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6

红色高跟鞋H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十四五规划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服沙拉

已采纳
文/骆振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没有对经济增速提出具体的预期目标,但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实际上要求经济增长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中美经贸摩擦,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更好地寻找潜力、挖掘潜力、转换动力成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国际上往往把中国的成功归结为“东亚模式”的延续,归结为出口导向战略、劳动力充分供给、高储蓄高投资、重视教育等几个主要因素。但实际上,我国既是“赶超经济”,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实现了经济起飞;又是“转型经济”,实现了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分析中国的潜力和动力,应当把握 历史 的脉搏,从经济的主要支撑因素和驱动力量来判断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1989年,经济增速呈现陡起陡落的态势,主要动力是农村承包责任制和企业经营责任制推开。第二阶段从1990年到1999年,增速呈现陡起平落的走势,主要动力是“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和开放的扩大,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低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12年,增速呈现平起陡落的态势,主要的动力是全球化与中国生产要素的结合,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了强刺激的投资政策,拉高了经济增速,但政策退出后经济下滑幅度较深。第四阶段就是2013年至今,总体是平稳下行的态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前的动力源在减退,经济需要寻求新的动力源。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趋于消失。我国从2012年开始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已经进入到了“刘易斯拐点”,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 低位,“十四五”时期可能提前迎来人口峰值和负增长。二是储蓄率下降带来投资率下降。我国储蓄率在2008年达到峰值52.3%以后就处于下降趋势,到2019年进一步降至45%。储蓄是为了满足投资需求,储蓄率实际上是资本形成率,从经济发展经验看,储蓄率会随着资本回报率下降和投资需求的减少而下降。“十四五”时期私人储蓄率下降将会带动储蓄率进一步下行,投资率将会随之降低。三是外需拉动作用持续减弱。从1980年到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2.5%大幅上升到66.2%,达到 历史 峰值,此后持续回落,2019年的外贸依存度为31.8%,“十四五”时期世界经济还将持续低迷,加上疫情和大国博弈等因素,外需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减弱。四是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我国长期以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承担了世界工厂的功能,2019年原油进口50572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8%,这样的发展模式给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内资源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 “十四五”时期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已经无法依靠要素投入来维持,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有一些潜力可以充分开发:一是工程师红利。我国长期以来注重工程人才和工程师培养,目前每年工学类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140万人,工程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工资成本上还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素质提高可以对冲数量的下降,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超大规模市场红利。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市场空间巨大且呈现多层次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超大规模市场可以分摊很多成本,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成本等;另一方面,多层次超大规模市场有利于产品实现技术更新迭代,更好满足产业持续升级的需要,更有利于 科技 型企业发展。三是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始终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流动、汇率浮动、政策独立的“不可能三角”之间保持了较好平衡,预留了灵活的调控空间。四是宏观环境稳定。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具有强大动员力量与执行力,在疫情及重大自然灾害冲击下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同时,我国始终坚持渐进式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同时,总体上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可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望达到5.5%左右,这既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实际,又考虑到2035年远景目标的需要,虽然比“十三五”时期有所下降,但总体趋势保持了基本稳定,分年度看,预计“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速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总的来说,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应当进一步增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务实的政策和有效的改革举措,充分释放经济潜力,增强发展动力。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经济师十四五规划

259 评论(12)

为食猫88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一项重大部署,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那么具体包含了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大全_十四五规划时间是哪一年,欢迎阅读! 十四五规划时间是哪一年 四五规划实施时间是2021年-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构建消费大市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超过资本形成总额,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五年,要通过改革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供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消费意愿。 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集中攻克“卡脖子”领域技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研究和存在瓶颈的技术攻坚方面的投入(例如芯片和半导体、软件、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先进机器人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等),重点支持“四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区域协调发展,突出重点重点城市群。 1)长三角:长三角各个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经济联合。长三角城市群跨域治理; 2)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将城市群跨域治理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密结合,推动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加速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3)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位于丝绸之路中的重要经济腹地,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 三个方面看“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意义 纲要》是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全会通过五年规划建议、国务院组织编制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已成为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这一程序,转化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文件在全国实施。 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通过一个个规划的分步实施、接力推进、滚动落实,一以贯之地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纲要》作为第14个五年规划,严格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确定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并从思路、布局、目标、举措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个五年的路线图,确保党中央战略安排能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时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图为2021年2月21日,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全球先进的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CMHI-16302”缓缓驶离江苏省太仓港四期码头。人民图片 计海新/摄 《纲要》是新发展阶段政府更好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发展规划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具有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功能,发挥着平衡各方面关系、避免宏观失衡、引导和稳定预期的作用。 国家发展规划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必须依法依规组织实施,这也是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落实好《纲要》,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一方面,《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项目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等领域任务,需要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源,也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另一方面,《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行业发展、结构调整等领域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也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引导各方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纲要》是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共同行动纲领 规划编制过程,既是一个发扬民主、汇集众智、反映民意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科学决策、凝聚共识的过程。 《纲要》编制坚持深化研究和深入调研相结合、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汇集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实现了国家战略意图和人民共同意愿的统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纲要》坚持全球眼光、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精准施策,是积极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系统部署,是精准有效解决发展中突出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纲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大全 相关 文章 :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起草方案范文十篇 ★ 关于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大全5篇 ★ 2021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大全 ★ 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学习心得体会5篇精选大全 ★ 3000字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 电视专题片《决战脱贫在今朝》观后感例文大全5篇 ★ 红领巾相约2035云队课心得600字 ★ 为什么人口普查十年一次 ★ 高考备考的四大学习方法有哪些 ★ 2020疫情教师线上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大全5篇

17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