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诗涵百草兔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邮政经济师先进事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小贱爱花钱

已采纳
大别山金岗台脚下的安徽省金寨县,是个出过洪学智将军的红色革命老区,这个地方留下了众多革命先行者的足迹,也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森是听着一个个革命传说长大的,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促成了他自幼刚毅坚强的个性。艰苦的童年生活给了周森以历练和动力,他立志摆脱贫困来报效这片热土,从而形成了他幼年时代的人生目标,从那时他就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了同情心。周森出生的那个年代留给他的全部记忆就是贫穷、饥饿。他的童年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农村孩子一样:掏粪、砍柴、割麦……在上学之余,还要干着一年四季干不完的农活。在语文课上一个偶然的心得改变了周森的人生航线,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左手反书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常人用右手写正字的速度,提笔一挥而就,几乎是水到渠成。习字过程中,周森始终铭刻在心的是,在他还是懵懂孩子的时候,大伯周实敬在教他写字时说的一番话。要想把字写好首先要做到三高:第一是眼高,就是说要多看,尤其是多看大家的作品,取法乎上,看得多了心眼就通,自然会看出门道。第二是手高,是说要练出手劲,练到手上有意到笔到的感觉。说穿了,就是手上要有功夫。第三是人高,这是最难得的,是说人的格调高,心胸高远、志向远大、气象高大,要成为一个有大学问、大智慧、大胸怀、大气度的人。每一个东升西落的日子里,在处理完日常工作事务后,周森都让自己沉静地看着笔尖湿润地亲吻一张又一张宣纸,看着一个又一个大字在他的左手下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款有型地飞舞,他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进入了他所醉心的那种专注境界: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阳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划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抓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周森1992年出差到广州,恰巧碰上了正在那里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他以一个左手反书的繁体“龙”字震撼南粤大地,获得大奖。3天时间,200幅作品被拿走收藏。中国书画鉴评家贾靖宏为其题词:“功深百练,华夏一绝”。广州的这次得奖是周森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为他亲笔题写“书艺独秀”。鉴于周森的艺术成就,国家邮政总局向全国发行30万张5万套周森作品的“邮资”明信片,以弘扬他的世德人品。他最终学有所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写作者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左手反书艺术家。以“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而闻名于世的周森,也曾被利益缠绕成了一团麻,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的“逃避”方式竟然是在一家寺院里落发出家。期间,他始终不曾放弃过左手反书,在修行中打磨书法,在书法中感悟人生,无形中许多佛法禅理融入到他的笔端,从事慈善事业成了他的心愿,也成就了他今后发展的方向。带着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周森离开家乡,几年间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到各地去拜访书法名家、揣摩书法碑刻。也就是在他到外地拜师习字期间,他的母亲去世了,此时身在广州的周森正在某地习字,正处于人生低谷期。当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老人已经去世几天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奔丧回家的他跪行了一里多地,虽是跪烂了双膝,但当他赶回家乡时,母亲入土已有两天了。他没能赶上亲自为辛劳一生的母亲送终,成为周森心中一辈子也抹煞不掉的遗憾。他跪在母亲的坟头泣不成声。哭的累了,冥冥中他看到他出生时母亲在月子里,喝炖了一遍又一遍,整整炖了一个月的鸡,仿佛看到了母亲刚生完孩子,因为缺乏营养而苍白的脸。过12岁生日时母亲为了不让他的孩子低人一等,吃上染成红色的鸡蛋,在家里连买红颜料的几分钱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她踮着小脚撕掉尚未完全褪色的红纸的“门对子”上的一块纸,蘸着水把红纸抹在鸡蛋上,勉强弄成了红鸡蛋。……周森暗暗发誓:妈,我没能给你养老送终,以后我要成名成家了,有能力了,一定好好供养像您一样的慈母!周森从未忘却这个誓言。2000年5月,周森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河南登封颖阳镇敬老院有10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因为经济困顿,生活得很苦,他的心再也无法安宁。他亲自从北京赶到登封,与10位老人见面。看到老人们饱经沧桑、备受艰辛生活肆虐的脸,周森如见到自己父母般的心酸和亲切。敬老院因为资金紧张而简陋不堪,没有必备的生活设施。周森打定主意:一定要帮助他们,让老人们安度一个像样的晚年! 2月17日,刚刚过完春节,周森就冒着严寒又一次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到登封。这一次,他给“父母”们带来了10万元现金。为了一表儿子的“拳拳孝心”,他还冒着凛冽的寒风,专程为“父母”们购买了10袋大米、10袋面粉、10箱苹果、50公斤猪肉,作为给他们拜年的礼物。23位“父母”见到“儿子”归来,个个激动万分。一位老太太不停地抹着眼泪,拉着周森的手说:“孩子,你怎么就想的这么周到呢?这个村子里就是有亲生儿子的老人,有的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啊……”老人们围在周森身边,争着和“儿子”唠家常。周森握着老人们的手,望着老人们脸上盛开如菊的笑容,忘掉了旅途的劳累。那亲如家人的和睦氛围,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从2000年开始,每逢重阳节、春节,周森都尽量抽出时间到河南登封专门看望这些老人,关心老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每次他都带上孝敬老人的礼物。老人们感动得留下了眼泪,拉着周森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周森说:“因为我自己的母亲不在了,我就把这些老人当成我自己的父母一样,去侍奉也好,孝顺也好,尽我的一些能力给他们出点钱,逢年过节去看看他们,我也想找回我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感觉。”为了能让这些老人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周森前后为敬老院捐献累计超过百万元人民币,而老人们同样也把周森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据登封市颖阳镇敬老院院长说,前年敬老院里有几个老人身体不太好,周森先生听说了以后从北京飞回来,给老人们看病,还一块照了合影。可惜的是那几个老人现 在已经不在了,去世的时候还把周森的照片揣在怀里,当时的情景很是感人。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没有比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更能教育下一代的了。周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书法家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书法造诣上,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关心上,为老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在周森看来是份内的事情。看着老人们脸上绽开的笑颜,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这个敬老院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倡议下,把名字改为“周森敬老院”。

邮政经济师先进事迹

92 评论(10)

midnightdq

徐学明,男,1967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市邮政储汇局副局长,副局长兼工会主席;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公众服务处处长;北京市西区邮电局局长、党委书记;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北京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7年11月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13年1月至今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党委委员兼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282 评论(8)

奔兔2008

钱学森同志,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编辑于 2020-09-07展开剩余35%

198 评论(11)

蓝缀天堂鸟

在"新华网"上读到"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的特别报道,心中感慨万千。 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的一名苗族乡邮员。他20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递送邮件,每天跋涉在崇山峻岭和河流沼泽地带,累计行程达26万多公里,将邮政普遍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偏远的藏区山寨。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一个人的长征……,王顺友 20年走了 26万多公里寂寞邮路,经手的邮件无一耽误,他把邮递这个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了非凡。那些被挖掘出来的感人事迹,都被他用一句话解释了,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这种平凡与非凡的自然融合,正是王顺友的可敬之处,也正是他的可学之处。正是这样一种平凡无奇与千辛万苦的对比,才真正折射出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无比崇高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这深深地融入了王顺友的血液,从而使他对生命与工作有了一种真实而又感人的态度。当有人问他,对于凶险,害怕过吗 他答道,哪个不害怕,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王顺友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因为这种极端负责的态度,在二十年的风雨路程中,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这是一个奇迹! 王顺友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也是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然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自然而本色的精神境界,却感动了所有了解他事迹的人。他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恪尽职守,他的这些所作所为,来自于他对自己职业的忠诚,来自于他对工作的奉献,也来自他对自己责任的深刻理解。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取决于组成我们党的每个党员是否充满活力。对于普通共产党员的行为标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是有一项标准是不变的,那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始终在群众中发挥楷模作用。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个人将普通共产党员的楷模作用归纳为两点: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在我读了王顺友事迹报告后,更加深了对此的认识。 对照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标,与王顺友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王顺友同志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联系到自己的情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向王顺友同志学习,在工作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第一,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党员先进性最实际、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好。看过电影《张思德》后,觉得张思德同志其实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无条件地服务组织的安排,并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是我们千千万万普通党员最好的榜样,社会需要大批的张思德式的好干部。我们应该通过自己优秀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工作质量,优秀的业务水平,来体现党员在集体当中的先进性。同时通过工作或服务,把我们的先进性,传递给千家万户。 第二,要时刻关注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努力做好他们最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我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我的服务对象就是广大毕业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他们与我相关的切身利益,就是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他们最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春节前的"党员进万家"活动中,我走访了一些特困家庭,有一个感触是,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就业问题。一个贫困家庭如果多一个人工作,多一份工资收入,比起多一个闲人吃饭,其经济状况会有很大的改观。同样的,镇江每年的一万多毕业生,就意味着有一万多个家庭要为就业问题而烦恼。我作为具体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就要时时把这一点放在心上,把这一点作为工作中的核心目标,努力建好就业市场,搭建交流平台,制定有利政策,做好就业指导,尽力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让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把这些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事情做好,就是抓住了我们工作的重点,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党员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来。 第三,要改变机械的工作习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政府为民办事的一个窗口,直接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服务的水平怎么样,群众评价怎么样,都影响到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得分。作为工作人员,仅仅能按规定办事还远远不够。人事人才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业务政策性很强,遇到的情况也千变万化,各地的做法又不一样,而绝大多数群众对这些业务都很陌生,碰到一点问题就会犯难。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主动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努力为他们解决问题,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变通办事程序,也许就能解决他们的大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第四,要经常站在群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并不断加以改进。在工作中,我们要经常想想,如果我是一名普通的群众,没有任何熟人,来到我们单位办一件陌生的事情,是不是能顺利地办成功;我可能会提出哪些要求,是不是能够得到满意解决。这样一想,往往会发现很多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办事流程是不是繁琐;我们的服务标志和说明是否醒目;我们的解释是否通俗易懂;我们办事的速度是否够快;我们的收费是否合理;等等。第五,要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细微之处体现共产党员的优良风范。这同时也是体现我们人事工作者良好素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向学生和家长解释政策、指导就业要和风细雨,处理矛盾有理有节。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多一点耐心,多想一点,多问一声,多说一句,往往就能让群众少跑一趟腿,少抱一声怨,少花一点钱。如果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都做好,群众对我们的满意也就会一点点地增加,我们党员的先进性正是在就此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得到体现。 从王顺友同志身上,我领略到了坚强党性的感人力量。在刚刚接受过先进性教育,迎来党的84岁华诞的时候,我为我们党拥有无数个王顺友这样的普通党员而自豪和庆幸。我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学习他的那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无数个"王顺友"中的一员。

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