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1

牙签victor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初级经济师借款记账技巧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汉口小霸王

已采纳
首先,准备四个账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前三个是订本式账簿,即固定页码,每本100页;明细账可用三栏式或多栏式。  其次,准备各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包括收、付、转记账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以及入库单、出库单、销售单、工资表等。  再次,根据发生业务做会计凭证和登记相关账簿,据此编制会计报表。  最后,将会计报表找领导签字,上报税务、工商等机构。  一般企业的核算及期末结转流程和分录:  1、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发生的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3、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4、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5、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6、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7、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8、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0、结转本月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若亏损,做借方)

初级经济师借款记账技巧

131 评论(14)

Nicole800328

综述:做会计,一定要先把单位的经济业务了解清楚,便于设置适用的科目。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职称:会计技术资格(初、中级、高级)考试,每年一次报考机会,11月份左右报名,次年5月中旬考试。通过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可以获得会计初级证和中级证和高级证。注册会计师考试,每年一次报考机会,专业阶段考试一般4月份左右报名,当年10月中旬考试。通过可以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83 评论(9)

海上的海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权益 权益=负责+所有者权益 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 贷方减少负债类科目:借方减少 贷方增加经济业务类型:1、资产内部增减变动 例:购入材料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现金2、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例:购入材料未付款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3、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例:用银行存款归还了材料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4、负债内部增减变动 例:未付出的工资转入其他应付款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

167 评论(15)

三生皆缘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你好 希望能帮到你(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可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有些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需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3)根据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需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限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4)务查登记簿记录。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某些资料,需要根据备查登记簿中的记录编制。

246 评论(8)

你瞅谁啊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就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19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