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6

装饰小板凳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一级造价师案例真题做几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30岁男人的世界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考试中最难的科目是《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之所以最难的原因是:案例分析考核的知识综合性较高,且计算量很大。相比于其他三科,案例分析的考试时间也最长,为4个小时。通过案例分析的解决办法有:做近三年的知识点(真题)和辅导班的习题班这个课程的题目;将三年真题做2-3遍,查缺补漏;背题:将重点难点的题目和解答背下来;限时模拟:考试前1个月要进行每次4小时的真题限时模拟训练;在练习过程中,案例一定要自己写出来。

一级造价师案例真题做几遍

80 评论(9)

我们的2016

造价工程师各科目之间有关联性,可以搭配复习。方案一:土建和案例无论土建中的工程量计算还是案例中的工程量计算,都是紧密相关的,土建和案例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方案二:计价和土建计价和土建的联系就不是很紧密了,计价中主要讲解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款的确定,而土建中主要讲解的是与工程相关的地质、构造、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虽然这两个科目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这两个科目都是案例的基础,其中有很多基础知识在案例中经常用到,需要考生将其中的知识点牢牢把握。方案三:管理和案例管理和案例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案例中既有管理中的计算,比如流水施工和工程网络计划,又有管理中的理论内容,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是个比较综合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管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案例的学习,专家分析考生同一年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方案四:计价和管理计价和管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招投标和变更索赔的内容,但是计价中,主要侧重于价款的确定,而管理中更侧重于相关的程序。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两个科目都比较简单。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造价工程师了”,这话似乎有些极端,但也颇有道理,虽说注册造价工程师每个科目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计价和管理是其中略为简单的。方案五:其他组合备考不仅要从考试科目难度上来考虑,也要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风格上来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科目的难度虽然在业内有所定论(土建和案例的难度最大,计价和管理次之),但也不尽然,有的理工科考生就对土建感兴趣,有的考生就是能理解案例中的各种图纸,学习案例不在话下,报考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理性选择。这是一个自我认知和借助外界力量来做决定的过程,一旦选定,早作准备,切不可好大喜功,最后全军覆没。

89 评论(12)

于丽波55

结论:案例分析最难。造价工程师考试一共四科,分别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案例分析。其中,工程造价管理中包含三大块内容,一是工程经济、二是工程管理,三是工程相关法规。工程计价主要是工程造价原理、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办法、定额规定等等。技术与计量主要是讲工程工艺、施工相关的流程以及算量规则等。这三科都属于基础科目。而案例分析,综合了这三门基础科目。考核六道案例分析题目,内容包括:经济评价、财务分析、方案比选、招标投标、结算管理、变更索赔、计量计价、法规分析等等内容,综合性非常强。考题非常灵活,需要大量的演算和分析。所以难度较大,有相关机构统计过,案例分析复习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三门基础科目总共花费的复习时间还要多。

221 评论(15)

小倩TINA

在考案例题时,不一定要按试卷上的顺序答题,一般先答容易的、自己有把握的题,在考前要对模拟试卷的结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好好琢磨,考试要顺着出题的思路答题,答题要简洁明了,答到考查点即可,否则答题会来不及的。做题有舍有得,第二、四、五是必须拿高分的题目,如果你足够准确,足够速度,这三道拿分的题目也能拿到60分,这三道题你也要先做,其他题目都只拿一半分也能通过。提高案例分析主要还是要不断的做题来锻炼,需要做题可以进入考试100题库找到历年真题在线进行练习。每天坚持做题,控制好答题速度,不能只是看看题目,一定要动手做!

350 评论(14)

无锡小呆

造价各科,学祺教育认为案例最难。造价工程师考试难度很稳定,它考3门基础课考试门案例,每门难度都有难度;在工程领域,仅次于结构工程师,高于监理、建造和咨询。我们国家需要造价工程师干很多活,所以造价工程师考试对学员的知识储备、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很高。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税收、保险各个方面考试都有涉及。

3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