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9

喵星的哚朵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一级造价师哪两门容易考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红泥娃娃

已采纳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哪科最难哪科比较容易,对于新手该如何选报科目?想必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对于难易程度,众口有众口的说法,小编从网上收集整理了一些考友的吐槽,大家可以看看考友们的真实想法。但从网上的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分析是公认的最难科目。来看看考过的人都是怎么说:1、每个人学历经历各不相同,所长所短也就不相同,你要根据自己情况确定薄弱科目,重点努力就是了;实务考试综合检验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且题型较大,应多练习;四科考试全部闭卷,应该把重要公式全部背下来。2、对于外行来说,只有管理相对简单;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案例相对较难。3、对于不好好学的人,哪门都难,只要认真学习,都不难。4、现在刚开始看造价管理和计价,觉得计价难。坚持,大家一起。5、不好说,因人而异,案例和计量均比较难,案例计算量大,计量知识点多而杂,其实计价也不容易,都要花功夫去记忆和理解。6、对于不会的人来说都挺难得的7、造价师考试除了管理相对比较容易过以外,其他三门都不容易 。计量知识点散、涵盖范围广,较难记忆,要理解。计价题量大,计算时题目容易有陷阱 。案例题量大,同时包含管理和计价的内容。8、案例分析和计量都比较难,案例分析就是各种计算,就最后一道题与实际有点联系,其他都是理论性的计算,计量虽说都是选择题,但理论知识较多,易混,也不是很容易,最难的还是案例分析,其次是计量。

一级造价师哪两门容易考些

220 评论(8)

柠檬草星冰le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有四科,分别是:《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被分为了两个专业,报考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选报其一。1.《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考生需对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形成整体框架;结合会计、经济学知识,理解和学习教材中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科目知识点很多,信息量巨大,需要全部都掌握,所以需要经常背诵。2.《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该科目有两个特点:科目考点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多,备考复习中需要对各知识点形成整体框架;考试,但是教材中的计算式需要理解并掌握。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科目中各章节的内容相互独立,知识点分散,需要备考者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以及工程计量的基础知识;熟悉土建施工技术及市政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点,熟悉大致框架。4.《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这门课比较难,题目综合性强,每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题型比较固定,但是计算量大;与前三门课程的相关性强,需要有一定公共课程的基础。

249 评论(12)

大飞猪猪

排名由易到难为法规,计量,计价,案例分析

309 评论(12)

每天好心情11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有4科,其中基础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建设工程计价》2个科目容易考些,《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计价》2个科目共80题,全部是客观题,有单选题、多选题2种类型。由于建筑工程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建设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一级造价师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凡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岗位配备造价工程师。

331 评论(11)

lula不是luna

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专业科目为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四个专业类别,具体考哪个,要看你平时工作的行业方向,如果不考虑工作的话,建议选择土建(土木建筑工程),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并且范围较窄(对比其他专业),所以,初次报考可以选择土建专业。

240 评论(10)

starlight0503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共4门:其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分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与“安装工程”4个专业类别。2018年交通运输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今年暂不开考。2019年《建设工程计价》总分由120分改为100分,考试时间由3个小时改为2.5小时;《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总分由140分改为120分,考试时间4小时不变。考试通过年限由原来的两年改为四年,即只要在连续四年内把四门科目考及格就通过。由上述信息可以看出,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相应的证书的含金量也将有较大的下降。至于具体到哪个专业好考,这就要看具体的个人了。首先当然是与你工作相近的专业相对好考些。而如果你未从事任何相关的工作,则都不好考,只能推荐你选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因为这个日常可见的比较多。

13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