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健康康。
随风来雨
1. 形容山云的诗句 描写山的古诗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什么是斗拱,在古代代表什么意思 斗栱(dǒu gǒng)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榫卯交错结构而成的的承重构件,位于柱子顶部、额枋和屋顶之间的立柱与梁架的结合处。 仿木砖雕斗拱出现较早,主要起装饰作用。斗拱除造型变化的装饰作用外,其各个部位的龙、凤、象首形砖雕非常有特色。 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3. 关于山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4. 关于榫卯的诗句 榫卯 [词典] 1.榫头和卯眼。亦特指榫头。>>;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榫卯 关于榫卯的词语 卯 [字典] mǎo地支的第四位,属兔。用于记时:时(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早晨六点)。点。画。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眼。榫。期限:比(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笔画数:5;部首:卩;笔顺编号:35352 夘mǎo【名】(象形。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地支的第四位〖numberfouroftheduodecimalcycle〗。如:子、丑、寅、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君(生。>>;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卯 带卯字的词语 丁一卯二 [成语]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丁一卯二 斗榫合缝 [成语] 榫: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形容手艺高超。>>;详细解释 搜索本词:斗榫合缝 5. 赞美定州塔的诗句有哪些 定州古城主要景点: 定州贡院: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三年重修从建成到清朝灭亡,一直是定州及附近地方学子考取秀才和贡生的场所。定州贡院建筑雍容壮观。轩身其中,既可领略独特的建筑艺术,又可想像当年森严宏大的考试场面。 定州文庙:位于定州市城区中部,始建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是供奉孔子的场所,河北省保存最完事的文庙古建筑群,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685平方米。文庙建筑气势恢弘,院内苍柏林立,花草相依,环境幽雅。著名的“东坡双槐”,传说是宋代大文苏东坡在定旅店做父母官司时亲手杆下的,现在仍然葱郁古朴。 开元寺塔: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高83.7米,全塔越向上塔径越小,层高越矮。塔身各层外壁内均有一周回廊,整个塔身犹如大塔中又抱着一座小塔。塔内保存有宋代壁画,砖雕斗拱,彩绘天花。回廊两壁有佛龛及历代名人题咏碑刻30多方,各层门窗雕刻的五彩祥云,象征着佛光普照。轩身于此,使人仿佛进入香火缭绕的佛门圣地。定州塔外观挺拔俊秀,威武壮观。宋代时定州是与辽毗邻的军事重镇,可登塔来观察敌情,故此塔又称为“料敌塔”。 古城定州位于保定西南50公里处,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商周以来,定州一直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Yun云2870
孙光宪(900—967),字孟文,号葆光子,家世务农。陵州贵平(今仁寿县)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有政誉。光宪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著述甚多。所著有《荆台笔佣》、《桔斋》、《巩潮》及《蚕书》二卷。所撰《续通历》,太平兴国初(976),以“纪事失实”,“诏毁之”。现存《北梦琐言》20卷,记唐五代政治、士大夫言行、社会风俗和词家掌故。孙光宪代表作:《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一位博学奇才、创解经书的著名学者、思想家,这便是世称武陵先生或君平先生的龙昌期。昌期字起之,号竹轩,北宋陵井监(今仁寿)人,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辛未岁(971),一生研读经书、讲学、博览群籍。 程遇孙 (?-?)字叔达,仁寿人也。累官太常寺丞、潼川漕使。少年雄于文,已而折节为南轩之学。范文叔居二江,所谓九先生者,先生其一也。先生有兄壬孙,官至雅州签判,亦躬行君子,与先生最友爱。及卒于官,贻书以玉环为诀。先生每见玉环,则呜咽流涕,其至性如此。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为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为著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宣统二年沈曾植仿宋刊本(简称沈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何栗(1088—1127),字文缜,宋哲宗元祐三年生于仙井监(今仁寿)瑞云山,何栗于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提举京畿学事,主簿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死后追赠为观文殿大学士。 虞允文(1110 —1174),字彬甫,南宁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仁寿县藕塘湾(今藕塘乡)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史称“六岁育《九经》,七岁能属文”。少时就读于县城瑞竹园,绍兴二十四(1154)年考中进士,先后作彭州通判,黎州、渠州知州,均有显著政绩。161年在采石矶率一万八千将士,击败六十万金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地多的奇迹。第二年,由秘书丞转至礼部郎,再调为中书舍人,参与国政。1961年11月6日,当毛泽东同志读到《二十四史·宋史》中记叙虞允文在民族危难当头,毅然率兵抵御外侵,最终以少胜多,取得采石矶大捷时,欣然提笔旁批“伟哉虞公,千古一人”,可见对其推崇之意 虞集,宋度宗咸淳八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272—1348),字伯生,仁寿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历官国子司业、秘书少监、奎章阁侍书学士、参知政事、封仁寿郡公。史称其“平生为文万篇,稿存者十二、三”。早岁曾辟二室,弟盘左室书陶渊明诗于壁,题曰:“陶庵”,虞集的右室书邵尧夫诗,题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兼工篆隶。《书史会要》称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说:康里子山评虞书“雄剑倚天,长桥架海”、“莺雏出巢,神采可爱。”李东阳云:“书家者流所谓人品高、师法古者,伯生殆兼而有之。”传世书迹甚多,有《垂虹桥记》、《不及入阁帖》、《奉记都运帖》、《书王氏草韵后》、《书儗岘台记》、《答翼之诗卷》、《与总管札》、《集欧辽碑》、《杂诗卷》、《诗翰》、《长洲县宣圣学记》等。兼精书论,著有《论草书》、《论隶书》、《论书》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 何卓,四川仁寿人,政和状元,曾多次上书揭露权臣王黼结党营私,专权误国,并最终以15条罪状参倒王黼及其同党胡松年、胡益等。金兵长驱直入中原时,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力主抗敌,并以尚书右仆射(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的尚书省长官)兼中书侍郎的身份取代唐恪为相,组织京师保卫战。京师陷落后,他与徽、钦二帝被掳往金营。被押往金国后,绝食而死 潘文华(1886—1950),字仲三,仁寿县文宫场人,生于光绪十二年报(1886)。18岁当二等兵,次年升上等兵,被推荐参加国术比赛,表演精彩,人称“潘鹞子”,提升为弁目队助教。1908年入成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被任为见习排长。1910年随新军入藏平叛,回川后任川军连长,继升营长、团长、旅长。1920年,刘湘军用困乏,潘以两万银元支援,自此刘潘紧密结合,刘委潘为川军第四师师长,后任重庆市市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潘文华奉命出川抗日,潘文华回川调为第二十八集团军司令、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解放军进军四川,潘文华会同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宣布起义,促成川西迅速解放。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潘文华曾多次捐款赈数本县灾荒.在重庆期间,曾指定自己开办的“补益大药房”免费为仁寿提供防疫药品,发散各乡。国民党强拉壮丁,他曾出假条据抵任务,减轻仁寿应征兵员数额。仁寿县国民兵团成立,为发展地方武装,潘文华与唐式遵合送步枪200支、了弹10000发。1937年,派3上连的兵力修筑仁寿县城至借田铺的公路,全长四十余公里,先后捐次银元11万元。潘又在文宫乡创办私立“文华中学”,为家乡培养人才。解放后,潘文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11月16日在成都病逝,终年64岁。 唐式遵 (1883-1950),字子晋,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仁寿县人,国民党抗日名将,曾任川军刘湘部队第二十一军军长,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民族生死存亡危局,唐式遵率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自作诗云:“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毛泽东同志曾对他以客观评价,说他在抗战期间,“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1937年冬天布防江南一带,一度统兵驻扎九华山。据《九华山志》:唐式遵于1942年8月间住宿祗园禅寺内。为激发全体将士和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毅然出资派人携刻“固我山河”这一口号。 石鲁(1919年至1982年),四川仁寿人。原姓冯,名亚衍,因崇拜石涛和鲁迅,改名石鲁。1934年入成都东方美专研习中国画,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大批反映人民战争的版画、年画、连环画等。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转入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其力作《古长城内外》、《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等,在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肖瑞华 (1946.7-2003.10.24)四川仁寿人。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在青海省西宁铁厂、西宁市重工业局、西宁市经委工作。1983年任西宁市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5年任西宁市委经济工作部部长。1986年任西宁市委常委、市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市委秘书长。1989年任西宁市委副书记。1994年任海西州委书记。2000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15、16大代表。2003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 黄汲清(1904-?),曾用名黄德淦,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四川仁寿人,1904年3月30日生。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获学士学位,1932年赴瑞士留学,先在伯尔尼大学,后转入浓霞台大学学习,1935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春回国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次年任所长,1940年任简任技正,1946年在北平编辑丁文江遗作,1947年回中央地质调查所主编中国地质图,同时兼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起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及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局长,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室主任。1958年任地质科学研究院(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后为地学部)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常委,后被选为地学部常委、副主任。 冯健吴 字太虞,又字游,四川省仁寿县人。师承王个符、潘天寿、褚乐三诸家,创办东方美专,长期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精书、画、篆刻,诗词。 杨汝岱,男,汉族,1926年12月生,四川仁寿人。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参加工作,相当高中文化。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四、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现亦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王守明,现代营销管理学者, MBA研究生,职业经理人,策划人,6PS定论理论提出者。1974年出生于四川仁寿县中岗乡,曾用名:王建明 ,毕业后在广东工作,擅长于现代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曾任中德合资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2000年主案策划山东鹏洋科技CIS策划;2001年主案黄川摩托战略策划。期间著有《现代企业战略与管理》;02年后定居于上海。致力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98年—2000任职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期间著有《现代企业战略与管理》;2000年-2002年任职广州天硕企业策划公司策划总监著有《小型企业策略与执行》; 2003年提出现代企业6PS定位。2010年策划执行中国画长卷《神州颂》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览会联合国信息发展网观展览。 2010年3月与著名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壶名家范伟群先生合作名壶--神州颂世博 2010年6月与著名根雕大师江道荣合作根雕《孔子》、《君临山野》参展2010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2楼-世界艺术长廊。
偶da幸福
汪禧成,1896年10月5日 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铁道信号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1953—1976年 任哈尔滨铁道学院教授。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电信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校系科调整,北京铁道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并入哈尔滨铁道学院,汪随即调入哈院继续任教。他最早提倡运、机、工、电设备合理配置,以提高行车效率;首先指导双线机电联锁闭塞(今称半自动闭塞)工程;组织创建新中国铁路第一个进路式继电集中联锁工程—粤汉线衡阳站,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他倡议在高校创办铁道信号专业和铁道信号器材专业,为中国铁路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罗海涛,铁路信号专家,中国移频自动闭塞技术开拓者之一。李相甲,男,1939年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64年哈尔滨铁道学院毕业。现任煤炭部沈阳设计研究院第一分院技术管理室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曾参加过若干座特大型露天煤矿和发电厂等国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并其中担任项目经理等有磁设计负责人。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铁道学院,铁道运输专业;2、1964年~1997年在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从事设计工作;现聘用单位,辽宁诚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李志义,男,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工管中心主任(原中铁三局集团副董事长党委书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八一毕业于我校工程专业;文印智,男,中铁三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华海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七七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专业;魏家君,中铁三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桥隧专家组组长,,八一年毕业于我校工程专业;朱瑞习,中水电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南京办事处主任、合宁线指挥长、沪杭高速铁路指挥长),1987年毕业于我院铁道工程专业;周张海,杭州地铁副总经理,1980年毕业于我院机械专业;张广基,中铁三局集团朔黄指挥部指挥长、副总经理兼朔黄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八零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专业。朱晓东,中交基建部副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我院铁道工程专业。刘维志,中国中铁海外副总经理,1981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曹永宪,中交三航局铁路处总经理,1986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荣树森,中铁上海工程局董事长(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1981年机械专业毕业。池洪君,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四公司纪委书记。赵惠忠,中铁十局三公司党委副书记,1982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于长海,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七公司董事长 ,1985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李奎双,广东省东南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 ,1987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郭毅先,中铁六局集团公司桥隧公司总经理殷积平,哈尔滨市委办公厅信息处副处长李长臣,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神延指挥长、宜万7标经理部经理,1989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赵喜德,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副总经理。哈铁学院在领导岗位上的部分毕业生名单 学生姓名 性别 入学时间 专业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志义 男 1978 铁工 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超英 男 1978 铁工 工程总公司干部部副部长 姜洪友 男 1978 铁工 工程总公司宏达公司总经理 王喜军 男 1978 铁工 中铁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兼正平高速指挥长 毕征才 男 1978 铁工 知铁公司总经理 刘志伟 男 1980 铁工 中铁工程总公司劳资处处长 赵庆武 男 1980 铁工 山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经理 骆方荣 男 1982 铁工 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琚一锋 男 1982 铁工 上海高速公路建设公司总经理 周荣 男 1987 铁工 广梅汕铁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周章海 男 1977 机械 杭州地铁副总经理 荣树深 男 1978 机械 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维志 男 1978 铁工 中铁总公司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张春胜 男 1985 铁工 中三局集团公司干部部副部长 田双贵 男 1980 铁工 中铁三局纪委副书记 李奎双 男 1984 铁工 三局二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晓东 男 1979 铁工 三局桥隧公司党委书记 汪伟 男 1982 铁工 四局六公司总经理 张民栓 男 1981 铁工 二公司副总经理 武贯军 男 1982 铁工 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白羚 男 1984 铁工 四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陈岩 男 1984 铁工 四公司副总经理 李培增 男 1986 铁工 四公司副总经理 王景河 男 1982 铁工 五公司副总经理 吴文选 男 1983 铁工 五公司副总经理兼胶济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刘金亭 男 1987 铁工 六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李林江 男 1989 机械 六公司副总经理、宜万 W12 标经理 于长海 男 1979 铁工 七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效军 男 1983 铁工 七公司董事、工会主席 赵国庆 男 1984 铁工 七公司副总经理 卫益普 男 1986 铁工 物贸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苏云生 男 1979 铁工 物贸公司副总经理 朱晓东 男 1985 机械 中交集团基建公司副总经理 田力 男 1981 机械 运输分公司天明实业公司经理 王甲义 男 1982 铁工 线桥分公司副总经理 张泉山 男 1984 铁工 线桥分公司宜万副指挥长 张克林 男 1984 机械 线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家铭 男 1986 机械 华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戴宇 男 1982 铁工 华北分公司副总经理 刘维志 男 1979 铁工 中铁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张新民 男 1987 铁工 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王新忠 男 1980 机械 三局北京联络处主任 石家志 男 1982 铁工 北京中铁隧道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项目经理 张万照 男 1982 铁工 北京中铁隧道建筑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裴清宁 男 1982 铁工 中铁一局人劳部副部长 王为 男 1982 机械 中铁四局六公司总经理 汪志成 男 1982 铁工 中铁四局四公司总经理 牛灵明 男 1982 铁工 北京方正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王盟 男 1983 铁工 中铁四局六公司副总经理 李清 男 1983 铁工 中铁四局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乔才 男 1983 铁工 中铁七局二公司项目总工 杨宝生 男 1983 铁工 中铁三局洛湛线总工 王道义 男 1983 机械 中铁四局一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 屈新虎 男 1983 铁工 河北省石家庄莱特公司总经理 李凤超 男 1979 铁工 中铁安质监察处副处长 任国金 男 1985 铁工 铁科公司工会主席 黄运成 男 1986 铁工 铁科公司经营开发部部长 宗强 男 1979 铁工 铁科公司副总经济师 王培军 男 1983 铁工 铁科公司项目经理 浑宝成 男 1979 铁工 铁科公司项目经理 曹永双 男 1985 铁工 铁科公司施工科科长 王建成 男 1981 机械 二处安检科科长 杜有 男 1982 铁工 二处副总经济师 赵喜德 男 1984 铁工 二处副处长 孙江 男 1984 铁工 二处桥梁厂厂长 张志刚 男 1988 铁工 二处项目经理 王根喜 男 1989 机械 二处项目经理 张名栓 男 1990 铁工 二处项目经理 赵长焕 男 1991` 机械 十局项目经理 贾晓光 男 1982 铁工 十局项目经理 赵田 男 1983 铁工 十局三处副处长 谢彦双 男 1987 铁工 十局三处副处长 陈显鹏 男 1989 铁工 十局三处纪委书记 赵惠忠 男 1979 铁工 十局三处昆明站指挥部指挥长 白全国 男 1983 铁工 十局三处人事科科长 俞建平 男 1984 机械 十局三处项目经理 史唯汉 男 1986 铁工 四处安检科科长 李陪增 男 1989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杨宝生 男 1985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陈立 男 1991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韩伟 男 1992 铁工 五处项目经理 曹永宪 男 1984 铁工 中交三航局铁路处总经理 叶立刚 男 1984 机械 六处项目经理 任乐静 男 1982 铁工 六处副处长 杨惠明 男 1983 铁工 邯郸工有限公司经理 赵凤鸣 男 1987 铁工 六处副处长 崔俊良 男 1989 铁工 六处项目经理 张颖 男 1982 铁工 六处安检科科长 雷维义 1982 铁工 六处处办主任 于长海 男 1982 铁工 第七工程处总经理 张永 男 1982 铁工 第七工程处副总经理 李林江 男 1989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张学文 男 1991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宋建平 男 1989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谢大圻 男 1986 铁工 华海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李军 男 1984 铁工 华海工程公司机械公司经理 曹培荣 男 1985 机械 华海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刘顺 男 1978 机械 青岛中铁机械公司总经理 吴文选 男 1984 铁工 铁三局胶新指挥部副指挥长 李长程 男 1983 铁工 神延指挥部指挥长 丁长岭 男 1980 机械 邯济指挥部指挥长 徐宝民 男 1985 机械 邯济指挥部党委书记 王朝义 男 1986 铁工 沈大指挥部副指挥长 赵常焕 男 1979 铁工 昆石高速公路指挥部指挥长 耿锦 男 1983 铁工 铁四局线桥处副处长 王孟 男 1979 铁工 铁四局渝怀线指挥长 吕翥林 男 1984 机械 铁四局指挥部工程部部长 秦成方 男 1980 铁工 省教育厅宣传部长 李达宽 男 1986 铁工 铁四局机筑段段长 潘龙江 男 1978 铁工 哈大客专黑吉段指挥长 许凯平 男 1991 铁工 哈局工务段技术室主任 冯世新 男 1991 铁工 哈尔滨物资公司科长 张定宇 男 1981 铁工 肇东市交通局副局长 高玉峰 男 1978 铁工 海伦市政府城建局局长 果金林 男 1978 铁工 海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吴继国 男 1978 铁工 上海联圣建筑公司总经理 刘明 男 1983 机械 大连会达建筑副总经理 魏家军 男 1983 铁工 内昆指挥部总工程师 刘长轩 男 1985 铁工 郑西 17 标指挥部副指挥长 张泉山 男 1986 铁工 郑西 15 标指挥副指挥长 梅丽华 男 1979 铁工 建筑处干部部部长 高润祥 男 1983 机械 建筑处总工 王德贵 男 1979 铁工 西南指挥部指挥长 常平 男 1985 铁工 西南指挥部经理 苏云生 男 1981 铁工 物资处厂长 张广基 男 1982 铁工 朔黄线指挥部指挥长 盖胜利 男 1984 机械 奥海通道指挥部总工程师 刘家铭 男 1984 铁工 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主席 杨佰和 男 1988 铁工 总公司上海机筑处经理 孙晓波 男 1989 铁工 肇东市司法局局长 王志和 男 1983 铁工 山河屯林业局纪检检查处处长 冯亚忠 男 1978 铁工 重庆办事处主任 朱瑞习 男 1984 铁工 上海浦东项目经理部经理 丁长玲 男 1980 铁工 墨左指挥部指挥长、党工委书记 刘晓宏 男 1985 铁工 天津快速路经理部常务副经理 李长臣 男 1986 铁工 宜万 7 标经理部经理 韩伟 男 1979 铁工 焦柳石怀项目经理部经理、党工委书记、工委主任 李广才 男 1983 铁工 渝怀指挥部总工程师 王朝义 男 1979 铁工 合宁线第一实验段经理部经理 王惠明 男 1977 机械 哈铁院副院长 刘高明 男 1985 铁工 郑州技校副院长、工会主席 薛继明 男 1983 铁工 铁三局党委办公室主任 陈农农 男 1984 铁工 湖南益阳电视台台长 荣茂华 男 1980 铁工 武汉宏桥监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董文圣 男 1981 铁工 宜万铁路监理公司总监 郭宪忠 男 1983 铁工 宜万铁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于华 男 1986 机械 哈肉联厂车间主任 卞东耀 男 1978 师范 省委机关 王少梅 男 1978 师范 哈铁党校教师 王钊 男 1978 师范 省烟草公司常务副总 张志刚 男 1989 机械 铁十四局项目经理 王冬 男 1990 铁工 铁十四局项目经理 黄峰昌 男 1992 机械 铁十四局党委宣传部 葛晓燕 女 1992 机械 铁十四局计划经营处 季红燕 女 1993 铁工 三局计划经营处 侯小枫 男 1988 铁工 浙赣线 4 标办公室主任 李逆非 女 1987 机械 中铁三局党委组织部 张忠诚 男 1988 机械 三局六处桥梁厂项目经理 韩殊 女 1989 工程 哈铁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李洪涛 男 1992 机械 哈铁学院办公室主任 李颖 女 1990 机械 哈铁学院就业实训处处长 牛志勇 男 1991 机械 上海快轨运营公司工程部主任 李建军 男 1990 机械 哈局科技开发公司项目经理 姜长峰 男 2000 工程 铁三局四处技术主管 赵瑞杰 女 1999 高铁 北京神华集团预算员 于林 男 1998 铁工 宁波机械租货公司项目经理 王宝刚 男 1998 铁工 宁波汇群建筑公司人事部部长 高新颖 女 1998 道桥 中铁三局四处预算员 邱绪发 男 1998 汽拖 浙江省支铁爆破公司经营部长 姜艳武 男 2001 高铁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技术员 朱彩丽 女 2001 检测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五处实验员 周杨 男 2001 高铁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技术员 陈淑君 女 2001 高铁 三局六公司技术员 邵支栋 男 2000 道桥 上海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 林长生 男 1999 铁工 龙建公司三处工程办主任 张景前 男 1999 地铁 北京知铁公司安质部部长、实验室主任兼结构工程师 段京伟 男 2001 铁工 中铁三局铁科公司技术员 刘金伟 女 2000 道桥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预算员 徐博 男 2003 轻轨 中铁二十二局哈铁建设集团公司技术员 石磊 男 1999 铁工 中铁三局六处技术员 刘生 女 2001 铁工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技术员 孔庆娜 女 2000 铁工 铁三局四处预算员 范宝明 男 1999 铁工 上海华海公司技术总主任 陈刚 男 2001 高铁 省路桥公司五处技术员 赵伟 男 2002 铁工 中铁三局线桥技术员 姜嘉弟 男 2002 铁工 中铁九局二公司技术员 布赫 男 2002 铁工 三局线桥有限公司技术员 方世明 男 2002 铁工 三局五公司技术员技术员 李国元 男 1999 高铁 铁科公司桥隧项目部技术员 周鹏 男 1999 高铁 中铁三局铁科公司技术员 吴国栋 男 1999 道桥 黑龙江双马明代集团技术员 李晶 女 2002 铁工 铁三院航测分院预算员 任铁群 男 2002 铁工 铁三院勘测院二队技术员 张永强 男 1999 道桥 上海华海公司技术主管 赵明 男 1991 工程 三局四处项目经理 王玉明 男 1992 工程 运输处项目经理 宋佳 男 1992 工程 中铁十四局二处技术室主任 王海峰 男 1993 工程 三局二处团委书记 宋超 男 1994 工程 三局六处浙赣项目副经理 谭志刚 男 1994 机械 三局线桥处项目经理 秦洁 女 1995 机械 北京 & 工程造价 & 编辑 吴新远 男 1995 机械 三局线桥处项目工会主席 吕 翌 宏 男 1997 机械 三局华海公司团委书记 肖斌 男 1997 工程 中铁上海租赁公司项目经理 王林明 男 1997 工程 西南交大土木学院 05 级研究生 贾伟杰 男 1998 道桥 铁十三局四处突击队队长 韦树江 男 1998 经管 长城集团项目经理 赵云飞 男 1999 工程 运输处太中银项目技术室主任 牛红强 男 1999 经管 北京建桥建筑公司技术员 王云飞 男 1999 地铁 中铁宁波租赁公司技术室主任 (此名单正在搜集中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