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逛吃
我这样说是不是表示笔者赞成,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就像前一、二十年造成的“经济学家满大街跑”那样,多得来实在是数也数不清楚的,当然亦不是,因为那是一种“社会错觉”! 所以我的真正观点是,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肯定不止5个,但是也不会多到哪里去,“若与真正的”这三个字一对号,肯定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 “经济官”并非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其中还不乏那些当官指定的、自己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大前途削尖脑袋往官场上钻的“经济官”,这些人离“真正的经济学家”就更远的了……就是因为有官帽子的光环和“掩护”,人们就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二个“社会错觉”是,有的人将凡是在前几年在主流媒体上到处喋喋不休作指点江山的报告、并且垄断了媒体话语权的经济学教授错认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的确是这样,看一看有些经济学教授那种离开了他们中国的改革是无法进行的架势,实在是有点吓煞人,不过现在人们都已经明白了,这是前一、二十年中国社会患上的一种名叫浮躁病反映,而且这些“经济学教授”真还有点缺乏自知之明,拿出一副包打天下的架势来,不管是不是自己专业的,是不是自己研究范围的,什么问题都敢说,什么问题都敢开“药方”……久而久之,由于媒体的“造神”功能和名人的累积效应,人们就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三个“社会错觉”是,人们往往将那些留过洋、怀有一肚子洋墨水的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这源于国民的崇洋症,“文化大革命”前,崇的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一套,改革开放后这一套不管用了,就出现了一批留美、留英、留日的“海归经济学人”,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的,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嘛!然而有那么一部分“海归经济学人”却主张全盘西化,硬要在中国实施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放出种种谬论,什么“代价论”,什么“烂苹果论”,什么“冰棍溶化论”,什么“社会财富向精英倾斜论”,正因为这些人“满腹经论”且占有媒体的话语权,再加上他们特有的“经济社会地位”,正还唬住了一大批地方领导,依靠权力硬性实施再加上他们的种种荒谬理论,结果是没有多久就将大部分国有企业“转制”了,如今社会为什么矛盾那样凸显,就是与这部分“海归经济学人”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分的。想一想,这部分“海归经济学人”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吗?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四个“社会错觉”是,人们往往将那些善于“注释”官方文件的“经济学人”错认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我这样说,决不是意味不要“注释性经济学人”,而是说光是注释是出不了“真正的经济学家”的。是啊!这也是我们的社会一个弊端啊!我们社会的“注释性经济学”实在是太“兴旺发达”的了,从开国起,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管是有没有巨大的副作用,我们的一些经济学人除了会叫好、会歌颂之外还会什么?所以中国的经济问题往往是突然暴发性的,在暴发之前还是一派大好形势,还是莺歌燕舞,突然问题降临了,往往将人搞得手足无措的。什么原因?“真正的经济学家”实在太少了,愿意坐冷板凳进行问题研究、前瞻研究的“经济学人”实在太少了。过去,我们的一些“经济学人”喜欢攀附权势,如今权势要攀附但是更要攀附的是富豪、大款,削尖脑袋去做他们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顾雏军现在是臭名昭著的了,然而想当初有多少经济学界的“名流”争先恐后地去捧顾雏军的臭脚啊!我绝对以为,要让我赞同上次在北京参加捧顾雏军臭脚大会的“经济学人”视为“真正的经济学家”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学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呢?我的观点是,一是将经济学作为学问来研究的,而不是将它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的;第二,不仅仅是“注释性”,更重要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第三,对解决社会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问题有特出贡献的;第四,关心民众切身经济利益,善于社会调查,自己的屁股完全坐在穷人这一边的,而不是在富豪一根蝇子上吊死的;第五,不畏权势,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 (责任编辑:崔宇)共找到个相关网页.
zhzhohohzh
根据近几年经济师考试合格数据可知,实行机考后,2018-2019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为10%~15左右。实行机考前(2017年及以前),中级经济师通过率大概是20%-30%。可想而知,机考改革后,考试难度增加不少,通过率直接降低了50%左右。通过率低的原因:从19年考情分析可得,经济师考试题目综合性越来越强、灵活性提高,而且各组卷考试难度不同。你制定好2021年考证学习计划了吗?(不等待不求人)搜小程序“经济师考试通”无偿无条件、自行领取资料根据历年考生的经验来判断,经济师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主要是这5点。1、成绩考试要求一次性通过2科(合格84分)。有一科不通过则成绩全部作废,只能明年再战。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偏科。(注:2020年经济师改革,成绩有效期改为2年)2、绝大部分考生在报名的时候才开始备考。参加考试的大部分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工作忙忙碌碌,回到家还要照顾家庭,备考时间比较短。3、新教材出版太晚。新版教材和考试大纲差不多7月份才上市—距离考试只有100天的时间。对零基础考生来说,此时备考,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注:2020年考试大纲已提前公布)4、拖延症影响复习。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周六日要聚会。时间就这么被浪费了,拖着拖着明天就考试了。5、考题综合性、灵活性强。经济师考试考点多且杂,导致很多考点就记不住,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考点都是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备考要挑重点。总之,机考改革后,考核范围激增,以前是1套卷,现在变成了4套考卷。比如以前考90个知识点,现在考277+个知识点,考点重复率小于15%!并且,据2019年考生反馈,经济师真题考点不再是往年简单的常考知识点,有很多曾经没有考过的地方都拿来出题,可想而知,经济师考核越来越细,考生复习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中级经济师哪些专业通过率高?根据浙江2019年经济师考试各专业通过率可知,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资源专业的合格人数最多,在所有专业中占比为74.65%,占据了榜单前三。其次是建筑、财政税收、房地产等。因此中级经济师各专业通过率最高的依次是:1工商管理、2金融、3人力资源、4建筑、5财政税收、6房地产、7农业经济、8运输公路、9保险、10、商业经济;通过对历年考生经济师考试的通过率评估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和金融、人力专业的通过率是相对比较高的。最后,2020年经济师已实行改革,考试专业已由原先的15个专业调整为10个专业,成绩有效期改为2年,这意味着经济师考试不再要求一年过两科,两年过两科即可。这一点,对2020年后的经济师考生来说,算是利好消息了!经济师考试难度或将越来越大,知识点考察细致,233网校建议大家一次性通过考试,早备考早拿证。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