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6

XiangZong12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第二课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on黄月月

已采纳
四门,《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本科目分土建和安装两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下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主观题,在答题纸上作答;其余3科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造价师第二课

188 评论(11)

崽崽龙08

百度搜索:2018年造价工程师预习计划表新鲜出炉啦!

317 评论(8)

十年自己

注册造价工程师共考四科。想要注册造价师一共要考四科分别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第三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及第四科目“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分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安装工程4个专业类别,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专业。“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中的交通运输工程、安装工程共性内容为应考人员必考内容,其余为个性内容,作为选学、选考内容。交通运输工程的个性内容分为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两个专业组,安装工程的个性内容分为管道和设备工程、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组。【点击获取造价工程师培训学习资料】想要了解造价师的更多详情,推荐咨询中安建培,中安建培是一家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和企业建工人才培养的创新型互联网教育服务机构,其独家教辅材料是由教研团队、领域专家老师共同精心研发,多轮校审,全方位满足不同基础学员学习需求,多类教辅完美适配不同学习阶段;更有增值服务,为学员学习全过程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专心做课程,用心做服务,保证学员学习效果落地的同时拥有最优化的学习体验。【点击查询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

345 评论(9)

|烟、易戒

注册造价师要考4门课。分别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教材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管道和设备工程,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调整后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13版)仍分为四个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各一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扩展资料: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造价师

215 评论(9)

米勒时刻jj

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管理:是很多的基本知识的组合,就是说你要考试,首先基本的法规和基本的知识首先要掌握的很好,这是一个基础,所以这门课当然要首先来学,首先来学这门课程。二、建设工程计价这门课程,里边有很多的财务评价的问题,还有包括定额编制问题。这些问题很多考生反映没有接触过,或者是接触的很少,尤其是一些财务问题理解起来是比较头疼的事,那么这个科目我想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放到第二个次序来学,因为这个科目考试不仅仅涉及到第二科目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后边大家所谓最难通过的案例,这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如果第二门课程,造价的工程计价如果学的不好,那么学案例就非常的麻烦,很多的答题,包括一些表格说法,就没有印象,没有办法理解,所以这两个科目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先学管理,然后再来学咱们的计价。三、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技术与计量从2019年起将开四门专业课,一个是土建,一个是安装,一个是交通运输工程, 一个是水利工程。我们只需要选报其中一门就可以了,不管你选的是什么方向,这门课的难度都是比较大,主要是因为知识点繁多冗杂、记忆难度大,是造价考试中难度仅次于案例的一门科目。但是,由于计量的学习基本上和前两门基础课没什么关系,也不需要基础课的铺垫过程,所以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和基础课并驾齐驱开展复习,并且小编也强烈建议把计量科目要安排到整个复习周期中,因为它的知识点琐碎复杂,需要我们精读教材才能彻底掌握。四、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科目包含的知识面广,涵盖了造价管理、工程计价、技术计量三门课的知识点,加上考试全部为案例题,所以它也是四门课中最难的一门。案例这个科目必须是前边都学完了以后,你再来看案例的课程,因为你必须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以后才能去实际情况里去应用,所以说想考试的顺利,包括学习的安排顺序也应该是这样的,把案例放在最后,这是比较科学的进度安排。

12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