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巴狼外婆
小苏果果
上海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郭秉文、创始人之一马寅初先生(上财校园内还树立有马寅初的塑像)经济思想史研究代表人物是胡寄窗先生。本人是财大的学生,对于母校还是有着深深的自豪与骄傲,说起上财的名人,以上都是财大历史上的名人。图为马寅初先生。说到近期的名人,想是大家都不会忘记最近很受关注的张勇,是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2018年年9月10日,马云宣布2019年9月10日将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由张勇接任。张勇先生达到的成就也是无数财经学子的向往,也都是可以津津乐道谈起的厉害学长。还有现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部长级)的谷澍,也是财大走出的名人。1998年3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谷澍是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及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委员,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非执业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这些优秀的学长们也激励着无数财大小学弟小学妹努力奋斗,争取以师哥师姐为榜样,在未来打拼出一片天地。只有努力奋斗,前人的成功是对我们的激励,在优秀的基础上努力奋斗,靠自己的打拼,也能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自己领域的“名人”,加油吧,财大人!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月影星云
天大萌新来答啦~冯骥才知名校友当然逃不过我们的冯骥才冯教授了,天大老校区还有一个专门的冯骥才文学研究院呢。--冯研院一景冯骥才从2001年开始担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社会学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院长。冯院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称为是冯骥才的“四驾马车”)。现在还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冯院长一直坚持“文化体验是文化学习的一半”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学院博物馆化”。现在位于老校区的冯研院不仅建筑风格现代典雅,而且院内环境风景如画,俨然是天大一景。杨浩涌--天津大学杰出校友、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在2015届毕业典礼上致辞杨浩涌学长在1996年获得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获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在回国之前,曾于硅谷世界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Juniper Networks核心开发组从事研发工作,并创办Tromphi Networks并任CEO。现任北京飞翔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是赶集网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杨浩涌学长作为优秀的校友企业家,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大力支持,作为职业生涯导师入驻天大的创新创业基地,还会给同学们带来分享讲座,暑期还会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推荐阅读杨浩涌在北洋大讲台的讲座分享:《我的学习与创业之路》张太雷--共产国际中国第一人--老校区太雷广场上的人物雕塑在天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太雷路,有一个太雷广场,它们都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毕业于北洋大学的张太雷而命名的。张太雷(1898—1927),大学用名张曾让,参加革命后,初名张春术,后改名为张太雷,其寓意是愿作晴天霹雳,给黑暗的旧社会以雷劈般的打击。清宣统末年(1911)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州府学堂。张太雷与瞿秋白是同窗好友,并与瞿秋白一同寻找真理,一同走上革命的道路。1915 年9 月,张太雷考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班。在预科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同年9 月顺利升入北洋大学法律学门乙班学习。上学期间,条件非常艰苦,他住的是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屋。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为了生存,他在法律教授法克斯主办的《华北明星报》担任兼职翻译,靠翻译英文稿支持学业。“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他与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样,努力寻求救国强国之路。张太雷在天津北洋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了我国早期的青年学生运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天津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在,学校党建还有专门开设的“太雷班”为优秀党员进行集中的学习培训。
我们家懒格格
下面的答主回答的都是家喻户晓级别的知名校友,我觉得也有必要回答一下相对不是特别出名但是贡献很大或者很有影响力的校友嘛~1. 谭旭光(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提起谭旭光,天大的同学都知道学校有以他命名的奖学金。而事实上,谭旭光对潍柴的贡献不可谓不大,现在校友力量也提供给了机械学院的同学们很多去潍柴实习的机会。本潍坊人表示潍柴在潍坊本地的影响力也是很大。2. 李荣融(曾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委员)李荣融可能是天大少有的在政界比较有影响力的校友,也是天大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名誉院长。3. 彭一刚(中国科学院院士)说到天大建筑就不得不说彭一刚院士,是在建筑学界很有名的一位院士。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北洋纪念亭、建筑学院楼、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以及山东威海刘公岛的甲午战争纪念馆都是彭院士的作品。有兴趣的可以注意一下卫津路校区中轴线上的北洋纪念亭和建筑馆,风格和谐而鲜明。中轴线上的敬业湖和求是亭,远处的是建筑学院楼建筑馆北洋纪念亭,学校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建的,跟新校区新建的略微不同4. 崔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毕业于天大建筑学院的院士,在民用建筑方面影响力较大~5. 李兴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也是新校区体育馆和一些其他建筑的设计师。新校区体育馆,虽然同学们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另外还有各行业的专家,相信很多专业的同学都听说过自己专业的校友资源。以港口为例,很多业界大牛和资深专家都是天大毕业的,包括但不限于各个大型设计院、航道局等。天大的最近两任校长,李家俊校长和钟登华校长,也是毕业于天大。
勿忘归途
天大的著名校友有很多呀,除了题目中的马寅初,还有张太雷、姚树人、茅以升、赵天麟等等,都是新生在刚入学时就会“认识”的“老朋友”,但这里我要介绍另外三个人:徐志摩、侯德榜、李兴刚。一、徐志摩大家也许会奇怪:徐志摩不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吗?但事实上,徐志摩是在1916年来到天津的北洋大学(也就是天津大学的前身)预科班攻读法科。次年系别变动,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创作的作品自成一格,影响深远。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他不但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也对民族命运有着深刻思考。我想,天津大学一直强调的家国情怀一定也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吧。二、侯德榜说到侯德榜先生,就不得不提到民族的骄傲:侯式制碱法。侯德榜先生曾经在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天津大学的化工专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傲视群雄,不知也是不是一种缘分呢。三、李兴刚时间一晃到了现代~李兴刚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系,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曾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奖。08年奥运会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就是由这位校友担任总设计师。天大作为“建筑老八校”每年都输送出大量建筑人才,李兴刚也正是在天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才有了现在的辉煌成就。天大人的性格大多务实踏实,在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地奉献,也许并不为人所知,但同样值得我们尊敬。总而言之,欢迎你来这里,成为天津大学下一个骄傲!
爱画画的兔子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其实有许多优秀的校友,下面只说几个1华夏证券原董事长、总经理邵淳,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6年毕业。1993年华夏证券公司成立,因为工商银行和华能集团均为华夏的大股东,经两家协商后,将邵淳调过去做总经理,1996年晋升为华夏证券的董事长。证券公司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新兴事物,无论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都存在不少问题,邵淳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华夏的投行业务带到了行业顶峰。1997年,又把华夏的综合业绩做到了业内之首,成为中国证券业当之无愧的老大。此时的他意气风发,做事情时不仅大胆,而且带着豪迈侠气。1996年底的一次义务秘密救市则是他至今仍引以自豪的漂亮的一仗。2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锋,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财会专业。1986年,原兵器工业部在其下属的二百多家企业中选拔符合“四化”要求的人才。经过层层严格的考察,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兵器工业部财会司副司长,分管部属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1998年4月,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他离开军工行业,来到华夏证券公司任总会计师。2007年初退休后,他受邀继续从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工作,现为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的总会计师,能够理解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所以愿意在协会里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为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事业发展而尽自己一份力量。3中央银行行长戴相龙,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自1995年以来,戴相龙担任了7年半的央行行长,在参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7年多来,不管是1998年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补充资本金,还是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银行14000亿元不良贷款;不管是开始对信托业的第5次清理整顿,还是对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戴相龙为防范金融风险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中国有效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功不可没。对于戴相龙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所作的工作,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曾经亲口嘉许。4北京市税务局原副局长张富珍,1949年6月毕业于华北财经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前身)税务系。从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分局、财政局办事员、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到西城区政府财政科长、西城区财税局副局长,再到西城区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西城区副区长,后又到北京市税务局任副局长。张福珍虽然换了多个岗位,但一直在税务及相关领域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成绩,被北京市民推选为第九届市人大代表。他所在的西城区财税局曾被评为全国财政、税务系统先进红旗单位,全国财贸系统28面红旗之一。
gengxiewei
上财走出去的名人还是很多的,这里列举一些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周有光先生于1952—1955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当时叫做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教书并兼任研究室主任。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周老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50岁之前,他是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50岁之后,他才开始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老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字。张勇,男,1972年出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始成员。张勇是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投资专业1995届毕业生。作为中国第一届证券专业的大学生,张勇毕业后即成功签约上海巴林银行。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先后在安达信、普华永道、盛大等就职。2016年10月张勇曾回校发表《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主题演讲。他提到,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同时也收到一些证券机构及银行的offer,但是他不甘于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工作强度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职业的起点。之后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入和渗透,他放弃了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机会,毅然加入到当时还属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也就是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张勇说:“给自己一点不舒适,做一点不熟悉的事情,承担那么一点点风险,最终给自己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发展和未来。”田惠宇1987年7月,上海财经大学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现任招商银行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行长。谷澍199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汉朝文帝
旭泓全球光电是台湾第一家由外资和台湾业者合资 成立的太阳能电池厂,其中的外资即旭泓目前的技术团 队,包括旭泓营运长 (COO) Ted Szpitalak 、技术长 (CTO) 戴熙明以及首席科学家 (CSO) Dr. Bruce Beilby ,持股约 30-40%,而参股的台湾业者中,最知名的就 是中美晶。 中美晶总经理徐秀兰表示,中美晶持有旭泓股份约 10%,而旭泓让中美晶印象深刻的特色有三。首先是「 快」,从一开始装机到量产产品转换效率达 18.1%,只 花了10个月时间,而毛利率更是快速到达 2 位数,在今 年第 3 季税前获利就已转正。 其次是「高」。徐秀兰说,目前太阳能业者全部以 高效率为重要方向,旭泓一开始就往高效率产品走, 3 个季度后的第一代电池转换效率就达到 18.1%,相较目 前业者要高,表现相当可圈可点。 第三点对中美晶更具特殊意义,就是旭泓的财务表 现非常亮眼,虽然总体产量不大,但第 3 季总体表现, 不管毛利率、成本控制和财务表现,在台厂中表现可说 相当好,不管是以夥伴或是投资者角度来看,旭泓都很 重要而杰出。 旭泓的杰出表现,应与其深具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 背景的技术团队有密切关系。营运长 Ted Szpitalak 早 年就在马丁格林团队中,负责推动太阳光电商业应用; 技术长戴熙明也是师承马丁格林;而首席科学家 Bruce Beilby 则是新南威尔斯大学物理学博士。 旭泓能以关键性自主技术,自行建构太阳能电池生 产线,成本相较整厂输入 (turn-key) 大减逾 2 成以上 ,这 3 位核心技术成员功不可没,而他们在太阳能产业 界经历也相当引人注目。 Ted Szpitalak 在 2001 年为施正荣开创无锡尚德 (US-STP) 的重要成员,后又协助开创南京中电,2005 年则担任河北晶澳太阳能(JA Solar;JASO-US 设备采 购主管。Bruce Beilby 也曾任晶澳太阳能、南京中电 的首席技术顾问,主要负责设备维护。 旭泓技术长戴熙明博士,与中美晶总经理徐秀兰同 是杰出的女性太阳光电科学家,曾任晶澳太阳能首任技 术长,同时也为晶澳太阳能开创成员之一。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位於河北省甯晋县308国道晶龙工业园内,是一家年轻而又有潜力的现代化光伏企业,成立於2005年5月,是由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光电科学工程公司、澳大利亚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单晶矽棒、矽片,高效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加工、制造和销售,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被列为河北省20家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之一。 晶澳公司以“创造能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秉承“科技创新,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在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积极谋求以品质创造差异化的战略决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 力争建成国际一流,技术规模领先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为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人类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是一家年轻的现代化光伏科技企业。公司位於河北省甯晋县高新技术开发区晶龙工业园内,距省会石家庄68公里,北京30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公司是由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光电科学工程公司与澳大利亚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1.2亿元人民币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河北省20家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之一。公司主营单晶矽棒、矽片、高效太阳能电池以及元件的加工、制造和销售,是国内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科学家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欧洲,他们多年来从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开发与研究,在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公司立足河北,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致力於将产品做优、将企业做大。公司全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能矽片、电池和元件生产线,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预计到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把本公司建成国际一流,技术领先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董事长靳保芳先生,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和高级经济师。靳先生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甯晋县政协副主席。多年来,由於工作卓著,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全国最高荣誉,并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县的各种荣誉。 靳先生是晶龙单晶矽工业园的创始人,是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领导的晶龙单晶矽工业园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单晶矽生产基地。 总顾问、董事任丙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资讯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无线通讯专业,1972年调入河北工业大学一直从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任教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学术委员会委员,SEMI中国标准化半导体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总经理杨怀进先生,1985年在上海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澳大利亚MCQUARIE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先后於2000年和2004年融资成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戴熙明博士,1988年开始师从马丁格林教授,1989年获得太阳能电池专业博士学位,其后成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的资深科学家,是该中心从事高效P型、N型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核心科学家之一,发表过数十篇国际水准的专业论文。 副总经理闫京存先生,本科学历,曾任甯晋县经贸局副局长,长期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现负责公司总务,人事和公共关系。 设备维护科学家BRUCE BEILBY博士,1984年获得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重要设备开发和维护工程师。 设备采购主管TED SZPITALAK先生,1974年获得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从事澳大利亚国家核能研究数年后回到新南威尔士大学成为太阳能研究中心的设备支援科学家,2003年荣获大学校长服务太阳能研究行业22年嘉奖,2001年成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