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皇后镇Z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泾阳县招聘健康管理师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月的蟹

已采纳
泾阳县2005-2015年经济指标年份GDP/亿元 增长率/% 第一产业/亿元 增长率/% 第二产业/ 增长率/% 第三产业/ 增长率/% 三次产业比/人口/万2000年18.899.57.85--5.71--5.33--41.6:30.2:28.2  2001年20.629.48.50--6.27--5.86--41.2:30.4:28.4  2002年23.2110.49.25--6.73--7.23--39.9:29.0:31.1  2003年26.5412.610.73--7.66--8.15--40.4:28.9:30.7  2004年32.2913.212.93--9.65--9.71--40.0:29.9:30.1  2005年37.7513.715.7111.710.6318.411.4111.541.6:28.2:30.2  2006年43.8913.118.709.912.1219.213.0711.542.6:27.6:29.8  2007年52.8414.020.686.816.2818.715.8819.239.1:30.8:30.1  2008年65.1016.3  26.60  7.5  20.01  26.5  18.49  17.0  40.9:30.7:28.4    2009年74.04  14.4  27.69  6.8  23.27  19.0  23.07  17.9  37.4:31.4:31.2    2010年87.4014.430.268.130.52  21.4  26.6213.434.6:34.9:30.5  2011年101.52  12.5  35.23  7.7  35.16  18.6  31.13  11.1  34.7:34.6:30.7    2012年118.0213.538.646.544.0222.2  35.37  10.6  32.7:37.3:30.0    2013年135.0113.142.74.4552.9822.939.329.031.6:39.2:29.2  2014年152.0311.043.865.261.8515.446.3210.328.8:40.7:30.5  2015年 160.2311.545.005.6 64.3715.450.86  10.8  28.1:40.2:31.7     1949年,泾阳县手工业、工业总产值16万元。建国后,立足县域资源,大力兴办地方工业,工业从业人数、产值全面增长。1954年,工业总产值525.4万元。1956年,着力进行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立生产合作社(组)33个,公私合营企业3个。1963~1965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主要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发展速度减缓。1979年,县办工业总产值3412.1万元。1989年,县办工业企业39个,职工4387人,固定资产原值4695.8万元,工业总产值4392.8万元,初步形成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等五大行业,涌现出省级先进企业2个,市级先进企业4个;部优产品2个,省优产品5个,市优产品4个。 2010年,泾阳县83户规模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加工、医药化工、饲料农资、电线电缆等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工业累计完成产值58.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86.6%,同比增长34%。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2012年,泾阳县实施陕建钢构等1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文泾水电站等9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共计22.05亿元。新增顶麦食品、润浙纺织等规模企业14户,规模企业总户数达到57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16.62亿元,同比增长33.3%。列支215万元,对工业发展先进典型进行重奖。县永佳面粉厂、药材公司等5户企业改制进展顺利。新增中小企业102户,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63.0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 2014年,24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5.2亿元,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省级重点园区;新增规模企业5户,总户数达到79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0.2亿元,同比增长20.4%。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增加值46.38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1.54亿元,增长8.3%。全年签约项目22个,合同资金512亿元,投资130亿元的华晨汽车、投资28亿元的神州雷达、投资30亿元的五洲云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泾阳。7个市级和42个县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68%和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9.43亿元,增长26.1%。 建国前夕,泾阳县粮食平均亩产仅82公斤,农业总产值2239万元。建国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断改进耕作技术,使用先进的农业机具,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期间,由于急于求成,农业经济也曾遭受损失。1958—1977年粮食产量在低水平徘徊。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健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泾阳县先后被国家和陕西省命名为商品粮、优质棉、烤烟、蔬菜、果品、奶山羊、笼养鸡、食用菌八大生产基地县。1989年,泾阳县农业总产值31400万元,比1949年翻了三番多;粮食平均亩产252公斤,是建国前的3.1倍。 2010年,泾阳县粮食总产量28.79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夏粮14.48万吨,秋粮14.31万吨。  奶牛存栏6.6万头;奶山羊18.5万只;生猪存栏24万头;家禽存栏203万只。肉类总产量2.11万吨,奶类总产量20.09万吨,禽蛋产量1.45万吨,分别增长8.2%、3.8%和6.6%。 2012年,农业部新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136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2700万元,推广大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等农业机械8630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3%,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粮食总产25.73万吨。新增奶牛1.1万头,奶牛存栏7.4万头,存栏奶山羊18.6万只,生猪31.3万头,家禽231.3万羽,改扩建500~1000头奶牛养殖场(小区)7个,新建千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4个。新增种植蔬菜1.2万亩(设施蔬菜6136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7万亩,年总产量166万吨,实现产值20.5亿元。新增酿酒葡萄1.01万亩,果树总面积发展到19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5.5万吨,果品产值3亿元,人均果品产业收入570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累计流转土地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24个,新增省级百强示范社2家。 2014年,县财政支出3514万元支持“黑白红绿”产业发展,完成茯茶、蔬菜、酿酒葡萄和关中环线观光农业等专项规划编制,泾河新城(泾阳)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了泾阳茯砖茶“三项保护”,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6.18万亩,总产23.98万吨。其中夏粮42.1万亩,平均亩产301公斤,总产12.67万吨;秋粮34.08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总产11.31万吨。桥底、中张镇高产创建万亩片和攻关田小麦每亩515.8公斤和568.1公斤,玉米每亩620.3公斤和744.8公斤。完成种子田间检验1万亩,三田建设2.9万亩,农作物新品种试验试范115个,876.7万元粮食补贴12月底己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给种植户。畜菜果产业稳步发展,新增奶牛8590头、设施蔬菜6138亩、酿酒葡萄5350亩。 明代,泾阳县人王徵编译的《新制诸器图说》、《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西书译释》等科技著作问世,对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影响颇深。清以后,科技相对落后。民国时,科技仅限于农业领域。建国后,科技事业稳步发展。50~60年代,设立科技机构。70年代,科技人才有所增加,科技水平逐渐提高,但全民科技意识尚差,科技推广仍受束缚。80年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导下,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全民科技意识日益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显著,科技应用广泛。1989年,全县有科技人员5515人,其中高级职称91人,中级789人,初级4262人。成科研项目18项,通过省、市技术鉴定7项,获得专利6项。 2010年,申报国家科技部1个项目,省级科技项目3个,市级科技项目6个。被列入国家及省市项目项目8个,共获得项目资金209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资金50万元,省级150万元,市级9万元。安排县级科技三项费用资金55万元,科技培训资金30万元,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00余场次,培训农民8.9万多人次。 2014年,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项,其中县级科技计划项目18项,列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1项。全年争取国家、省、市资金238万元。全年申请专利量95件,专利授权量58件。下派科技特派员130人,建设标准化科普画廊2个,建成农村科普宣传栏40个。科技之春活动月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场,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30000余份,发放科技书籍4000余册。 泾阳县素有“医林故邑”之称。唐时,城南有“养疾院”。明时,西医传入,城西北设“医学”。清时,“大寺狗皮膏药”名噪关中。民国26年(1937),创立卫生院、中医研究社,因培养诸多岐黄高手,受到南京国医馆暨于右任先生嘉奖。但全县卫生事业总体发展缓慢,黑热病、猩红热、麻疹、乙型脑炎、痢疾等疾病流行,尤以黑热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为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解放前夕,全县有中(西)医诊所、药铺(房)113处,从业人员约300人。建国后,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949~1956年,县、区、乡相继设立医疗单位28个,村普遍建起医疗保健室(产院),县、区、乡、村四级医疗预防网络形成。1989年,有县级医疗单位5个,地段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级医疗站279个,其中集体办30个,乡医联办56个,个体办118个,其他15个。 2010年,泾阳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1个,病床1319张。卫生技术人员1529人,其中医生532人。 2011年,泾阳县有16家基层卫生院、27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现全部实行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已全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16家基层卫生院全部建立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平台。农村育龄妇女叶酸补服率达到90%以上,1687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孕免项目,累计补助资金140余万元;全面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2012年,泾阳县新建村卫生室31家,投入使用8家,主体完工23家。全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16所乡镇卫生院、27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三统一”药品配备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9%以上。累计建立居民健康纸质档案46.3万份,建档率89%,培训农村卫生人员1184人。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增率为4.86‰,育龄妇女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3429人享受孕免项目,补助金额309万元。 2014年,全县3家县级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270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药品“三统一”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12月底,全县累计采购药品金额为8349.61万元,配备率100%、配送率98.7%、使用率100%,让利患者近1160万元。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培训4次,培训医务人员1780余人。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城乡居民共参合465491人,比2013年增加参合人口9053人,参合率100%。 建国后,泾阳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亦多波折。50~60年代中期,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普通中小学教风、学风、校风普遍良好,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开始起步,成人教育规模空前。1965年,泾阳县中学增至6所,其中1所增设高中部;当时各公社均设农业中学;完小增至28所,初小增至36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文化大革命”期间,泾阳县教育事业历经浩劫。1987年,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咸阳市市级重点职中。1988年12月,泾阳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普通教育先进县”,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陕西省一类学校”。1989年,泾阳县有幼儿园1所,幼儿班144个,入园儿童4323人;五年制小学252所,教学点161处,在校生53759人;初中36所,在校生20698人;高中4所,在校生4307人;职中2所,在校生878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及函授生1040人。各级各类学校有教职工5067人(含民办教师2119人),学生83574人。泾阳县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主体,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两翼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新格局,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2010年,泾阳县共有各类学校134所,其中普通中学28所,小学106所。在校学生69163人,其中普通中学40654人,小学28509人。专任教师6220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255人,小学专任教师2965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4%。 2011年,泾阳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101.49%,高出指标任务16.49个百分点;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479人,二本上线人数达到1372人,其中二本上线较2010年净增71人。 2012年,全面普及12年免费教育,投资3019万元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对高庄镇中心小学、泾干镇中学等11所学校19个单体进行改造,完成改造面积19750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泾阳中学建设步伐加快,13栋单体建筑全部封顶;建成县特殊教育学校和7所中心幼儿园。2012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达到607人,较2011年净增长128人,其中理科最高分683分,夺取咸阳市理科状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1546人,较2011年净增长174人,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实现新突破。 2014年先后争取省市资金6972万元,涉及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食堂专项、体育场地改造等各级各类建设项目共9大类155个,其中153个项目已交付使用。全年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教育培训28类,受训教师2380人次,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7%、98%。 泾阳县文化乃古京畿文化之大系,其民间艺术受宫廷文化、都市文化影响较深。唐贞观五年(632)前,太宗李世民聘十八学士于瀛洲台赋诗作画。明清时,众多书画名家在境内留下墨迹。民国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一批文学青年先后步入中国文坛,在泾阳县叉化艺术史上写下辉煌一页。抗日战争年代,文化活动与安吴青训班的抗日宣传一道融会于中国革命文化的大潮,话剧、歌剧、黑白无声电影等新型文艺形式相继传入。建国后,文化事业普及较快,品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1950年,县文化馆成立。1952年,县民声剧团组建。1956年,县广播站建立,《泾阳报》创刊,电影放映队组建。以歌谣和快板为主的文艺创作、以版画为主的美术创作引起县内外关注。1966年后,文化事业为“文化大革命”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空泛,成就寥寥。1978—1989年,泾阳县文化事业呈现多形式、全方位发展新格局,文学、戏剧、书画创作空前活跃,一大批业余作者脱颖而出,成就斐然;戏剧演出、电影电视放映、音乐舞蹈活动广泛开展;企业文化、城乡文艺活动形式多样,内交丰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2010年,先后组织举办“泾阳县2010年春节文艺晚会”等6场大型文艺晚会。在“陕西省海峡两岸少儿书法绘画作文大赛”中,少儿作品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2个。开展声乐、器乐、舞蹈、书画等项目的艺术培训,参培人员达2000余次。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览5期。向各镇、村送图书9万余册,送戏7场,送电影2868场,极大地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4部,《泾河号子》、《泾河竹马》等2个项目成功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完成县广播电视塔、图书馆扩建工程,新建10个镇电子阅览室和8个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并配发相应文化器材。对基层单位、镇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活动室人员进行书画、摄影、舞蹈等专业培训,培训人数4000余人,先后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艺术作品60余件。 2014年,县影剧院项目立项完成,兴隆、永乐2个镇综合文体中心开工建设;成功举办泾阳县第三届“秦腔大赛”、“大美泾阳”摄影展、纪念吴宓诞辰120周年诗歌朗诵会和书画展等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次;举办各类人才培训200余次,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送戏下乡48场次、送电影下乡2700余场、送文化下乡活动200余场次,服务群众5万余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文化产业总产值12577.7万元,增长率为29.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居泾阳南塬;咸铜铁路穿境而过;包(头)茂(名)高速、新西铜高速公路、208省道纵贯南北,关中环线、211国道沟通东西;在建的西咸北环线、咸旬高速也从县境通过;地方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油(水泥)路,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 泾阳县占为京畿要地,交通道路比较发达,但运输工具长期停留在肩挑畜驮的落后状态。民国时期,咸榆、三淳两条简易公路及咸铜铁路途经县境。解放前夕,简易公路和泾河诸渡口遭国民党军队破坏。建国后50年代,以修简易公路为主,并对咸铜铁路进行改线,成立运输合作社,购置货运汽车,交通运输事业获得长足发展。60年代初,重点改简易公路为沙石公路,增强公路通过能力。泾阳县建成第1座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桥梁,并成立运输公司,确立了国营运输在运输生产中的主导地位。1966年,泾阳县公路总里程达99。3公里,是1949年的5倍,其中沙石路占总里程的65%。年专业运输货运量12万吨,实现利润1万余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始油路建设。至1976年,公路总里程发展至167公里,油路65公里。1978年,公路总里程达226.6公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路建设朝提高路面质量方向发展,交通运输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迈进。至1989年,泾阳县公路总里程224.89公里,好路率83.4%。有各种机动车辆6936辆,私营运输专业户3596户,货运量239.46万吨,客运量492万人次,形成以公路、铁路为主的交通网络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交通运输体系。 2007年,泾阳县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建成公路430公里。其中投资1708万元改建高太三级公路30.5公里,投资960万元改建口鲁三级公路17公里,投资280万元改建三河路7公里,投资1400万元建成张家山二级公路6.3公里,投资599万元建成中扫路14公里,特别是投资9300多万元,建成通村公路368公里(水泥路356公里、油路12公路)。 2009年,泾阳县公路客运量5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旅客周转量14589万人公里,增长10%。货运量244万吨,增长19.6%;货物周转量24368万吨公里,增长20%。 2010年,泾阳县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58亿元,同比增长10.7%。

泾阳县招聘健康管理师吗

230 评论(14)

马路口的miraale

2010年泾阳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 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服务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保障,根据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办法规定和我县事业单位专业岗位空缺情况,经研究决定,为我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现就招聘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招聘岗位为我县部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共40类,招聘人员175名(详见招聘计划一览表)。二、招聘对象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岗位招聘对象为:2010年应届和往届未就业、国家统招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010年应届和往届未就业、且符合紧缺专业岗位条件的泾阳籍统招大专毕业生和人才出库人员(卫生护理专业可放宽至中专毕业生);部分紧缺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异地在职专业人员。三、招聘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并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年龄条件和身体条件;4、符合应聘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四、报名时间、地点和要求1、报名时间:本科类岗位:2010年4月1日—4月10日专科类岗位:2010年4月8日—4月20日2、报名地点:泾阳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29-36226320 029-362232273、报名办法:报考者报名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应届毕业生持高校就业推荐表或毕业证明)及其他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和近期1寸免冠照片3张,接受资格审查,现场填写报名登记表,选定具体单位和岗位。一般只能选报同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泾阳籍毕业生选报教育系统小学段教师岗位可不受专业限制。报名考务费100元。五、组织集中考核本次公开招聘考核选拔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人劳局、监察局和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专业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开招聘的考核组织选拔工作。考核录用办法为:本科类岗位招聘一般采取集中考试面试、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选拔考核办法进行,根据综合考核成绩,按照专业招聘计划从高到低择优录用;教育、卫生专科以下类岗位招聘按照定向报名、集中考试(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进行。报考人数未达到招录计划2:1比例的专业,考核选拔暂不进行(具体考核选拔方案视报名人员情况而定)。各具体专业岗位考核办法和笔试内容如下:1、各类本科岗位先进行公共基础知识笔试考试,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报考岗位数1 :2比例确定人员进行面试(教育类本科进行面试试讲),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50%和面试成绩的50%之和计算出综合成绩及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按各单位岗位计划确定初录人员(总成绩并列者,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考试内容为: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100分),涉及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综合性知识。对于本科岗位中数量少、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可根据报名实际情况,不进行笔试,直接通过面试进行选拔。2、卫生大专类岗位先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笔试考试,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报考岗位数1 :2比例确定人员进行面试,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50%和面试成绩的50%之和计算出综合成绩及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按各单位岗位计划确定初录人员(总成绩并列者,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笔试科目为《专业基础知识》(100分),按专业分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影像放射、药学等,全部为卫生大专教材内容。3、教育系统大专类小学段教师岗位直接采用专业知识理论笔试考试的办法进行。根据考生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聘各单位岗位计划直接录取。各专业岗位考试科目内容以师范大专教材为准。具体专业考试内容分别为:小学文化课教师:考试科目为《语文和语文教材教法》(100分)、《数学和数学教材教法》(100分)、《教育学和心理学》(100分),总分300分。小学英语教师:考试科目为《英语基础知识》(100分)、《教育学和心理学》(100分),总分200分。小学计算机教师:考试科目为《计算机基础知识》(100分)、《教育学和心理学》(100分),总分200分。六、聘用管理及人员待遇公开招聘的被录用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个人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泾阳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期间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录用人员聘用合同期满,经综合考核合格、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可继续予以聘用。七、组织纪律本次公开招聘工作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县人劳局、监察局和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招聘工作由监察局对整个招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对在招聘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欢迎广大应聘人员和群众监督举报。举报电话:029-36222237 029-36223227附:《2010年泾阳县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计划一览表》。招聘详情可登陆泾阳县人民政府网查询。 泾阳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2010年泾阳县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计划一览表部门 专业及岗位 招聘人数 学历要求 用人单位 备注 本科 大专以上 合计 共40类 175 61 114 教育系统 语 文 3 3 白王中学1名、口镇中学1名、龙泉中学1名 数 学 2 2 蒋路中学1名、口镇中学1名 英 语 27 2 25 本科岗位:扫宋中学1名、白王中学1名。大专岗位:太平镇中心小学2名;燕王乡山西庄小学、中张镇张百姚小学、云阳镇火庙小学、云阳镇三里小学、口镇药树小学、口镇长街小学、蒋路乡安吴小学、蒋路乡山庄小学、龙泉乡中心小学、龙泉乡中山小学、桥底镇柴焦小学、桥底镇官苗小学、王桥镇岳家坡小学、王桥镇木梳湾小学、白王镇杨赵小学、白王镇崔黄小学、兴隆镇付庄小学、永乐镇中心小学、三渠镇中心小学、三渠镇三渠小学、崇文镇焦村小学、高庄镇西张小学、高庄镇东风小学各1名。 政 治 3 3 龙泉中学1名、蒋路中学1名、高庄中学1名 物 理 2 2 北赵中学1名、文塔寺中学1名 生 物 2 2 云阳中学1名、高庄中学1名 音 乐 2 2 王桥中学1名、文塔寺中学1名 计算机 10 10 太平镇中心小学、燕王乡山西庄小学、云阳镇董家小学、口镇瓦尧小学、蒋路乡中心小学、龙泉乡雒仵小学、白王镇范李小学、兴隆镇中心小学、永乐镇庞家小学、崇文镇中心小学各1名。 市场营销 1 1 职业中专 园艺(蔬菜) 1 1 职业中专 畜牧养殖 1 1 职业中专 小学文化课教师 20 20 太平镇中心小学、燕王乡庙底小学、中张镇张百姚小学、云阳镇东卢小学、云阳镇街子小学、口镇郭塬小学、蒋路乡安吴小学、龙泉乡李家庄小学、桥底镇中心小学、桥底镇东沟小学、王桥镇东街小学、王桥镇马家小学、白王镇何家小学、兴隆镇北程小学、永乐镇庞家小学、三渠镇南里小学、三渠镇兴华小学、崇文镇宋村小学、高庄镇西张小学、高庄镇大堡子小学各1名。 幼儿教育 1 1 县幼儿园 小计 75 19 56 中学16名、职专3名、小学55名、幼儿园1名 卫生系统 西医临床 20 15 5 本科岗位:县医院6名;中医医院2名、妇幼保健院2名、骨科医院1名、云阳中心卫生院2名、桥底中心卫生院2名、大专岗位:口镇中心卫生院1名、太平中心卫生院1名、三渠卫生院1名、白王卫生院1名、兴隆卫生院1名。 中西医结合 2 2 中医医院1名、县卫职校1名。 护 理 35 35 县医院11名、中医医院5名、妇幼保健院3名、县卫职校1名、骨科医院2名、云阳中心卫生院3名、桥底中心卫生院2名、口镇中心卫生院1名、太平中心卫生院2名、白王卫生院1名、兴隆卫生院1名、蒋路卫生院1名、龙泉卫生院1名、崇文卫生院1名。 药 剂 5 5 县医院1名、中医医院1名、妇幼保健院1名、骨科医院1名、桥底中心卫生院1名。 检测检验 8 8 县医院1名、中医医院1名、妇幼保健院1名、疾控中心1名、骨科医院1名、桥底中心卫生院1名、白王卫生院1名、王桥卫生院1名。 放射影像 5 5 县医院1名、中医医院1名、妇幼保健院1名、骨科医院1名、云阳中心卫生院1名。 小计 75 17 58 县级医院42名、乡镇卫生院33名 农林系统 农 学 1 1 县种子管理站 植保植检 1 1 县植保植检站 土 肥 1 1 县农技推广站 林 业 1 1 县林业工作站 小 计 4 4 水利系统 水工建筑 1 1 县水利工作队 工程预算 1 1 县水利工作队 电气工程 1 1 县灌溉管理工作站 给排水工程 1 1 县饮改水管理站 小 计 4 4 建设局 城市规划 1 1 县城市建设管理处 土木工程 2 2 县城市建设管理处 小 计 3 3 财政局 财政学 1 1 县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 会计电算化 1 1 小计 2 2 文物旅游局 文物旅游 1 1 县郑国渠首文物管理所 陈列设计 1 1 县安吴革命旧址文物管理所 小计 2 2 蔬菜局 园艺(蔬菜) 1 1 县蔬菜技术服务站 食品包装 1 1 小 计 2 2 畜牧局 畜牧兽医 2 2 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统计局 统 计 2 2 县农村经济调查队 交通局 路桥工程 1 1 县公路管理站 经发局 经济管理 2 2 县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 政府办 经济管理 1 1 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回

95 评论(14)

雯香识女人coco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陕西人事考试网提醒您:2010年事业单位招聘已经过去了,您可以关注一下2015年的事业单位招聘,现在的招聘越来越正规化,是需要先进行网上报名,然后笔试再面试的。点击查看》》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更多考试资讯和复习资料请关注陕西人事考试网。祝您生活愉快,考试成功!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49 评论(15)

健健康康。

很好啊

21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