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0

为食猫88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总经济师张鸿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果西瓜太郎

已采纳
据统计,国民党在1949年之前正式公布和未正式公布的将领有近5000人之多,其中中将就有近900人。书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传略》  图书编号:1047163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定价:52.0  ISBN:750750397  作者:沉度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小32开特级上将1名:蒋中正(蒋介石,1935年4月1日授任)   2、一级上将17名:陆军一级上将16名,海军一级上将1名。   1935年4月2日授任8名:阎锡山(1946年7月留退延役)、冯玉祥(1946年7月退为备役)、张学良(1937年1月被褫夺)、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1935年9月6日授任1名: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   1938年1月22日追晋1名:刘湘(抗战中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8年6月14日追赠1名:曹锟(死不附逆、忠贞爱国,原为北洋上将);   1946年10月19日授任1名:张贞(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6年11月22日授任1名:萨镇冰(海军上将,并予除役,即授予退役海军上将军衔,时年88岁);   1946年12月7日晋任1名:吕超(原加上将衔,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6日晋任1名:蔡廷锴(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19日授任1名:俞飞鹏(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2月28日晋任1名:姚以价(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6月13日授任1名:陈铭枢(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9年1月追晋5名:李明(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黄百韬(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陈章(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邱清泉(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熊绶春(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5、陆军中将加上将衔55名   1936年9月12日授加1名:张发奎;   1936年9月12日加衔1名:余汉谋;   1936年9月26日加衔9名: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   1936年12月16日加衔2名:庞炳勋、孙连仲;   1936年12月16日授加1名:盛世才;   1937年1月8日加衔1名:吕超;   1937年3月13日加衔1名:李品仙;   1937年3月31日加衔1名:邓锡侯;   1937年4月10日加衔1名:朱绶光;   1937年4月12日追加1名:黄慕松(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5月14日加衔2名:廖磊、夏威;   1937年6月7日加衔1名:王树常;   1937年9月2日授加4名: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   1937年9月2日加衔1名:邹作华;   1937年9月18日加衔2名:刘文辉、杨森;   1937年10月15日加衔1名:杨杰;   1937年10月22日加衔1名:刘兴;   1938年1月28日追加1名:周浑元(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8年2月2日加衔1名:贺耀祖;   1938年10月24日加衔1名:唐式遵;   1939年5月2日加衔2名:张自忠、孙震;   1939年5月13日授加1名:卢汉;   1940年5月25日加衔3名:潘文华、王瓒绪、王陵基;   1941年3月19日赠加1名:贾德耀(追赠为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5年10月3日加衔1名:胡宗南(黄埔一期,国民党军在大陆期间唯一的“上将黄埔生”);   1945年11月19日赠加1名:井勿幕(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1月12日赠加1名:方策(追赠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2月18日加衔1名:汤恩伯;   1946年6月13日加衔2名:黄祺翔、罗卓英;   1947年6月特加1名:伯达马宁尔;   1947年8月9日加衔1名:林蔚;   1948年3月26日追加1名:鲁英麐(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8年5月17日追加2名:刘戡(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严明(破格追晋陆军上将衔;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少将);   1949年2月21日加衔1名:李汉魂;   1949年5月24日加衔1名:刘士毅;   1949年8月17日加衔1名:马步芳。   胡三余中将 国民党炮兵司令   史泽波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军军长   马法五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军军长   陈长捷中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   周毓英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壹师师长   王靖国中将 国民党第十兵团总司令   赵承绶中将 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   梁培璜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孙楚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   牟中珩中将 国民党第十战区副司令   杜聿明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李仙洲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   宋希濂中将 国民党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范汉杰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   汤尧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   黄维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韩浚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   罗历戎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军长   廖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陈金城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   王耀武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   康泽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   文强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   曹天戈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林伟俦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向凤武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壹军军长   邱行湘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郑庭笈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军长   廖耀湘中将 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   黄正诚中将 国民党第壹师第壹旅旅长   杜建时中将 国民党北甯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   宋瑞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   马励武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   卢浚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官 封少君中将 陆军总司令部政治作战部中将参谋长   武庭麟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五师师长   喻英奇中将 国民党粤桂东"剿匪"指挥部司令兼三壹二师师长   张淦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官   陈林达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军长   霍守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二军军长   区寿年中将 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   李涛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六军军长   张岚峰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   孙殿英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中将 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   孙渡中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张绩武中将 国民党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王景宋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   莫得洪中将 国民党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段霖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     锺彬中将 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熊新民中将 国民党第壹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十壹军军长   赵锡田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师长   陈颐鼎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师师长   曾扩情中将 国民党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 封裔忠中将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作战部参谋长   邱维达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长   王雷震中将 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副军长   萧以觉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   吴绍周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   侯吉晖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   刘嘉树中将 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官   王韵琴中将 国民党第十壹兵团参谋长   周振强中将 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司令官   杨光钰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副军长   方靖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军长   王淩云中将 国民党河南第壹路挺进军总指挥   郭壹予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办公室主任   刘镇湘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军长   王秉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壹军军长   陈士章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   黄淑中将 国民党第九军军长   米文和中将 国民党第壹八壹师师长   理明亚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五师副师长   王继祥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副师长   盛永兴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三军军长   胡临聪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壹军军长   杨宏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副司令官   王泽浚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四军军长   张义纯中将 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兼皖南行署主任   李以匡中将 国民党第五军副军长兼独立第五师师长   张鸿文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八军军长兼滇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   李益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   高建白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军官总队总队长   王靖宇中将 国民党西康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袁鸿逵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高参   孔庆桂中将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官   杨安铭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部员   徐锺端中将 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李九思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官   庄村夫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   宋清轩中将 国民党晋陕边区挺进纵队司令   汪宪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自卫军司令   王绪镒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部新兵纵队司令   胡靖安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 杨文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   聂松溪中将 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副司令   郭天辛少将 国民党第19军68师师长   杨文彩少将 国民党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   王震少将 国民党第30军30师师长   李旭东少将 国民党第40军参谋长  韩世儒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副师长   李献中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参谋长   李琰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副军长   周剑秋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参谋长   李纪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0旅旅长   李昆岗少将 国民党第1军167师师长   罗哲东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0师副师长   韩尹明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参谋长   李铁民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1师师长   于泽霖少将 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   刘润川少将 国民党第53军116师师长

总经济师张鸿文

356 评论(13)

无敌的小饭桶

民国上将都比现在的省长多

227 评论(8)

嘎嘎哈哈笑笑

卫立煌,范汉杰,廖耀湘,龙天武,陈长捷,何文鼎,黄维,杜聿明文强,孙殿英,赵承授,宋希濂,沈醉,罗厉戎,王陵基,王耀武,郑庭笈,

313 评论(14)

周周-Sophia

中国国家公园名单试点有哪些地方:到现在为止,中国内地已经设定了十个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他们都是分布大江南北的特殊地方,是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珍贵的自然遗产。一起来看看,这10处“宝地”都在哪儿吧!:三江源、东北虎豹、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等10个,具体十个(全)请看:,这个介绍还是非常详细的,大家可以观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在2017年9月26日正式出台,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方案,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那么,国家公园是什么“公园”?为谁所有,由谁来管?普通百姓怎么受益?国家公园是什么“公园”?《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它开放建设活动。统一事权 分级管理对国家公园统一事权、分级管理,是如何进行的?《总体方案》提出,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由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部分国家公园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其它的由省级政府代理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 彭福伟: 我们也是在指导意见里提出要建立一个社区共管机制,还有差别化的管理等各项制度,还有生态补偿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周边社区的发展,同时还有鼓励在国家公园的周围建立特色小镇和入户社区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但各国对国家公园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考核评估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性

122 评论(15)

四十一度灰

卫立煌

33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