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木木
吴炯于1984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吴炯深得我国著名病理免疫学家赵修竹教授的赏识,在赵教授的指导和推荐下,出版了2本学术专著,同赵教授一起共同发表综述论文10余篇,并获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现在市场上的抗癌药物“白介素-2” 的中文名就是由他在此期间命名的。他还被邀请在第一届全国分子免疫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主题报告。本科毕业后他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师从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姚錱院士,攻读细胞免疫专业硕士学位。在姚先生和叶敏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小鼠体外抗体免疫应答系统,其研究成果论文在第3届亚太细胞生物学大会上被评为优秀青年科学家论文。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师从著名学者、国家863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委员朱德煦教授攻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同时在法国健康医学研究院(INSERM)Joseph.K.Han教授的联合指导下,在阐明造血干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获得第15届国际生物化学大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此外他也是国内肿瘤免疫治疗的先驱,最先将肿瘤LAK和TIL免疫活性细胞疗法介绍到中国。同时提出了“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生物反应调节剂综合应用”的新型肿瘤生物治疗战略。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协助朱德煦教授组建国家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1991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Howard Kuramitsu教授实验室,他发现了Streptococcus Mutant 细菌中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信号传导通路,并设计药物通过抑制该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杀灭细菌,进而建立了一种新型抗菌理论,并为后来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先驱性的参考范例。1995年受聘于加拿大McGill大学附属总医院Barry Posner院长的专业助理。同时任医学系教授职务,在这期间主要从事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同时与四川辉阳生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领导超级干扰素的研发工作,并成功将其市场化。其成果在第25届国际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大会上荣获Ferid Murad奖。在成为McGill大学教授后不久,于2000年6月吴炯离开该校,参与组建美国细胞信号传导技术(CST)公司,并担任高级科学家职务。他所领导发明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特异性抗体制备技术一直是该公司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此期间,吴炯还参与了肿瘤靶标分子的鉴定和检测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一系列肿瘤前沿科学研究,其成果被美国辉瑞等许多国际著名公司所引进。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吴炯还被邀请到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如约翰霍杰金斯大学、美国国家肿瘤研究院(NCI)等以及一些学术大会如第四届欧洲细胞信号传导大会、西安国际细胞生物学大会暨中国细胞生物大会报告其科研成果。此外吴炯还担任过著名的美国细胞应用公司资深副总裁。201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Yamanaka的获奖之作iPS就是用吴博士领导该公司开发的原代细胞产品制作而成。并且,他还领导了与美国Medistem公司在治疗用干细胞药方面的合作,其产品“人子宫内膜干细胞”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人糖尿病肢端缺血的临床治疗试验。此外,他还是许多政府和公司的科学顾问以及一些大学的特聘教授,其中包括美国UBI、Abgent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地坛医院等。2012年4月,吴炯辞去了在国外的工作,并邀请数名在美国著名大学担任教授和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的科学家、高级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回国,同国内的几位合伙人开始了他的科技创新之路,创办了众森源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并与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理查·罗伯茨博士合作创建了“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以及“江苏省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担任常务副院长。从而走上了从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发展的科技创新之路。考虑到国家的实际需要,吴炯在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所领导的团队主要集中于肿瘤的生物治疗和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及药品开发。研究院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团队创造的“高活性自身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诱导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比现行临床应用的DC、CIK等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效果要强10倍以上,被很多肿瘤患者称为生命的希望。另一方面,糖尿病已成为困惑国人的一大疾病,考虑到世界上许多糖尿病治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吴炯领导的糖尿病研究团队着力于研制一种完全无毒无副作用且高度有效的糖尿病防治药物。通过与韩国科学家合作,吴炯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大量生产高品质的安全有效降血糖天然产品——松醇(Pinitol)。大量科学研究证明,Ⅱ型糖尿病人往往不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的缺乏,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对胰岛素的不反应性,而这又是由于机体缺乏传递胰岛素信号的第2信使(INS-2)所致。要治愈糖尿病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内细胞胰岛素的信号传递问题。松醇是合成负责胰岛素信号传导的第2信使(INS-2)的主要成份。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糖尿病科学家已证明给糖尿病人补充松醇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病人血糖浓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松醇的化学合成困难,只能从天然产物提取,以前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松醇只能成为少数病人的“奢侈品”。吴炯领导的团队与韩国科学家一道成功攻克了松醇的生产制备技术难关,运用其具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目前可以大量生产高品质的松醇产品,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无限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