennie

每逢过节难免大鱼大肉,相信不少人都尝试过饭后喝杯茶消脂解腻。其实,对于各种各样的茶,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喝茶有什么其他好处?喝茶时应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讲解下。茶,有多种茶是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饮泡的一种饮品。人们将茶按照各种方式进行了分类。如按制作过程中的发酵程度,将茶分为:不发酵茶(绿茶)、轻发酵茶(白茶、黄茶)、半发酵茶(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等)、全发酵茶(红茶)和后发酵茶(普洱茶、各种砖茶)。所谓的“发酵”,是指茶叶中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物。不同的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茶品,对人体的保健功能也是大有区别的。茶能有啥营养价值?从营养上来说,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茶水来说,这些营养成分含量都很低。不过,这并不影响茶的食用价值。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组成约有几十种,主要有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醇及其配糖物、无色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氨基酸(26种)、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碳水化合物(茶多糖、果胶、淀粉等)、矿物质(大量和微量元素基本都有,尤其是氟、硒量较多)、叶绿素、芳香物质、维生素(VC、VB,、VB,、烟酸、叶酸等)、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特别是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和茶多酚),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儿茶素和茶多酚具有抗癌、抗诱变剂和抗氧化的生物活性作用。喝茶能消脂解腻吗?不少人认为,大鱼大肉之后喝杯茶(如普洱茶、红茶),不仅能解除油腻,还能让自己快点变饿,说明喝茶能减肥。也许,这只是一种美好的错觉。先说说“消脂”。有说法认为,这是由于茶里的咖啡因能帮助脂肪分解。咖啡因的确与减肥有一定关系,但这需要配合运动,才能有好的减肥效果。另外,有些人通过晚上大量喝浓茶,让自己少睡觉的方法来减肥,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再说说“解腻”。这也与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咖啡因对消化道的蠕动有微弱的影响,当其达到一定量时,可引起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因此,喝茶容易给人产生解除油腻的感觉。至于喝茶与减肥的关系,的确有针对绿茶及绿茶中的儿茶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喝茶对减肥和保持体重有显著积极影响,茶对代谢有促进作用。不过,目前来说,由于相关研究较少,说喝茶能减低肥胖风险的证据还不充分。如果只是偶尔喝几杯清茶,由于溶出的有效成分有限,同时又不配合运动, 完全依靠茶来减肥,不现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是在任性大吃大喝之后,指望通过喝茶来减肥。除提神外,喝茶还有何用?众所周知,喝茶不仅可以提神,还能帮助补充水分。有些地方以茶待客,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礼仪文化。还有人以品茶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喝茶还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茶中的儿茶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脑卒中起保护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恶性细胞增生及增加血浆抗氧化能力,经常喝茶(每天>12克茶叶)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喝茶需要注意些什么?1.喝茶不宜太烫有些人喜欢喝很烫的茶,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这是因为,人的口腔、食道、胃粘膜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为50℃-60℃左右,超过这个温度,容易引起黏膜损伤,如果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会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风险。因此喝茶时茶水最好不超过60℃。也不提倡喝冷茶。建议以温热的茶水为宜。2.不宜空腹大量喝茶空腹大量喝茶容易冲淡胃液,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有些人空腹喝茶还会引发头晕、心悸等不适。当然,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空腹喝点淡茶通常问题不大。3.不要饭后立即大量喝浓茶茶中的茶多酚可能和食物中铁、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结合,从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因此,不建议饭后立即喝大量浓茶,喝少量淡茶还是可以的。4.睡前尽量不喝浓茶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有提神作用,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来说,睡前喝茶很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建议这类人在下午四五点后,最好不要喝浓茶。5.这些特殊人群谨慎喝茶缺铁性贫血患者或有贫血倾向的人:由于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会妨碍铁的吸收,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或有贫血倾向的人不宜喝茶,特别地,不能和补铁剂一起喝。胃溃疡患者:因为咖啡因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酸的浓度,因此,胃溃疡患者不宜空腹喝浓茶,以免加重病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患者:尽管研究结果较一致认为多喝茶或常喝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的发病风险,但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可能影响血糖、血压的水平。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如果喝茶,应在不影响血压、血糖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同样的,痛风患者也应在不诱发痛风的前提下喝茶。6.喝茶吃药不同时进行有些药物可能会和茶叶中的鞣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因此,建议无论吃什么药,都不要用茶来送服。7.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并没有说哪种茶叶就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就可以了。例如,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可能更适合喝红茶;消化功能比较强的人可能更适合喝绿茶。其实,只有自己亲自试试才知道哪种茶更适合自己。(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刘萍萍,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健康管理师,审稿:刘术娟,国家级营养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编辑:姚迪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211 评论(13)

dp72893325

是本科。云南将逐步推动2000年以后升为本科院校的19所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

18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