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个圆曲奇
金弓木小火
经济师的考试难度会比较大,但这个证书还是很值得考的。证书的含金量比较高,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证书,还可以参与积分落户加分项目。可以提高你的职场竞争力,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可以用来评定职称,一种职称,中级的经济师为中级职称。之前积分入户的时候,也在中鹏考了经济师,除了积分,面试工作的时候也加强了我的竞争力。
呵呵呵达
1、升职加薪通过经济师职称的初级、中级、高级,就可以在单位被聘任为经济师职称,在职场上可以增值,级别越高加薪就越多。有的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考取经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根据历年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2021年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为2021年7-8月2、岗位晋升经济师证书在晋升和转岗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的作用, 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甚至单位中高层职位均要求有中级职称,通过中级职称后也可以选择副高或高级职称继续深造。所以,考取经济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3、落户积分不少在北京、上海这样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希望能在这座城市扎根。如果你取得了中级经济师证书,那么就可以享受积分落户加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强的诱饵,拿到中级经济师证书帮助你完成定居大城市的梦想。4、办理工作居住证部分地区通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可以用于尤其是大城市办理工作居住证。5、报考其他资格考试享有特殊待遇①考高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之一。②考中级会计职称。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其中,中级经济师证书是三者中最容易考过的考试。③免考银行资格考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可以免考银行职业资格初级/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这一科。⑤考高级会计师考试。获得经济师(财政税收)中级职称者视为取得会计师职称,可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与评审。该政策仅适用广东省。6、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而部分地区“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7、可办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根据国家税务局新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增加附加扣除项,而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经济师申报时可以选择继续教育下“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进行申报扣税,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扣除。参考来源:中级经济师用处大吗?中级经济师有什么用?
bluelove1995
【导读】参加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财税、农业、金融、保险、人力、旅游、运输、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人力资源,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组织激励、领导行为、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与就业、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社会保险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1. 组织激励。理解需要与动机,分析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理解主要的激励理论,应用激励理论实施激励。2. 领导行为。理解领导、领导角色、领导风格对组织管理的意义,理解决策对于领导的意义,分析关于领导、领导风格、领导技能、领导决策的理论和研究,评估领导风格和决策风格,发展领导技能。3.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根据组织设计的程序和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开展组织设计,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内容和结构,分析组织文化的类型,理解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应用组织变革的方法、程序以及组织发展的方法实施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管理的关系,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恰当的管理方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高绩效工作系统,实施人才管理。5. 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制定平衡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组织对策,选择恰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以及供需平衡的方法开展人力资源规划。6. 人员甄选。理解人员甄选对组织的价值,采用常用的信度、效度等指标评估人员甄选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选择恰当的人员甄选方法实施有效的人员甄选。7. 绩效管理。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辨别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制订绩效计划,实施绩效监控,选择恰当的绩效评价技术和方法实施绩效考核,监控绩效考核的实施,设计绩效反馈方案,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制定绩效改进措施,对特殊群体绩效实施绩效考核。8. 薪酬管理。理解不同组织战略下薪酬管理的差异,建立全面薪酬战略,开展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结构设计,诠释职位评价和薪酬调查的原则、流程和步骤,实施职位评价和薪酬调查,根据各种奖励方式的特点设计和实施奖励计划,设计员工福利计划,实施员工福利管理,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设计符合特殊群体特点的薪酬模式,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薪酬预算和薪酬成本控制。9. 培训与开发。制定培训与开发决策,组织和管理培训与开发活动,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评估职业生涯管理的效果。10. 劳动关系。理解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类型,理解我国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施企业解决劳动争议问题的制度和方法。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11. 劳动力市场。理解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结构及运行的基本原理;运用劳动力供给理论、劳动力需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变动原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问题。12. 工资与就业。理解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别的基本原理,界定和统计就业、失业,分析失业的类型、原因,提出减少失业的对策。1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理解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掌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区分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理解在职培训成本、收益的分摊与分配的基本原则,分析在职培训对企业雇用政策和员工流动行为的影响,理解劳动力流动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和造成各类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第四部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14. 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理解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依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依法制定和实施劳动规章制度,依法管理特殊用工,协调劳动关系。15. 社会保险法律。理解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以及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掌握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概况,理解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要求和规则,理解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内容。16. 社会保险体系。理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处理社会保险实务。1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理解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其基本制度,理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制度及其基本内容,分析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举证责任,理解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处理劳动争议。18. 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理解劳动法律责任和社会保险责任,理解劳动监察的属性、形式、机构、程序、处罚方式,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争议的范围以及处理行政争议的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关实务。19.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教育培训、评价发现、激励保障、管理使用、流动配置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处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职称、职业技能等级、创新创业激励、绩效工资、人员奖励、岗位管理、聘用管理、干部管理、人员流动等方面的管理实务。以上就是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人力资源,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大家可以逐部分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尤其是中级经济师初次报考常见问题,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jinshengya0757
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计划职能 第二十四章 计划职能 一、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概念(掌握) 概念: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即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掌握) (1)“做什么”——What (2)“为什么做”——Why (3)“何时做”——When (4)“何地做”——Where (5)“由谁做”——Who (6)“怎么做”——How “做什么”、“为什么做”决定了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而“何时做”、“何地做”、“由谁做”和“怎么做”则决定了组织能否“正确地做事”。 (三)计划的作用 考试内容: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下属的依据; (2)计划是掌握主动、降低风险的手段; (3)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 (4)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准则。 (四)计划的类型 考试内容:计划的类型 1.按照不同的形式,计划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 (1)宗旨:指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 (2)目标:在宗旨指导下,对组织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成果的具体规定。 (3)战略: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根据组织面临的各种情况和条件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和所确定的行动方针。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政策有指导性,只规定行动范围和界限。下级在执行政策时,有斟酌决定、自由处置的余地。 (5)规则:是在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下级在执行规则时,没有任何自由处置权力。 (6)程序:是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和步骤。 (7)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可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2.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与作业计划。 (1)战略计划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是有关组织发展总体目标及其实施战略的计划。一般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概括、突出指导性。 (2)战术计划由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较窄、内容具体、突出指令性。 (3)作业计划由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窄、内容详细、突出操作性。 3.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5年以上、有方向性)、中期计划(1~5年,根据长期计划制定的,较具体)与短期计划(1年以内,根据中期计划制定的,更为具体、详细)。 4.根据计划的职能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与财务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程序 (1)分析当前情况; (2)确定组织目标; (3)拟定可选择方案; (4)评价可选择方案; (5)选定方案; (6)拟订派生方案; (7)行动部署; (8)编制预算。 二、决策 (一)决策及其特点 考试内容:决策及其特点 1.决策的概念 (1)狭义的决策:在若干可选择方案中进行抉择。 (2)广义的决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选择特定方案的过程。 2.决策的特点(多选题) 目的性、选择性、过程性、可行性、满意性 (二)决策的主要类型 考试内容:决策的主要类型 1.根据决策涉及的范围和时间,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2.根据决策主体的数量,决策可以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根据问题的重复程度,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指用一套固定的程序,对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指对很少出现、无先例可循的例外问题的决策。 4.根据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三)决策的方法 考试内容:决策的方法 1.定性方法 (1)案例法(借鉴法) (2)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 采用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进行决策。 (3)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议法),由奥斯本提出。 (4)电子会议法:专家会议法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2.定量方法 (1)针对确定型决策有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投资效果分析法; (2)针对风险型决策有决策树法、期望收益法; (3)针对不确定型决策的有乐观决策法、悲观决策法、最小后悔值法等。 三、目标与战略 考试内容:组织目标的含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宗旨或目的的具体化,表明组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组织发挥着多种作用。 (一)对目标的要求 考试内容:对目标的要求(掌握) 1.目标必须适应需要 2.目标必须是多样的 3.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 4.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5.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二)目标管理 考试内容:目标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MBO)的思想。 1.目标管理的含义(掌握) 目标管理是组织的主管人员及其下属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以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促使组织的每个成员自觉工作,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实施“参与管理”; (2)建立“目标体系”; (3)强调“自我控制”; (4)注重“成果第一”。 3.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设置目标; (2)实现目标; (3)检查评价。 目标管理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方法,而不仅仅是计划或目标的设定方法。 (三)组织的主要战略 1.总体性战略:表明企业选择的总体势态。 总体性战略包括稳定战略、增长战略和收缩战略。 2.对策性战略:表明企业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方向。 对策性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