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1

秀之美adahe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预算编制制度视频经济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壹贰叁肆4321

已采纳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是按照《预算法》进行的。1、坚持量入为出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根据收入和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做到收支计划积极稳妥,杜绝瞒报、虚报的现象。3、坚持综合预算的原则。实施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4、坚持部门预算的原则。部门预算作为一个单位的总预算,是涵盖单位的所有资金的收支预算,既包括本级预算又包括其下属单位预算,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经费预算。5、坚持零基预算的原则。人员经费按标准核定,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分档的定额核定,事业发展和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6、坚持一般不予调整预算的原则。部门支出预算确定以后,除突发性事件和政策性因素增加的必不可少开支,并经财政审核后报市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外。

预算编制制度视频经济师

327 评论(13)

jasmine1995

1、合法性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要符合《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还要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编制。2、真实性原则: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3、稳妥性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重点性原则:部门预算编制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一般的同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4、根据重点性原则:要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先重点、急需项目,后一般项目。完整性原则:部门预算编制要体现综合预算的思想。各种预算外资金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5、透明性原则:部门预算要体现公平、透明原则。部门参与性原则:部门预算应为各单位提供一种规范的模式,使部门可以将其所有收支情况通过法定预算的形式进行编制和使用。部门应根据本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年度预算框架。扩展资料:预算编制的标准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收支总额控制制度。1、收入预算(1)预算内收入由财政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全年的GDP目标进行编制。(2)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由各部门根据本单位次年的业务工作量、收费项目和标准、实际增减因素进行测算。(3)经营收入根据年底确定的次年经营指标进行测算。(4)其他类型的资金(如罚没收入、捐赠收入、往来收入等)按历年经验数据进行测算。2、支出预算(1)人员经费,按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和国家确定的工资、省市出台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数额测算。(2)公务费用,根据单位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费用按实测算。(3)业务费、设备购置费,根据单位业务特点,按年初计划的业务项目测算编制。(4)会议费,按单位会议计划,根据会议次数、规模、人数、天数测算。(5)修缮费和基建费用,按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测算,对年初未列入的作为备选的项目,根据年中实际执行情况分轻重缓急研究处理。

33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