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9

怡安宝贝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二级造价师是自己报名吗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eap丶飞。

已采纳
二级建造师不需要公司报名,但是有些地方需要公司开工作证明和社保缴费中心的社保证明。

二级造价师是自己报名吗

162 评论(14)

岁月静好-静静

在当地人事考试网报名。造价工程师,是指通过各省自主命题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员。简介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命题并组织实施的考试制度。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均设置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拟定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科目的考试大纲,组织一级造价工程师基础科目命审题工作,并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级造价工程师

294 评论(9)

我爱蟹爪兰

二级造价师最快也要到三月份以后了,一般是考试前一个半月这个样子

358 评论(12)

aibeibei130611

报名二建的话,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直接在人事考试网报名,也可以公司统一进行报名,这两种都是可以的!要成功报名二建的话,需要中专及以上学历,工程及工程经济类相关的专业,且满足2年及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行业工作经验,方可成功报名!如果你有任意一项条件不够的话,一定要先想办法搞定!可以报考二建符合条件的公司有很多,工程类资质的单位主要体现在单位的资质或营业执照上,具有施工、安装、爆破、监理、工程咨询管理等资质,建筑单位是百分百具有的,其次像监理单位,工程咨询管理单位、造价单位,招标单位,房地产单位等都可以。补充下各省最新的二建政策,有的省份不限专业但会适当提高工作年限要求,可以参考下:一、审核社保的省份:北京、天津、江西、云南、上海、青海、吉林、安徽、湖南二、满足相应条件后不限制专业或学历的省份:江苏、安徽、重庆、河北、陕西、山东、浙江三、工作年限要求放宽的省份:安徽、新疆、陕西四、工作年限要求严格的省份:上海、四川、江西五、考试时间和其他地区不一致的省份:甘肃、福建拓展资料: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一)凡遵纪守法,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二)符合上述的报名条件,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的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免试部分科目:1.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个科目的考试。2.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三)已取得当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相应专业,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相应专业考试”。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12月31日。

158 评论(10)

我是不是很S

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各省自行组织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各省都不一样,可以关注一下当地人事考试网的通知。报考二级造价工程师最低学历要求大专。2022年二级造价师各省报名时间未出,可以参考下2021年各省的报名时间:拓展资料:2022年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一)取得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学历(或高等职业教育),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取得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二)取得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取得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三)取得其他专业类(门类)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105 评论(10)

军大大大

好难,2019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裸考了一把,不得行,题太陌生了,我也想找个好点的培训班复习一下,今年重新来一盘,朋友介绍了一个,开年了就去看看。

358 评论(12)

易买易得

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每个省市略有不同,具体报名时间请以当地人事考试网发布的报名公告为准!!!!目前仅河北省发布了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公告,其他省市暂未发布报名公告!!!

318 评论(15)

kimiko范范

二级造价工程师备考,首先要了解考试科目和考试题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次有针对性,跟着大纲走,才能事半功倍!最后,要做题,做真题。光说不练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而且很多科目都需要在做题中加强记忆。

2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