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君1
第一点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目前2019年经济师考试教材、大纲都已经发布了,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每天学习多少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说实在的,经济师考试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没有一份详细的计划,恐怕很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看全,大家伙一定要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第二点建议,注重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个科目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要大家把各个科目的规律,特点抓牢了,还怕考试不过关吗?只要方法对了,平时在用功学习,通过考试基本上没啥大问题。第三点建议,课后习题一定要做。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小编建议各位一定要把章节试题做一下,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充分的巩固知识点,加强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做题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要认真考虑这类题目到底考查的是那一部分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
幸福、定格
姓 名:夜郎大王 学 历:专 科 所学专业:英 语 职 业:国企秘书 考试专业:工商管理 考试成绩:合 格 (专业和基础都在90分以上) 准考证号:30121020529 查分热线:0852-16869901 自荐原因:一个非经济专业的大专生,利用28天的业余时间自学备考,2004年*9次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并顺利通过。 经过简介: (一) 8月下旬拿到教材和辅导材料,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一方面是上班工作太忙(每天忙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有时候还要晚上加班写材料),另一方面是我的妻子已将临产。所以当时把教材就借给了一位同事。 (二)9月1日,我的儿子出生,因难产住了10多天的院,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就陪着在医院煎熬了10多天。待到各项工作进入正常,我要回教材开始进入备考阶段。 (三)10月7-8日,通览教材后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10月9日-11月5日每天严格按照计划学习, 11月6日休息放松一天, 11月7日考试,两门课都是40多分钟就完成交卷。 2005年2月2日,查询成绩,通过了!!! 心情回放:考前看到网上大家交流经验动辄120多分的成绩,羡慕之余也颇觉自愧不如,又看到有报导说经济师考试通过率只有15%左右,当时感觉很有压力。因为是全国统一划线,我想肯定在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的地方通过率要高一些,在我们西部地区,通过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再加上自己一没有大块的时间看书,二没有参加什么网校或其它的辅导班的学习,所以希望比较渺茫。 我在国企工作,职称对我非常重要,而且在报名的时候就对同事夸下海口说:如果全厂有两个人通过,其中一个肯定是我;如果只有一个人能通过,那必定是我。当时也为了逼自己痛下决心,拼了老命也要考过。备考的日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艰苦卓绝。白天上班忙忙碌碌,非常辛苦;晚上回家吃过晚饭,和儿子亲热一会儿,马上睡觉休息,9点准时起床看书学习,基本上都要熬到凌晨两三点钟。中间休息两次,每次20分钟,喝喝水,抱抱儿子,初为人父,心情比较激动,抱住儿子就不肯撒手,每次都是老妈和老婆抢过小孩,把我赶进书房看书。那时候我每天晚上睡眠严重不足,白天工作又累,早晨洗脸时看到自己眼中的血丝,简直有一种痛不欲生、心力交瘁的感觉;每天回家在上楼梯的时候就眼前发黑,还伴随着恶心呕吐的感觉,我都担心自己要吐血而亡了, 11月5日,我将教材上做过重点记号的部分全部又复习了一遍,发现已是凌晨5点,我给家写了一张纸条:不要叫醒我,让我自己醒来。结果一觉睡到下午1点多,因为担心晚上睡不着觉,下午就去爬山,晚上回家又跳绳,累了个半死,晚上果然睡得很香。第二天上午参加工商管理考试,感觉奇好,40分钟就交卷了。门口巡逻的警察还很同情的问我:太难了不会做吗?我潇洒的告诉他:很简单。那时候心情真是爽呆了。下午经济基础有点难度,会做的运笔如飞,不会做的题就连蒙带猜,也是运笔如飞,反正不会做的题让我在考场坐一天也是不会做,所以也是40多分钟交卷。结果是顺利通过。 个人体会:(一)经济师考试并不难,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参考人员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没有时间和毅力去学习。报名的人多,参加考试的人少。再加上要求两门一起通过,有的人上午考的不理想,下午就不来了,所以造成整体通过率较低。 (二)教材一定要吃透,尤其是一些重点和热点一定要理解掌握。考试本身比较简单,很多试题都是书上的原文。 推荐与批判--“陈纪兰”同志编写的配套辅导材料“应试指导”前面部分的提纲和名词解释总结的很好,要结合教材重点学习;但后面的10套模拟题水平奇差,甚至有点白痴(如:XX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此类问题比较多。考试不会考这种白痴题);还有的题故弄玄虚,什么小孩要求截裤脚,什么轮船出海。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备选答案,出现在另一套模拟题中,你选相同的答案就错了,真是让人莫名其妙。10套模拟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不做,老老实实看两遍书,把书上的内容理解,就可以通过考试。 强力推荐--网上一些朋友的学习笔记也对复习非常有用,总结的比较好,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多看看大家贡献的笔记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按照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并采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当时只有将近1个月的时间复习,所以每天强迫自己至少要学习一章的内容。 我的方法一是强化复习,反复轰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曲线和遗忘规律。今天看的东西明天忘一大半,过几天就几乎全部忘光,但剩下的一点就是被长久记住的。所以*9天学习的东西,第二天要强化映像,过三五天再稍微花点时间加深巩固记忆,这样效果就比较好。我每天晚上先回想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加深映像。对照提纲,回想所有的知识点。如看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自己要回想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还要想到什么是首要因素,外部因素有哪些。对于没有记住的内容要简要在纸上抄写并背诵一遍。复习完前一天的内容后,开始认真学习新内容,在学习新内容时,建议先看配套的“应试指导”(是一个叫“陈纪兰”的人编写的,前面的要点和名词解释总结的非常好),再结合教材将各个知识点理解,将重点内容抄在自制的小卡片上。每天睡觉前就看前面几天的卡片,这样反复强化记忆,映像就比较深刻了。 二是强化难点重点,不炒剩饭、冷饭。对于重点和难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感觉学起来比较吃力、难懂的内容)内容,看书的时候要做出醒目的标记,多花点时间来掌握它们。对于已经烂熟于胸的东西,决不再花时间去看它们。如果每次复习都是从头看到尾,那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太累。对于已经攻克的难点和已经掌握的重点,建议用另一种标记标出,这样你看到被攻克的越来越多,自己也会有成就感,需要你去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便于自己树立信心。 三是要顽强拼搏、一鼓作气。
提拉米苏丫头
经济师公布成绩的那一天是令我难忘的日子,当我以忐忑不安的心情查到自己以基础125分,专业113分通过本次考试时,我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 回想起本次考试的奋斗历程,真心真诚的要感谢像恋人般陪伴我近2个月的网校,审视自己,大专毕业10年了,可是自己却并不富有,职称问题一直没放在心上,由于我的工作很悠闲,毕业之后一直就不爱学习,总是无所谓、混日子,“混”字怎么写,“仿佛日子好比水流过”,突然有一天,一个要好的朋友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无所事事的我,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弦。于是我决定报考经济类,拿到教材的那一天,10年没摸书本,学理科的我,看着那些枯燥的文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怎么就看不进去书呢!统计好像还可以,但一翻到社会主义,市场失灵,预算管理体制本来就不爱学政治的我,脑袋立刻就大了!丈夫在旁边说“首先先拟订一个收心计划,估计你在书桌旁座上2天,心就能回来了,可是10天过去了,我还是很讨厌看这心烦的两本书,于是我放弃了,可是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了网校,当听到老师精彩的讲解时,我眼前一亮,尤如游击队找到了共产党,我立刻报名参加,首先我把讲义全部打印下来,看书时就有了侧重点,其次准确掌握老师强调的易混淆的概念,注意区分,然后听一遍讲座,认真做课后习题,接下来我有空就浏览一下答疑室,我发现我认为不太理解的地方,肯定有学员会在网上发问,老师的及时答复正好解答了我的疑惑。如此快捷的解答方式,仿佛老师就在你的身边。渐渐的学习有了兴趣,专业课老师相对来说虽然没有老师讲得深入浅出,惟妙惟肖,但是我发现她的讲义写得非常细,图文并茂,不落掉书上任何一个细小之处,老师这份苦心,我也要考个好成绩,于是我轻装上阵,在也没有什么负担了,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不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让我掌握了以前很陌生的知识点,而且老师的每一句话有如四两拨千斤,相信每位学员都已达成了共识,什么历年的考题要做一做,考试知识面广,不要忽略书中要求了解的部分,不用做太太复杂的统计或会计习题,考试的难度是适中,而不是要难倒谁,多选题时要胆大心细等等考试经验。心中暗喜,结实网校真是缘定三生! 本想学习来“收获半升稻谷已足矣,却意外的收成了几个粮仓”。网校的高超的教学质量不仅征服了我这样一位在工作上不太上进的人重新学习的高涨热情,同时我爱人今年又订下了在拿几个证书的决心,都是网校让我们有了喜悦有了成长。“踏上远方,骑自行车(自学)也能到达终点,但是我想说,网校就像长了两只飞上天空的翅膀拥有多年经验的航空母舰。老而弥坚,会让你快捷飞速地到达理想的终点”。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