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3

summaryzhen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考经济师的好方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ue-taste

已采纳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不中断,切记不能把宝押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那样就没有回旋的余地,要尽早的完成学习计划。尽量做到将知识点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2020年初级经济师新教材变化解读已公布,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要注意书中是否有删减或新增的地方,避免错过新知识。多看视频网课,多看书,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询问。且在学习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方便后期学习时能够快速找到知识点。其次,要懂得利用资源,可以报班学习,不要自己埋头苦读,边听课边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授课时会突出重点、难点,学习就变的很有针对性,避免自己盲目复习走弯路。最后,一定要做习题和模拟题,通过做题可以发现哪些知识点还没完全掌握,这样就能及时补上。同时通过做模拟题,能掌握考试的时间,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以免考试时手忙脚乱。

考经济师的好方法

332 评论(14)

好食物一起分享

报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者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同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二)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经济专业助理资格满4年;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6年;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4年;4、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结)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2年;5、获硕士学位,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年;6、获博士学位。按照你目前的情况,只能考初级!

199 评论(14)

maggiemouse

经济师中主要考《经济基础》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目为单选、多选;《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题目为单选、多选、案例分析(以不定项选择的形式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考点分布广、题量大。所以各位考生要有针对性的复习,要根据各科目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区分不同的复习重点。另外,可以通过做真题来查看各科目的出题重点和命题趋势,这样会大大节约你的时间,帮助你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想刷题的话,可以下载来学宝典APP,有在线题库和学习视频,可以帮助大家从基础入手,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讲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354 评论(9)

爱家薇薇

“经济师考试”的全称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就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免费领取》》》最新经济师备考资料,助你一年过2科!目前,经济师考试共设置3个级别,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均实行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初级与中级经济师考试均设有2个考试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在连续两年内参加2个科目的考试并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高级经济师考试设有1个考试科目——《高级经济实务》,考试题型均为主观题。在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后,考生需在5年内参加评审并通过,方可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否则,需重新参加考试。优质体验课开始报名了!详情直接戳》》》经济师限时特惠课程以上就是与【经济师如何考?】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经济师频道。

199 评论(12)

wo洒脱小姐

制定计划备考初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复习备考重点。考试虽然范围比较广,但还是可以“划重点”的。现阶段应该重点突击、突破高频考点、新增变动知识点等。其实不要太担忧没有复习到的考点考试出了怎么办?而要保持平常心。把复习到的每一个考点都扎扎实实的学透,做到是重点突击的知识点出题必会。切记不要追求做题的数量一道道的做,做一道会一道。合理安排时经济师要求两年内两科必须全部通过才有效,所以考生在备考试应该合理安排两科的复习时间,根据自身的实际合理安排。特别提醒大家,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也就是说当你记完这部分后,你要在短期内重温一遍,然后再过一段时间重温一遍(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加,间隔时间也可以增加)。绝对不要先看完这科,然后完全放下狠狠地啃下一科,等你啃完再回来第一科,你会发现好多东西你都忘记了,甚至由于没有及时巩固而觉得完全没有印象,得不偿失!总结笔记做题过程中遇到问题、心得、方法,一定要及时总结整理,做笔记!!!需要巩固的就及时回归教材,需要答疑的就及时向老师请教。在做题时,要独立思考分析,不要依赖答案,切记不要做一题看一题。尤其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提高做题效率,提高备考效率。标准答题套路备考中你会发现好多好多的原则、特征,如果不认真看书仅凭常识理解往往就会出错

23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