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1

黑糖丸子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考试增值税怎么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leepworm88

已采纳
这就要看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还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销售收入/(1+3%)]*3%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造价师考试增值税怎么算

310 评论(10)

超级飞侠包警长

1、一般纳税人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基本示例: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进项税额=1700元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应纳税额=3400-1700=1700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扩展资料:一、起征点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1、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二、税制改革中国自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于1984年、1993年和2012年进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基础的。第一次改革,属于增值税的过渡性阶段。此时的增值税是在产品税的基础上进行的,征税范围较窄,税率档次较多,计算方式复杂,残留产品税的痕迹,属变性增值税。第二次改革,属增值税的规范阶段。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结合了大陆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征税范围,减并了税率,又规范了计算方法,开始进入国际通行的规范化行列。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现代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

297 评论(12)

广州文仔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价与不含税价的转换不含税价=含税价/(1+征收率)=X/(1+17%)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不含税价*税率 =X/(1+17%)*17%扩展资料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中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

95 评论(10)

大璐璐131483

回答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您好,这边很高兴为您解答。含税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单价是不是含税,要看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双方订立的合同是不含税价,那么含税价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如果双方订立的是含税价,那么不含税单价=含税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含税价格中的税一般指增值税,含税价是包括增值税在内的价格。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对应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对应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其中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 更多6条 

80 评论(11)

蔷薇朵朵7

增值税的计算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 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99 评论(15)

贪吃的双鱼宝宝

合同价含税200万,现在各种材料票总共可以开到110万” 进项税8万进项税8万,销项税=200万÷(1+9%)×9%=165137.61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85137.61元,附加税=增值税×12.5%=10642.20元应交所得税=(200/1.09-110-1.1-60)×25%=3.375

25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