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7

小公主的小公猪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考霸经济师学霸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败家小歪歪

已采纳
看到他的样子,第一印象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喜欢他的人! 一是欣赏他的努力。寒门出贵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这份好学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无数躺平的人。通过读书获得成绩,来改变命运,他的故事是一个传奇且励志的故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是他的人生,他的主场,他的坚持!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能够将他击倒!二是欣赏他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他是一个用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他是个心无杂念,内心单纯的人。试问谁有这样的毅力和坚韧,把一件枯燥的事情坚持十二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对他的最真实的写照,像一个孤独的苦行僧,独守着自己的拿一份信念。他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被人尊敬和认可。三是欣赏他的能力。“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他能考上西南政法大学,足以证明他并不是盲目的坚持高考,而是有学习能力考入一所重点的好大学。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你坚持下去能过获得成功,这种能力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四是欣赏他的不忘初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初的梦想,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这是他的使命,他的信仰。无法想象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这么多年的艰辛与磨砺涌上心头,他的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情感。毫无疑问的是,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毕业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他的品质是优良的、内心是强大的、能力是出色的!所谓众口难调,有喜欢他的,也有不喜欢的。认为他浪费了大好的光阴,应该早点工作,不应该执着于究竟读哪所大学,能力好工作以后一样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自己认为在做正确的事,并且不后悔这就足够了。人生短暂,何必纠结,放手一搏,岂不快哉!为唐尚珺加油喝彩,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定会有彩虹!fighting!

考霸经济师学霸

114 评论(13)

蛋塔阿姨

四川考霸张非,考上2次清华、1次北大、1次复旦,后来怎么样了?

213 评论(15)

张轶群123

高考是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整个人生的旅程中,它没有那么重要。2021年高考在即,关于高考的话题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名33岁的广西男子,即将参加人生的第12次高考,他的经历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让我们来简单描述一下他的经历。高考12年唐尚珺出生在广东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靠卖甘蔗为生,在他读书期间,他的三个姐姐先后出嫁,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想摆脱这样的生活,在他的认知里,考上名校是唯一摆脱这种生活的方法,于是他的高考之路开始了。2010年第1次参加高考,他连三本线都没有达到,但是他考上了专科,父母用卖甘蔗的钱为他凑足了学费,送他进入了专科学校,但是他不甘于过这样的生活,于是他瞒着父母从学校退学,选择了复读。2011年第2次参加高考,此次他的分数线超过了三本线10分,但是由于三本的学费太贵,他选择了放弃,继续复读。2012年第3次参加高考,这次他的分数超过了二本线,但是没有他心仪的学校,于是他再次选择复读。在这期间,父母以为他在上大学,仍然定期给他打生活费,而这些生活费也是他复读期间生活费的来源。2013年第4次参加高考,他的分数线又过了二本,但是这一次志愿没有填好,没有被录取,他再一次选择了复读。这一年在大家的眼里,他应该大学毕业了,但是他仍然在复读,为了装得像一点,他咬牙给孩子们包了压岁钱,并且给了父母500元的孝敬钱,说是自己上班赚的,在大年初七他就匆匆离家了,谎称自己在上班,其实是回到学校继续复读。2014年第5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有了长足的进步,直接过了一本线,并且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是他心仪的是北京的学校,也是再次选择了放弃。2015年第6次参加高考,被吉林大学录取,但是由于他不接受专业调剂,于是再次选择复读。虽然仍然在念书,但是他并不是完全没有经济来源,学校对于他这样的复读生不仅不收费,还有额外的补贴,超过一本线每个月补贴300元钱,超出一分多给2块5,所以他大约能拿到400多块钱的生活费。2016年他第7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是北京的顶级名校,但是他的目标却是中国科技大学,但是老师和朋友们都劝说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可嘉,但是等到你毕业了,会发现所谓名校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老师和朋友们的劝说起到了效果,于是他回到家中坦白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并且将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书交给了父母。意料之外的是并没有人责怪他,他的堂哥还对他说中国政法大学好,毕业之后你就风生水起了,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学习,但是他的心思都放在了父亲的身上,报纸上一所高中的招生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对于能够达到一本线的学生奖金高达2万元,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则奖励20万元,为了父亲的医药费,于是他再次选择退学。2017年第8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砸了,只有570分,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2018年第9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了619分,不过仍然没有被梦想中的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于是他又一次复读。2019年第10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了646的高分,而且被重庆大学录取,但是中科大已经成为了他的执念,他又一次放弃。2020年第11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砸了。2021年第12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不知道他将做何选择。执念唐尚珺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他的选择却不值得提倡。人生能有几个十年,高考在学生时代确实很重要,但是纵观整个人生历程,高考只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它不是决定你人生精彩与否的唯一因素,虽然它很重要,但是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唐尚珺的同学吴善柳也是一位参加了十几次高考的名人,比较幸运的是2014年吴善柳被清华大学录取,但是毕业之后并没有良好的适应社会,最终选择在郑州某中学做老师。在我看来,唐尚珺并不是执着于名校,他是在逃避社会,他没有办法适应大学的生活,相比步入大学,甚至步入社会,他更习惯于高三的状态,所以这10余年来他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复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已经步入中年,而他的母亲已经到了古稀之龄,而他与自己的父亲已经天人永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没有尽到做儿子的义务。我希望他这次能取得好成绩,从偏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社会,尽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

211 评论(10)

复方氨酚

号称“四川考霸”的张非,考上2次清华1次北大1次复旦,作为“高考专业户”,他也最终是泯然众人矣,并没有一番大作为,到现在已经没有跟他相关的消息,不得不承认,这位曾经的高考学霸如今也被淹没在人群当中,成为了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下面小匠老师就跟大家介绍张非这位传奇的高考学霸,看看大家能从他的身上学会什么。多次参加高考,考入名牌大学张非在高考界之所以这么有名气,主要是因为他曾多次参加高考,而且连续几次都考上了国内名牌大学,被认为是“四川考霸”、“高考钉子户”。张非一共参加了4次高考,而且每一次都考出了相当优异的成绩,第1次参加高考,他考入了复旦大学,但是由于对复旦大学这所大学不感兴趣,张非于是就放弃了入读复旦大学的宝贵名额,复读一年之后,张非再次参加高考,考出了606分的高分,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被北大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所录取,但最终他没有从北京大学顺利毕业出来,因为学分不达标,没有顺利毕业。经历了两次高考之后,张非依旧是没有放弃,被北京大学退学之后,张非决定第3次参加高考,而这一次他更考出了703分的高分,这次他考入了清华大学,但是也没有能够顺利毕业,因为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张非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业上,沉迷于打游戏,最终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被清华大学劝退。连续被清华北大劝退,可是也没有打击到张非的信心,他又决定第4次参加高考,经过复读之后,第4次参加高考他又考出了677分的高分,也成功被清华大学再次录取,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因为已经被劝退了两次,张非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便把心思重新放回到了学业上,最终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多次参加高考备受质疑张非多次参加高考,被称为“高考钉子户”,而这也让人产生了质疑,有的人认为他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多次参加高考,并非是真正的想上大学,对于人们的质疑,张非并没有给出回应。但对于张非4次参加高考,而且都能够考上国内的一流高校,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毅力,而从张非的身上我们主要学习的也是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然,对于张非因为沉迷游戏当中,荒废学业而被清华北大劝退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考上了大学就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不要辜负了父母对于自己的期望。那么对于“四川考霸”的张非,他四次参加高考,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当中留言交流。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击关注!

203 评论(15)

单色的星空

2001年,在复读一年后,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下称“北交大”)。清华大学距离北交大不吴善柳远,开学报到的第二天,他便参观了清华大学。2007年,开启了复读之旅,并于当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接下来几年,他考取了一些名校,但都不是他理想的清华。2011年,吴善柳到浦北中学复读,并考上了北京大学。在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圆梦,并会去读北大的时候,吴善柳做了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决定:放弃北大,继续复读。2014年吴善柳参加高考,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吴善柳表示8月底,他将去清华大学报到,除了录取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外,他还想选修经济学专业,因为他对数字很敏感。32岁的广西“考霸”吴善柳,26日带着简单的行囊,登上10时35分由南宁开往北京的列车,向清华大学出发。过去多年,吴善柳曾10次考上大学[3] ,甚至被北京大学录取,却依然选择复读,被称为现代版“范进”[4] 、“考霸”、“高考专业户”。8月上旬,此前因阑尾炎住院的吴善柳刚出院,就到其复读的母校钦州二中领取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拿到通知书,吴善柳就赶紧购买火车票。尽管提前买票,但吴善柳还是未能如愿买到卧铺票。此次,他将乘坐近26个小时的硬座列车赶到清华大学报到[5] 。参加完新生入学典礼后,吴善柳将和众多“90后”新生们一起参加为期20多天的军训。[6]

19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