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

疯疯丫头315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中级经济师必考要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茶舞清香

已采纳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一句话就完整的告诉你,第二大部分财政部分的内容都包括哪些!1、政府主体2、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收钱)3、满足公共需要就是财政支出(花钱)1、政府主体就是讲政府职能和公共物品有哪些。2、财政支出就是讲政府的支出功能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支出要有计划,年初要造预算。3、财政收入就是讲政府如何收钱。(2020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六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今年变动的部分,背下来。教材中主要讲税收和国债,税收制度是重中之重(第14章重点)。4、财政收入和支出需要管理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16章就讲财政管理制度)讲税收和支出,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配的问题。5、最后第17章总结财政政策,讲财政多花钱还是少花钱,调节总需求。财政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理解:财政政策是政府颁布的政策,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例如最近新闻上经常看到的减税降费就是在经济下行期,各国政府常用的财政政策手段,给企业和个人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另外常用的手段就是多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人、水泥、钢铁的需求,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了经济。当然,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过快时,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如果说财政讲的是花钱和收钱,那么货币金融讲的就是一个字钱。货币与金融: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等。货币供给和需求维持平衡,防范通货膨胀。央行妈妈就是管钱的,有钱没钱央行妈妈掌握平衡。中央银行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发挥作用。(央行妈妈的主要业务和货币政策工具重点的重点)商业银行就是存贷款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划分重点)最后讲一下金融风险和对外金融关系和政策,知识点固定。理解: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颁布的政策,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下行期,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说央妈降息将准了,其实就是央行常用的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降息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使个人储蓄减少,都可以刺激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降准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让市场上的钱更多,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同样,当经济过热时,采用升息升准的方式来防止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工具一定都记住,理解后记忆很简单)

中级经济师必考要点

185 评论(8)

一起去听风

中级经济师,其实相对来说,是最友好的中级职称考试了。相较中级统计师、中级会计职称、工程类中级职称考试、药师职称考试等对专业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通过考试的类型来说,中级经济师更接地气!你制定好2021年考证学习计划了吗?(不等待不求人)搜小程序 # 经济师考试通 # 无偿无条件、自行领取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中级经济师属于经济系列职称,专业范围较广,包含财政税收、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等10门专业,涉及面比较广,并且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考点内容,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很快就能理解。并且中级经济师对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复习。经济师专业方向较广,细分下来有10个专业,可任选其一报考。即使学员是零基础,也可以选择人力或者工商这种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的专业。在考试未改革之前的一年之内必须同时通过两科才算过关这样的要求下,大多数备考中级经济师的零基础学员也还是顺利通过了。而且中级经济师试题简单,全都是单选,多选题,没有主观题,满分140分,考点不出大纲,84分就给过的考试,不是只录取前几名的淘汰赛,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目合格即可获得中级职称。在2020年经济师改革后,从原来的一年必须同时通过两科改为2年有效期,实行滚动管理,即两年内过两科便可拿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科一科的过或者一年过两科。

345 评论(13)

蝉翼之円

中级经济师职称是我国职称中比较容易通过的考试之一,中级经济师虽然专业众多,但是基本上考察范围还是围绕书本知识,只要熟读教材就能掌握大部分考点。

15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