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7

伊斯坦布尔之夜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跨专业考中级经济师难考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蝎子七七

已采纳
是的。不管是从考试内容、考核侧重点还是试题难度,都可以看出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肯定是比初级经济师大的。但是持有中级证书的加薪待遇是不错的,还可以评职称。我中级的时候也是他们这里考的,已经考完很久了,现在在等职称的评选。中级经济师难度虽大于初级经济师,但是对比其他中级职称考试来说,算是难度较小的,只是内容知识点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备考。尤其现在经济师考试成绩有效期已改为2年,担心学习压力大、备考时间不足的考生可以选择两年过两科。

跨专业考中级经济师难考么

312 评论(13)

中国作家林建

中级经济师通过率比较低,一般维持在30%左右,具体数值每年可能有所变动。中级经济师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难在:一、单科不过成绩作废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一般每年11月举行考试,一年一次性通过两科视为合格。如果两门考试有一门未通过,则本次考试成绩就会作废,下次报考的时候仍然需要两门一起考。这对考生的要求就比较高,备考时一定要兼顾两科,不能偏科。二、教材发布时间晚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的教材发布时间一般都是在七月份左右,这也是考生之前一直无法安心备考的原因之一,教材和大纲还没出来,复习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无从学起。七月份才发布教材和大纲,这个时候离考试也已经只有120天左右了,如果是毫无基础的考生,可能会在学习的时候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三、时间紧,任务重原则上来说经济师考试的备考时间是一年,但是不少考生都没有这种打持久战的心态,大部分考生都会等到七月份教材出来才开始备考,更有甚者考前一月才进行考试突击。四、知识点广而多经济师的教材上的每一个考点,都有可能在你考试时出现。所以,有方法地看书,有计划性地去关联考点进行记忆,是每个考生需要的技能。不过不要丧气,好好准备,通过考试还是有希望的。在备考的过程中,推荐使用经济师考试通 小橙续,内含各类资格考试题,可在线练习真题与模拟卷,支持一键搜题,适合备考使用!

249 评论(15)

Phyllis。

【导读】中级经济师师是我国的职称考试之一,每年有很多人进行报考,那么中级经济师好考吗?通过率高吗?下面我们从考生背景入手来分析,带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本身就是经济专业毕业,从事经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肯定不算难!但对非经济专业毕业,现在又想考的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小编认为只要肯花时间,认真备考,考过中级经济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难。·零基础如果你没有基础,也就是跨专业备考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每天的学习时间可能就要比较久一些,但是最好是每天2小时以上,周日周末时间要分配的更多一些。每天学习课本和做题的时间要分布均衡,相互结合效率会更好一些。建议先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入手,而且基础学习时间建议久一些,打好基础,学习后面的内容更快更有效。·有基础如果你对经济师考试有些基础话,要适当调整一下。先从复习基础知识开始,做题的同时结合教材,遇到不懂的去在教材里找,这样一举两得。可以针对比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基础。备考时间最好也不要少于两小时,没时间的话可以利用空隙时间来进行学习。我跟许多考友聊天,很多都是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刷题或者看一些知识点,让学习变得生活化是挺好的。经济师是所有职称考试中,相对了说比较容易的,经济师考试其实并没有太难,认真备考有计划的学习通过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我觉得如果决定报考经济师,就不要太关注通过率的事,这个对于个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考试厅官方也不会公布真正的通过率,只是大概的范围,更何况考试的通过率被众多因素影响!通过率其实也只能参考,不能真正代表一个考试的难易程度,就比如参加经济师考试当中有一批拖延症考生,他们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周六日要聚会,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了就说累,拖着拖着没复习一点就去参加考试了,你说这能不影响通过率吗?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中级经济师好考吗?通过率高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关于中级经济师备考问题,每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答案也都不一样,要相信越努力的人越幸运。

306 评论(11)

小雨叫主子

中级经济师说难考也不难,说不难吧,但需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时间的,中级经济师没有太高的专业壁垒,只考两科、全是客观题,满分140分、考到84分即合格,所以中级经济师职称是好考的。中级经济师只考两科《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虽然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题比较容易都是教材中的知识点,极少内容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更多的是在题库中差不多的题目。一个考试到底难不难,要因人而异,正确看待考试,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110 评论(14)

相关问答