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7

墨小客s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国外副总经济师徐洪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xinrose

已采纳
重大项目投资正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5省份对外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吉林、河北、江苏、福建、江西等逾10省份投资总规模均超过万亿元。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投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扩大有效投资”成为重大项目攻坚战的关键词。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等成为投资热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PPP立法正在紧锣密鼓研究制定中,此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也有望加快推出。逾10省投资额均超万亿不少地方正将今年作为项目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从已经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25省份来看,至少有吉林、河北、江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广西、云南等逾10省份重大项目投资额超过一万亿元。记者通过官方信息获悉,东北地区中,吉林省今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184个,总投资16876.1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4478.5亿元。华北地区中,河北省实施省重点项目440项,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年计划投资8000亿元。华东地区中,江苏省今年安排重大项目240个,总投资3.5万亿元,其中实施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5225亿元。福建省重点项目1562个,在建1150个,总投资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8亿元。江西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安排276项,总投资101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3亿元。中南地区中,广东省2018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098个,总投资5.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00亿元。湖南省今年将建设168个重点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12万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3813亿元。湖北省已纳入省级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221个,总投资110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亿元。河南省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共1090个,总投资2.97万亿元。西南地区中,重庆市年度建设项目697个,总投资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云南省2018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000项,总投资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37.7亿元,较2017年增长24.3%。总体来看,2018年投资呈现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目前各地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期,有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执行总裁朱振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扩大有效投资”成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扩大有效投资”成为各地今年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词。其中,生态环保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已经成为投资重点。比如,河北省今年专门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440个省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191项,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共161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分别为39项、35项。浙江省第五批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工程项目有306个,项目个数占比46.86%,总投资3294亿元,总投资占比40.15%;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工程投资项目有271个,项目个数占比41.50%,总投资2724亿元,总投资占比33.20%。山东省则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110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类项目68个,高端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类项目31个,基础设施项目今年仅有11个。湖南省也开展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168个重点项目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主的现代产业项目为127个,占总投资额五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投资规模,但这次投资和以前有所不同,尤其是投资的质量优于以前,例如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对培育新动能的投资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等短板领域投资增加,说明在稳投资的同时,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王志刚还表示,扩大有效投资的途径是优化投资结构,压减低效无效投资。在优化的投资结构前提下,就很难出现以前的产能过剩现象,不仅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也能优化经济结构。PPP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值得一提的是,PPP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地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在今年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建设中,虽然仍有包括浙江、江西、贵州等省份推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但是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对此,徐洪才指出,一些PPP项目过去在操作上有一定失误和“变味”,地方政府为其兜底增加了杠杆率、债务率。王志刚表示,PPP项目库规范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带来的债务风险,避免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债务累积,保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谈到PPP上位法,朱振鑫表示业内期待已久,但考虑到上位法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去年征求意见后收到了许多有效建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中,还需要等待些时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PP条例立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PP的规范发展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地方政府巨大的融资需求。薛涛进一步分析称,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巨大,而地方在举债模式的规范下,融资手段变得相对缺乏。一些不具有运营属性,或者运营空间有限的不规范的PPP项目不但没有解决融资问题,反而增加了远期的地方隐形债务。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类项目交给社会资本做比交给平台做更有风险。“平台公司融资受挫,加上运营类项目投资范围有限,只能解决少量融资问题,这个客观原因也制约了PPP项目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目标的达成。”薛涛认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除了PPP之外,需要尽快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措施并完善顶层设计。薛涛还表示,地方投融资一方面是需求大,另一方面是不均衡。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改革需要再推进,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从宏观上看,财政平衡需要尽快从依靠周期性城市扩张下的土地财政收入,转向依靠更稳定长期的财税和价费。”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外副总经济师徐洪才

105 评论(9)

周小蜜99

人民币飙涨会率再创新高和老百姓有一定关系的,因为老百姓的消费水平高,所以这种说市场供求价格影响。。

347 评论(11)

黄小琼琼

和国税收入有关系,和全国GDP生产力有关系。当我们赚的钱都少了,国民综合收入降低了,物价不降,房价也不降,大家都买不起了也不想买了,那人民币涨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

171 评论(10)

小小mini罗

——“抓紧推进已纳入‘十三五’规划和东北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的项目建设”今年8月,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方案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项重大项目。  有经济学者认为,这127个重大项目既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点工程,也是针对当前东北经济开出的“稳定剂”,将为东北经济深化转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时间和空间。——“东北地区要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就是要让东北放下身段、好好学习。”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东北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问题。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沿海发达地区就是参照系。国家提出“对标”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管委会副巡视员项洪峰说,会议提出东北要与东南沿海省份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就是“对标”的具体办法。通过对口合作和干部交流,能够为东北引入新观念、新气象。——“出台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国企改革是东北改革中的一块“硬骨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近期东北特钢破产重整,再次凸显了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台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就是要对症下药,将这项改革提速,尽快焕发国企的新活力。——“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基金”梁启东说,东北发展以往靠项目、靠投资,新常态下要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基金”,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让东北从“等靠要”向“闯改创”转变。培育新动能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出新”。抚顺特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振天说,“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给出了东北振兴的定位。振兴东北不能舍本求末,要充分发挥传统装备制造业产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加快推广上海自贸区等的可复制经验”项洪峰表示,在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过程中,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已在跨境融资方面成功试水,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复制自贸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形成对改革的倒逼力量。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张万强表示,当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东北对外开放水平较低,这其中既有客观的外部环境,也有自身的体制机制原因。“打造面向东北亚的重点开放平台”“使东北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生力军”,前提是主动学习改革,以更好的经济环境,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拓宽发展振兴的路子。“好政策要有好执行,才能收获好效果”。金凤君说,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政策规划密集出台之后,关键是落实。东北上下要切实行动起来,坚定信心破困前行,努力在“十三五”开创出一个新局面。

23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