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0

我们的2016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教材18年改动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爷爱大王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教材一般3年改版一次,下次改版时间是2016年。造价师报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3)取得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4)取得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造价师考试科目(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2)建设工程计价(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安装)(4)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造价师教材18年改动吗

323 评论(10)

胖子9451

造价工程师教材一般3年改版一次。因为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在2017年已经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版,因此2018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相对于2017年教材变化不会太大,请大家安心备考。

265 评论(11)

江苏友道木业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各一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造价师教材改版,对考试科目进行调理:一:对教材的名称作出了更改,并调整了相关的内容,将原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更名为《建设工程计价》,将原教材《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涉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全部纳入新教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二:根据职业资格考试加强技能考核的要求,增加了对实际能力考核的知识点,删除了部分基本概念的内容。三:增补了最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补充了新的工程计价业务的内容,四:对《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教材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A管道和设备工程,B: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调整后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13版)仍分为四个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各一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扩展资料:业务范围根椐人事部、建设部96年下发的《关于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建设部75号令《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工程造价领域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凡是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咨询等单位,必须在计价、评估、审核、审查、控制及管理等岗位配备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造价工程师执业范围包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工程概算、预算、结(决)算、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审;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审;与工程造价业务有关的其它事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造价师

292 评论(12)

百年帝国

造价工程师教材一般3年改版一次,最近一次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在2017年已经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版了,对于2018年的造价工程师备考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2019年造价师考试就不行了,现在造价师考试分成一级和二级了,如果2019年要考造价工程师,那么教材和考试大纲改动就比较大了。

119 评论(8)

yanrongsun

一级造价师考试科目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4个科目。

334 评论(12)

艰难之旅

三年一变,对于21年造价教材的改版,具体可能改动如下:管理: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理由:民法典的实行)计价:第一章微调,安全文明施工费内容除了原来的四条,增加一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理由:一建已修改条文)计价清单如果要实行18年清单的话,会改,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消息说这个是否适用。案例:除了综合单价可能变为全费用单价,其他不变,也可能增加近两年考过的真题。土建计量:最后一章,计算规则有变,预测变动不会太大,先学习没错。安装计量:应该是不变,可以放心学。水利专业和交通:有微调,等具体消息出来才会明确。以上变动情况为猜测,具体变动内容以新教材为准。对于教材的变动,如果买了之前的教材可以先拿着备考学习,待新教材公布后,很多考友会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新旧教材对比,到时候题主可以直接下载变化情况,进行删减、新增备注。当然如果变动很大,建议可以购买新教材。也可以尝试最后几个月选择佑森的学习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学习。

33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