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1

流虹星607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中央银行中级经济师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哒Q小巧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且考试题目都是客观题,单选、多选。使得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相对于其他职称考试而言,难度不是很大。根据往年经济师报考情况可知,一般报考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建筑专业的人数比较多。这些科目市面上的考试资料也比较多,人力和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性相对没那么强,零基础也可以很容易就理解,比较冷门的科目如:旅游、保险、运输专业等,市面上辅导资料比较少,备考难度相对稍微大些。

中央银行中级经济师考试

156 评论(9)

quanyanhei

【导读】参加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财税、农业、金融、保险、人力、旅游、运输、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经济基础,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2. 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3. 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4. 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0. 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第二部分 财 政11.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现代财政制度,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的原因,理解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12. 财政支出。理解我国财政收支趋势,理解财政支出数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辨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3. 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税收、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掌握财政收入的形式及特征和税负转嫁的原理,理解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辨别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14. 税收制度。掌握税制各要素,理解税收分类的基本方法,辨别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15. 政府预算。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16. 财政管理体制。理解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17. 财政政策。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18.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社会融资规模、通货膨胀,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19.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20.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21.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和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22.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第四部分 统 计23. 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24. 描述统计。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25. 抽样调查。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26. 回归分析。理解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27. 时间序列分析。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速度分析、平滑预测方法。第五部分 会 计28. 会计概论。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29. 会计循环。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30. 会计报表。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31. 会计报表分析。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32. 政府会计。理解政府会计的概念,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辨别政府决算报告的概念与政府财务报告的概念。第六部分 法 律33. 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34. 物权法律制度。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内容,掌握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35. 合同法律制度。理解合同、要约、承诺,掌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担保和保全、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36. 公司法律制度。理解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掌握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辨别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和公司设立、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的相关规定。37. 其他法律制度。理解专利、劳动合同,掌握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以上就是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经济基础,总共分为六个部分,大家可以逐部分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尤其是中级经济师初次报考常见问题,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160 评论(12)

黑糖丸子

5、 关于招聘录用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决策与总的决策之比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指标   B.如果人事部门与用人部门在录用人选上产生分歧,应当录用人事部门确定的人选   C.招聘经理们一般更关心错误拒绝的决策在总决策中所占的比例   D.录用决策通常应在综合分析测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作出   E.录用决策一旦作出,应该马上通知被录用者   标准答案: A, D, E   解析:本题考查录用决策。正确决策与总的决策之比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指标。人们一般将“错误接受”看得比“错误拒绝”更严重;招聘经理们一般更关心那些被聘用的人的成功与失败。录用决策应尊重用人部门的意见;录用决策一旦作出,应该马上通知被录用者。   6、 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运用的主要技术包括()。   A.过程分析   B.作业分析   C.时间分析   D.动作分析   E.心理分析   标准答案: A, B, D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①过程分析 ②作业分析 ③动作分析。   11、 关于职位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序法缺乏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评价的主观性较大   B.分类法在定义等级标准时主观性较大   C.因素比较法的可靠性较高,而且可使不同职位之间更具可比性   D.要素计点法和分类法都是将职位与职位直接比较的方法   E.要素计点法和因素比较法设计复杂,实施难度较大   标准答案: A, B, C, E   解析:本题考查职位评价的方法。   比较基础比较范围   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   直接职位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 排序法   职位尺度比较法 要素计点法 分类法   排序法优点: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易于与员工沟通;局限:由于没有详细具体的评价标准,主观成分很大。排序法只能确定职位的序列,不能确定所排序的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分类法优点:简单;容易解释;能真实反映有关企业的结构;局限性:等级定义比较困难;存在着较大的主观因素。要素计点法优点:更为精确,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同时允许对职位之间的差异进行微调。局限:设计与实施都比较复杂;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因素比较法优点:较为完善,可靠性高;使不同的职位之间更具可比性;可由职位内容直接求得具体薪酬金额。缺点:评价体系设计复杂;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该方法不易理解,员工对其准确性和公平性容易产生质疑。hb.yd119.cn   12、 对操作人员而言,培训与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   A.专业知识   B.业务技能   C.领导技能   D.经营技能   E.工作态度   标准答案: A, B, E   解析: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类型。人员的培训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即从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工作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与开发。   13、 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中的组织分析内容包括()。   A.公司战略   B.可获得的培训资源   C.企业文化   D.人员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   E.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状况   标准答案: A, B, C, E   解析: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组织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组织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公司战略 (2)可获得的培训资源 (3)组织支持 此外,企业文化、组织目标、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状况也是组织分析的重要内容。

252 评论(12)

小可爱mmd22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一句话就完整的告诉你,第二大部分财政部分的内容都包括哪些!1、政府主体2、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收钱)3、满足公共需要就是财政支出(花钱)1、政府主体就是讲政府职能和公共物品有哪些。2、财政支出就是讲政府的支出功能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支出要有计划,年初要造预算。3、财政收入就是讲政府如何收钱。(2020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六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今年变动的部分,背下来。教材中主要讲税收和国债,税收制度是重中之重(第14章重点)。4、财政收入和支出需要管理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16章就讲财政管理制度)讲税收和支出,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配的问题。5、最后第17章总结财政政策,讲财政多花钱还是少花钱,调节总需求。财政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理解:财政政策是政府颁布的政策,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例如最近新闻上经常看到的减税降费就是在经济下行期,各国政府常用的财政政策手段,给企业和个人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另外常用的手段就是多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人、水泥、钢铁的需求,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了经济。当然,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过快时,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如果说财政讲的是花钱和收钱,那么货币金融讲的就是一个字钱。货币与金融: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等。货币供给和需求维持平衡,防范通货膨胀。央行妈妈就是管钱的,有钱没钱央行妈妈掌握平衡。中央银行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发挥作用。(央行妈妈的主要业务和货币政策工具重点的重点)商业银行就是存贷款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划分重点)最后讲一下金融风险和对外金融关系和政策,知识点固定。理解: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颁布的政策,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下行期,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说央妈降息将准了,其实就是央行常用的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降息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使个人储蓄减少,都可以刺激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降准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让市场上的钱更多,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同样,当经济过热时,采用升息升准的方式来防止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工具一定都记住,理解后记忆很简单)

178 评论(14)

木本色计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相对于其他职称考试而言,难度不是很大。根据往年经济师报考情况可知,一般报考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建筑专业的人数比较多,这些科目市面上的考试资料也比较多,人力和工商管理专业专业性相对没那么强,零基础也可以很容易就理解,比较冷门的科目如:旅游、保险、运输专业等,市面上辅导资料比较少,备考难度相对稍微大些。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且考试题目都是客观题,单选、多选。使得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但是参加考试人员必须在1个考试年度通过全部科目考试才算是合格,想要一次通过两科考试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14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