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4

喊姐姐~给糖吃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考试常考数值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凯瑞砖家

已采纳
1、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实验性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类型包括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和类试验等。特点:①属于前瞻性研究;②随机分组;③设立对照组;④有干预措施。2、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①真实性:a.灵敏度 b.特异度 c.假阴性率 d.假阳性率 e正确诊断指数。②可靠性:a.变异系数 b.符合率 c.诊断试验的一致性分析。③收益:a.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定患者);b.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断非患者)。3、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①可用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临床诊断试验作为金标准。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③要有足量的样本量。④不仅评价真实性,也评价可靠性。⑤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要具体,有可操作性。4、提高诊断质量的方法①联合试验:平行实验、系列(串联)试验。②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5、筛检试验的概念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6、筛检的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②发现高危个体;③开展流行病学监测;④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在健康管理中,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制定干预策略。7、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通常是人、动物或生物材料的测量值,发现蕴含其中的统计学规律。8、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①统计设计;②统计描述;③统计推断。9、几何均数的概念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的另一种重要指标。它尤其适用于描述以下两类资料的集中趋势:①等比资料,如医学上血清抗体滴度、人口几何增长资料等;②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有些正偏态分布的资料,原始数据经过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如正常成人血铅值或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10、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①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方差与标准差的数值越大,说明观测值的变异度越大,即离散程度越大,此时的数据就会越分散,均数的代表性越差。②用于计算变异系数;③用于计算标准误;④结合均值与正态分布的规律估计参考值的范围。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节点、考试真题、备考技巧等内容,欢迎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

健康管理师考试常考数值

222 评论(15)

上海草根

【导读】无论是哪一类考试,都会有一些考试的题型,比如选择题、简答题、案例题、计算题等等,在2020年健康管理师考试中也有计算题的考察,当然计算题考察公式必须提前掌握起来,那么2020年健康管理师计算题必考公式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1、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是表明同一事情部分与整体中间总数上的比率,分子和分母的企业同样,并且分子包含于分母当中。常见P=a/(a+b)来表明。(1)组成比例:是体现事情静止不动情况内部组成成份占整体的比例,它是能够体现某类几率的标值。(2)产生频率比例:它与动态性产生变化几率息息相关,体现一定时间内,产生某类转变者占全体人员的比例。2、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比也称相对性比,是表明两个数相除个人所得的值,表明二者的相对性水准,常见倍率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性比=甲指标值/乙指标值(或×100%)。3、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是表明在一定的标准下某状况具体产生的样本数与将会产生该状况的总样本数之比,来表明单位时间内某状况产生的频率或抗压强度。一般用百分比、千分率、十分率或十万分率表明。率=(某状况具体产生的样本数/将会产生该状况的总人数)×k4、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就是指一定阶段内特殊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一定阶段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当期暴露人口总数)×k5、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就是指在特殊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总数一共所占的比例。发病率=(特殊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老病例数/当期观查总数)×k6、致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就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丧生于全部缘故的总数在该人群中常占的比例。致死率=(某人群某年总致死人数/该人群同一年均值人口总数)×k7、致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表明一定阶段内患某病的所有病人因其此病而身亡的比例。致死率=(一定阶段内部原因某病致死人数/当期诊断的某病病例数)×100%8、存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别称成活率,指患某类病的人经n年随诊,到随诊完毕时仍生存的病例数占观查病例数的比例。n年存活率=(随诊满n年的某病生存病例数/随诊满n年的此病病例数)*100%9、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相对危险度(RR)就是指暴露组患病率Ie和非暴露组患病率I。之比,它体现了暴露与病症的关系抗压强度。计算公式:RR=Ie/I。式中Ie和I。各自意味着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说明暴露组病发或身亡的风险是是非非暴露组的几倍。RR=1,说明暴露与病症无联络;RR1,二者正联络(提醒暴露是风险因素)。以上就是2020年健康管理师计算题必考公式,不知道大家学会了没有,当然计算题除了要掌握考试公式,基本计算能力也是必须培养的,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备考,加油!

243 评论(9)

那个啥来着呢

1、营养的概念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2、营养素的概念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3、营养素的分类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5、平均需要量的概念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6、推荐摄入量的概念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97%-98%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7、适宜摄入量的概念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可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该量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概念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9、能量系数的概念“能”在自然界有多种形式,国际上制订统一的单位,即焦耳(J)或卡(cal)。1kcal=4.184kJ;1kJ=0.239kcal能量系数: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每克脂肪可以释放9kcal能量,每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可以产生4kcal能量,每克酒精可以产生7kcal能量(但酒精不是营养素,对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持和修复无益),每克膳食纤维可以产生2kcal能量。10、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分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糖、寡糖、多糖三类。11、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血糖生成指数(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受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10012、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建议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宏量营养素可结束范围AMDR)13、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食物中的淀粉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食物。14、脂类的分类和生理功能分类:脂肪、脂肪酸和类脂。生理功能:①供给能量;②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③维持体温、保护脏器;④增加饱腹感;⑤提高膳食感官性状;⑥类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15、必须脂肪酸的概念指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及时发布最新资讯!

21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