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fengzhong031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检验中级经济师备考时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chelle850322

已采纳
经济师报名时间及入口参考2020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为2020年7月27日开始,因此预计2021年经济师报名时间将会在7月底-8月开始,经济师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报名在中国人事考试网进行。2021年经济师都有哪些专业?经济师共10个专业,具体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你制定好2021年考证学习计划了吗?(不等待不求人)搜小程序“经济师考试通”无偿无条件、自行领取资料202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及时长?2020年经济师考试时间因疫情推迟到11月21-22日,预计2021年考试时间将在11月初举行。初中级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和《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各科目考试时长为1.5小时,每科目可提前15分钟交卷。对于同时报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应试人员,两科目考试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两科目合计可提前30分钟交卷、离场。2021年经济师成绩管理自2020年起,初中级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资格证书。

检验中级经济师备考时间

125 评论(13)

sy2009Jason

2022年中级经济师各科目考试时间确定在11月12日、13日,由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官方消息。上午08:30—10:00考《经济基础知识》,10:40—12:10考《专业知识和实务》,下午进行下个批次考试,14:00—15:30考《经济基础知识》,16:10—17:40考《专业知识和实务》。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题型总的来说全部都是选择题,按照具体的题型划分为单选、多选和案例选择题,由于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时间有限,每科规定为90分钟,考生们需要在90分钟内作答100道题左右,建议大家能在平时做题时多用心。中级经济师的难度说大不大,但是说简单它又不简单,从近几年考生们反馈来看,中级经济师的考试试题比较灵活,考查考生们的专业能力更是细心程度,例如审错题、单选看成多选等错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102 评论(13)

追梦1区14号

以下供参考:一、基础备考阶段1、先将 2019 年《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教材内容先看一遍, 这样能给自己留一个大致的印象,也为第二轮巩固复习打好基础。  2、准备一个小本子,每个章节的内容看完之后合上书在小本上大致画一个知识框架图,待之后进行第二轮复习时,方便查看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  3、每天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前先回顾昨天的知识点,利用小本上的知识框架图回忆知识,加深记忆,以七天为一个周期,能更好地巩固知识。  4、关于是否需要大量做题,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做基础的章节练习题,随学随练,学以致用。 建议每天学习2-4小时。预习阶段的学习是为考生打好基础的前提,大家不可懈怠, 每天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正式备考阶段(考试报名后)  经济师各地基本每年报考时间大致集中在7、8月份,这时候距离考试仅有4个月的时间,大部分考生都是从报名后才开始备考的。如果,考生没有在预习阶段开始准备的话,平常需要挤出大量的时间先看书,巩固基础。  近两年经济师考试出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注重细节,经济基础的教材300多页,专业实务最少也要250页左右,两本书的考点加起来近千个,仅把教材内容看完就需要不少的时间,更不要说理解掌握、融会贯通以及习题练习了。要想全面掌握经济师教材知识,大家一定要尽早预习,全面预习,增加通过的几率。  学习计划与技巧:  1、未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配合新版大纲,将《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教材内容先浏览一遍,难懂、易忘的知识点要随时记下来,反复学习记忆。  时间尽量控制在7、8两月内,随后9月、10月,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  2、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在新版大纲和教材出来之后,将两版教材作比较,如果自己对书本没有那么熟悉的话,可以参考培训机构整理的教材变动内容。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考生会倾向于按照旧版教材知识点做题,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更正,以新版教材为主。  这个阶段,提前预习过的考生也需要进行题海战术,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同时,大家也可以刷每日一练,再次翻看教材,以此查漏补缺。  三、考前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  基本这个阶段,大家都经历过了看书和做题的阶段,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不要因为剩余最后一个月就放松,适当的翻书做题还是有必要的,这样能保持个人做题的灵敏度。  同时,考前需要打印准考证,现场踩点,按照考试要求过一遍机考流程,调整好心态,补充营养和睡眠。  考试难免夹杂着运气,有具体不同年份考试难易的因素,但运气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备考,多学多练,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不论难易,相信我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34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