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芝士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第三条 农业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第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与农业普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农业普查工作。第五条 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公室)和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以下统称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依法提供的农业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第六条 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第七条 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农业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严控制支出。第八条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时。特殊地区的普查登记时间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可以适当调整。第二章 农业普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第九条 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 (一)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 (二)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四)村民委员会; (五)乡镇人民政府。第十条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如实回答普查人员的询问,按时填报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推诿和阻挠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第十一条 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十二条 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情况。 前款规定的农业普查内容,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第十三条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第十四条 农业普查采用国家统计分类标准。第十五条 农业普查方案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订。 省级普查办公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农业普查附表,报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第三章 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第十六条 国务院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作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成员单位,参与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第十八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普查办公室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普查工作,由军队、武警部队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普查工作,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萱萱小宝
你好,经济普查,逢3和逢8年份为经济普查年。经济普查,是指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所进行的全面性调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七条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除2004年条例发布第一次经济普查为2004年外,以后逢3和逢8年份为经济普查年。
开着拖拉机飚车
5年呀中国经济普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开展经济普查的目的。开展经济普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为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提供大量翔实的统计信息。这对于改革我国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本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了除农业外的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875个行业小类的全部经济活动。根据这次经济普查的初步汇总结果,全国有500多万个法人单位、700多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4000万个体经营户参加了这次普查报表的填报。由此可见,这次经济普查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 3.经济普查采用的调查方法。本次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即由调查员对所有经济普查对象登门入户进行逐个调查。在全面登记阶段,个体经营户的户数和从业人数也是采取逐户登记的办法。考虑到个体经营户点多面广以及各地区的不同情况,为减轻工作量并确保数据质量,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一部分地区采取了全面调查,一部分地区则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4.经济普查的内容和表式。本次经济普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单位的基本属性、从业人员数量和构成、资产和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普查表式按照调查对象的不同类型,设置了法人单位调查表、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和个体经营户调查表。其中,法人单位又按不同行业和规模设置了17套不同的表式。 5.经济普查采用的统计标准。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通行规则基本接轨的现代统计体系,是本次经济普查的既定目标之一。中国这次经济普查共采用了18个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以保证经济普查资料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