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mary6401
海的晨宝贝
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危害着国人健康,因心血管病而致残致死的患者中,超过75%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漫长,早期病变发生于儿童时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于中老年期,甚至在青壮年时期。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首次发病就可致残或致死。因此,对特定人群进行危险评估,识别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以降低其心血管病危险,预防心血管事件。第1步:根据个体7个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的水平给予评分(从附表中查得,分男性和女性评估)。第2步:将所有评分相加(求和),得出总分。第3步:根据总分,在“绝对危险”栏中查到相应的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第4步:由于年龄是预测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年轻个体来说,尽管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低,但相对于同龄人,危险因素的存在使可能患病危险增加数倍,因此引入“相对危险”概念,强调与同龄健康个体比较,未来10年心血管病相对危险增加的倍数。因此,将绝对危险与该个体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危险和最低危险比较,从而得出发病相对危险。举例:一个50岁的男性,血压150/90 mmHg,体质指数(BMI) 25 kg/m2,血清总胆固醇230 mg/dl,吸烟,无糖尿病。评估步骤如下:第1步:年龄50岁=3分,收缩压150mmHg=2分,BMI 25kg/m2=1分,总胆固醇230mg/dl =1分,吸烟=2分,无糖尿病=0分。第2步:评分求和3+2+1+1+2+0=9分。第3步:查表9分对应的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为3%。 第4步:根据年龄分组查得同年龄人群的平均危险为6%、最低危险为7%,其与同性别、年龄的人群进行比较,计算得出该个体的危险性是平均水平的8倍,是理想水平的4倍。 因此,该个体的总体危险评分为9分,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为3%;该个体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是其同性别、年龄人群平均水平的8倍,是其同性别、年龄人群理想水平的4倍。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