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6

pony080808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第五章第一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夢女孩儿

已采纳
上篇 健康管理理论基础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述 第一节 健商与健康素养第二节 健康与亚健康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与服务流程第四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第五节 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第六节 健康管理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第七节 健康管理师终身学习与在线教育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人体的化学成分与内环境第四节 人体各系统及功能第三章 健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二节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康复医学基础第四节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第五节 安全合理用药第六节 急救与措施第四章 中医养生 第一节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第二节 中医与经络养生第三节 九型体质与食疗养生第四节 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第五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第二节 平衡膳食第三节 保健食品的科学食用第四节 食品安全与卫生第六章 心理与健康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心理健康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人际沟通第三节 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第七章 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第一节 生育与遗传第二节 身体活动第三节 环境与健康第四节 社会安全与健康第五节 饮酒与健康第六节 吸烟与健康管理中篇 健康管理实践操作第八章 健康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 第一节 健康信息采集第二节 健康信息管理第三节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第九章 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解读 第一节 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第三节 健康体检报告的编制与科学解读第十章 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第一节 健康干预第二节 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第三节 学校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第四节 医院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第五节 公共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第十一章 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营销第一节 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第二节 健康管理师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巧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营销策略第四节 健康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第十二章 健康服务产业的应用第一节 健康体检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第二节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第三节 健康服务相关产业第四节 健康管理与养老服务产业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第六节 健康管理师在美容养生行业的应用第七节 连锁药店下篇 健康管理技能应用第十三章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二节 糖尿病健康管理第三节 肥胖健康管理第四节 高尿酸血症、痛风健康管理第五节 常见肿瘤的预防与健康管理第十四章 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 第一节 孕妇、乳母的健康管理第二节 婴幼儿的健康管理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第四节 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第十五章 企业健康与绩效管理 第一节 健康与绩效管理第二节 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第三节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第四节 企业家的健康管理第五节 企业组织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项目采用专家团队开发的最新《健康管理师岗位教材》,内容包括:健商与健康管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健康相关医学知识基础知识、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状况的信息管理、健康分析与风险评估、大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服务与健康营销、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信息化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企业健商文化与健康管理等。课程涵盖了与健康管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健康理念,尤其突出健康管理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健康管理师第五章第一节

171 评论(8)

香喷喷的耗子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考点一、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考点二、常用指标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定义: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某病的患者,有时一个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多次发生同种疾病,可分别计算为几个新病例。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是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才能作为分母;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研究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已获得免疫者不应包括在分母之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数。二)患病率定义: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式中,K=100%、1000‰、10000/万或 100000/10 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二、死亡指标:一)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100000 或 10 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二)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x100%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三)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 n 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n 年生存率=(随访满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 n 年的 该病病例数)x100%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时间。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 1 年、3 年、5 年、10 年,即计算 1 年、3 年、5 年或 10 年的生存率。三、相对危险度一)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0)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Ie/I0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反之 RR>1 时,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比值越大,联系越强。二)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与RR 相同,OR 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 OR 值接近甚至等于 RR 值:1)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2)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四、归因危险度(人群公共卫生意义)一)归因危险度定义: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计算公式:AR= Ie - I0 = I0(RR-1)AR 的意义: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二)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AR%=[(Ie-I0)/ Ie]×100%三)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 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PAR%=[(It-I0)/ It)] ×100%式中,It 为全人群发病率。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不仅考虑了暴露因素的而且与某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0)有关。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是: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以上就是关于2020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考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节点、备考技巧等,欢迎及时在环球青藤网站查看!

296 评论(14)

包子熊二

健康管理师《操作技能》考试内容是什么呢?中公医考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健康管理师考试大纲。一、考试题型剖析:1、基础知识考题分两部分,一是单选题共70道,二是多选题共30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选多选的分值都是每题1分。分值一样。多选题少选多选都没分。2、技能操作考题分两部分,一是“共用题干单项选择题”、二是“案例分析题”。二、考试大纲:第一章 健康监测第一节 信息采集知识点1 健康调查表选用及健康信息收集知识点2 体格测量知识点3 不合逻辑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第二节 信息管理知识点1 信息录入、清理和传递知识点2 健康信息的保存第二章 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知识点1 健康风险识别知识点2 健康风险分析第三章 健康指导知识点1 健康教育知识点2 跟踪随访第四章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第一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知识点1 高血压的干预知识点2 糖尿病的干预知识点3 肥胖的干预知识点4 烟草使用的干顶第二节 干预效果监测知识点1 常用干预效果指标简介及测量知识点2 检查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实习 健康管理案例 高血压健康管理第一节 信息采集与健康监测知识点1 信息采集知识点2 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监测第二节 建立健康档案第三节 健康评估第四节 生活方式干预第五节 高血压患者的分类管理

14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